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甲亢患者分成4组:甲亢初诊组、甲亢复发组、甲亢缓解组和治疗后转向甲减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0例甲亢、6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TGAb和TPOAb。结果甲亢组和原发性甲减组的TGAb和TPOAb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TGAb的阳性率;无论是初诊组、复发组还是缓解组治疗前后两种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参考价值,TPOAb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从电生理角度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康复治疗。 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患者46例,根据病灶侧脑区TMS检查结果,将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低于50μV的患者归入运动诱发实验阴性组(阴性组),MEP波幅达到或超过50μV的患者则归入运动诱发实验阳性组(阳性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及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TMS检查2组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静息阈值(RMT)、MEP波幅(Amp)、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等。 结果治疗4周时,阳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为(54.99±2.76)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同时亦高于阴性组水平(P<0.05);治疗8周时,阳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73.11±2.98)分]进一步提高,同时亦显著高于阴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RMT均呈渐进性降低趋势,阴性组RMT从(98.35±10.12)%下降至(30.35±7.31)%,下降幅度及下降速度均明显超过阳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Amp均呈渐进性增高趋势,并且阳性组Amp开始增加时间点早于阴性组,但在Amp增加幅度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阴性组CL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而阳性组CL及CMCT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健侧脑区运动皮质兴奋性呈动态变化过程,通过TMS分析其MEP特点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评估脑卒中患者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科学制订康复干预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性激素影响。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2例(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15例(甲减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2例(对照组),每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和性激素替代(hormonereplacementtreatment,HRT)组。治疗前和后进行放射免疫法测游离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免疫放射法测促甲状腺激素、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含量;骨密度测定。结果:治疗前甲减组雌激素为(22.12±13.22)pmol/L,较对照组下降(t=2.367,P<0.05)。甲亢组雌激素为(62.93±2.07)pmol/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89.444,P<0.001),但活性雌激素降低。治疗后甲亢组疗效最佳,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普通组骨量变化为4.24±1.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02,P<0.001),HRT组骨量变化为7.29±1.90(t=6.612,P<0.001),HRT组疗效优于普通组(χ2=7.692,P<0.01)。甲减组骨量较对照组略提高,普通组骨量变化为3.46±1.0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22,P<0.01);HRT组为4.36±1.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32,P<0.05),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25,P>0.05)。结论:雌激素替代是更年期甲亢患者提高骨量的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伴发甲状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46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8例甲状腺正常及8例甲状腺异常的MG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甲状腺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合并甲状腺异常的MG占17.3%,MG伴甲状腺异常以出现甲状腺抗体阳性为多见(5例,占10.8%);②甲状腺正常与甲状腺异常的MG患者在发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临床分型及胸腺病理上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伴有甲状腺抗体阳性MG患者血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水平(1.16±0.12)显著高于甲状腺抗体阴性者(1.10±0.11).【结论】MG伴甲状腺异常以甲状腺抗体阳性为多见,伴有甲状腺抗体阳性MG患者血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对原发甲减组、甲亢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组及对照组均给予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检测。结果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组TRAb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组TGA与原发甲减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甲亢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组TMA与原发甲减组、甲亢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组、原发甲减组、甲亢组的TRAb、TMA、T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RAb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临床价值,TGA、TMA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相关性则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高碘地区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金胶囊。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相关抗体指标水平差异及变化;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及变化;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治疗后研究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4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小金胶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1)观察131I治疗中重度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效果;(2)治疗前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MMI)、丙基硫氧嘧啶(PTU)对131I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131I治疗的甲状腺质量≥40 g Graves甲亢患者338例,治疗前测定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吸131I率和甲状腺显像.治疗后1~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结果 甲亢131I治疗后3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从(31.9±16.2)pmol/L下降至(7.8±8.5)pmol/L(t=23.9,P=0.000);游离甲状腺素(FT4)从(58.8±22.2)pmol/L下降至(19.4±16.9) pmol/L(t =25.4,P=0.0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1I治疗后甲低、临床治愈、部分缓解、无效、复发率分别为32.2%、26.9%、26.9%、5.9%、8.0%,总有效率为94.1%.治疗有效组甲状腺质量、血清FT3、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分别为(49.8±9.9)g、(32.5±16.3) pmol/L、(59.5±22.2) pmol/L、(43.6±35.3)%、(30.1±22.6)%,而治疗无效组分别为(56.9±15.7)g、(22.8±12.8)pmol/L、(47.9±20.3)pmol/L、(22.8±30.0)%、(15.3±2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2、2.602、2.287、2.501、2.766,P值分别为0.000、0.010、0.023、0.013、0.00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甲状腺质量、血清H3浓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131I治疗中重度甲状腺肿伴甲亢安全、疗效好;治疗前使用ATD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FT3、甲状腺质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肌电图和喉诱发电位对甲状腺手术引起声带麻痹喉返神经损伤再生程度的估价作用。方法对32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进行喉肌电图和喉诱发电位检查38例次,按病程分为4组:2个月内组;2~4个月组;4~6个月组;6个月以上组。结果甲状腺手术声带麻痹32例喉肌电图和喉诱发电位预后估价结果显示:病情2~6个月恢复声带运动者与未恢复者喉诱发电位波幅分别为(65.0±22.9)%,(44.0±28.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者诱发电位波幅分别为(55.4±12.7)%,(15.4±15.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喉肌电图和喉诱发电位可较准确地估价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再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能量成像(CFA)技术定量评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10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36例(甲弥甲功正常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64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者30例(甲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者34例(甲弥甲减组)。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CFA技术测定甲状腺实质感兴趣区内的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与Vascularity。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VI、Vascularity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绘制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异常与正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VI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VI、Vascularity均为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I: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比较,q=13.67、7.00、3.93,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10.35、P<0.01,q=3.27、P<0.05;甲弥甲减组与甲弥甲亢组比较,q=7.09,P<0.01;Vascularity: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正常组比较,q=15.23、10.16、6.58,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9.33、3.83,P均<0.01;甲弥甲亢组与甲弥甲减组比较,q=5.55,P<0.01)。