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缺陷和不适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和不适症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门诊抽血中心患者1 2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1~12月门诊抽血中心患者1 5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门诊抽血中心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实施前后门诊抽血中心的抽样调查合格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实施前后门诊抽血中心的抽样调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抽样调查合格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6年1月起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统计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后5年内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比较两者的不同.结果 血液净化中心在治疗环境、人员管理、医疗技术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使血液净化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丁冯喆 《全科护理》2016,(28):2990-2992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高颖  庄波 《妇幼护理》2024,4(5):1147-1149
目的 探讨麻醉复苏室实施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本院接收的 72 例进行麻醉的手术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 不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及护理纠 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复苏室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 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6月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下70例患者进行的5 184例次血液透析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7-12月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68例患者进行的4 752例次血液透析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输液观察、健康宣教、生活护理、服务态度、穿刺技术)及护理质量(内瘘1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0.05、P<0.01或P<0.001).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可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规律透析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在血液透析室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流程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萍  杨倩  张玉梅 《妇幼护理》2022,2(16):3834-3836
目的 探讨一致性沟通在封闭病房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60例封闭病房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致性沟通原则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满意度和安全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安全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封闭病房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一致性沟通护理,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黄剑利  陈素亿 《妇幼护理》2024,4(1):163-165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POMS评分、PO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日常自理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智能评分缺损患者潜在安全隐患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一区、二区收治的智能评分缺损患者24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收住神经一病区)和对照组(收住神经二病区),每组12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神经护理和康复指导等;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神经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智能状态(MMSE)、意外事件发生率及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智能评分缺损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及对服务的满意度,可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