ROC曲线显示,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的阈值为9.526%,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6.5%,曲线下面积为0.733。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正常的阈值为7.404%,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8.9%,曲线下面积为0.76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甲弥甲亢组患者VI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正相关(r=0.584、0.499,P均<0.05),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呈负相关(r=-0.447,P<0.05);甲弥甲减组患者VI与FT4浓度呈负相关(r=-0.342,P<0.05),与FT3、TSH浓度无相关性(r=0.121、-0.007,P均>0.05)。 结论CFA技术能量化甲状腺实质内的血流信号,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初发的青壮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骨密度(BMD)的测定,研究甲亢患者骨代谢的特征。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我院369例初发未经治疗的青壮年甲亢患者组和148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腰椎L2-4,股骨近端的BMD检测,同时测定甲状腺功能、AKP、PTH、CT、24 h尿钙、血钙等。结果比较甲亢组与健康对照组的FT3、FT4和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骨量正常组24 h尿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亢骨量异常组24 h尿钙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亢患者BMD与血清FT3、FT4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结论通过甲状腺功能、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研究分析,发现甲亢将导致青壮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因此在治疗甲亢时,不应忽略对骨质疏松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是否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分为自免组和非自免组各90例。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TRAb、TPOAb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对比TRAb、TPOAb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自免组血清TRAb、TPOAb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自免组和对照组,且非自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RAb、TPOAb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RAb、TPOAb在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1例甲亢患者(包括单纯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单纯甲亢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甲亢性心脏病(P<0.01),两组间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性心脏病组患者年龄、病程(P<0.01)、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甲状腺体积及重量、收缩压和脉压差(P<0.05)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低于甲亢组(P<0.05)。结论年龄、病程及FT4水平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早期发现甲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3.
刘斌  李晨 《大医生》2024,(5):120-122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30例)和联合治疗组(采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康复时间、骨代谢指标[钙(Ca)、骨钙素(OC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β-胶原蛋白(β-CTX)]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期间病情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病情康复时间均短于单一用药组,Ca、OCN、PINP、β-CTX、FT4、FT3、TT4水平均低于单一用药组,TSH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脂、清蛋白(A lb )和总蛋白(T P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组患者共1708例,健康对照组1923例,用免疫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T 3、T 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Alb和TP。结果在TP水平上,各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b水平上,只有甲亢组患者Al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血脂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亢组患者APOB、LDL、TCH、TG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血脂与健康组比较,只有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患者只有TG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血清中脂类与蛋白变化,这些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病情综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鲁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89-1390
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血清中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7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亢未治组高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亢未治组低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减未治组低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减未治组高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未治组、甲减未治组患者血清NT-proBNP均与TSH、FT3、FT4无相关性。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3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点、血流信号分级、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将甲状腺腺瘤作为阳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甲状腺肿大、结节数目、包膜及晕环特点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信号分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min)[(3.25±0.42)cm/s]、阻力指数(RI)[(0.41±0.09)]低于对照组[(3.78±0.45)cm/s、(0.65±0.11)],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6.79±1.02)cm/s]高于对照组[(6.13±0.89)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灵敏度为94.74%(36/38),特异度为97.50%(39/40),准确度为96.15(75/78),阳性预测值为97.30%(36/37),阴性预测值为95.12%(39/41);kappa检验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23,P=0.0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够准确鉴别疾病,为临床早期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根据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B)、甲状腺素(T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每组50例;另选择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L、T4、TSH水平。观察各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阳性率;比较各组TGAb、TMAb、TPOAb阳性患者血清水平。结果甲亢组和甲减组血清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Ab、TMAb阳性率;甲亢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结论TPOAb在AITD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AIT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琼科  郑世霞  刘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023-1024,1027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芪海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甲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甲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0例,皆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维持甲状腺激素正常,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左旋甲状腺素基础上加二仙汤和芪海消瘿汤方,对照组单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血清总甲状腺素(T4)、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常规、肝肾功。结果治疗前两组T3、T4、TSH、FT3、FT4、TGAb、TPOAb、血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皆正常,具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T3、T4、FT3、FT4、TSH皆正常,治疗组TGAb、TPOAb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旋甲状腺素用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大的甲状腺较治疗前缩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大小变化不大,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加芪海消瘿汤能调节慢甲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抗体水平,减少左旋甲状腺素用量,缩小肿大的甲状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P300检测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记忆能力空间学习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训练组,每组30例,其中药物组单纯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药物治疗,每晚口服1次,每次5 mg,共治疗3个月;训练组在盐酸多奈哌齐片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功能疗法、注意力训练、再学习训练及语言训练,每个项目训练40 min,持续3个月。分别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P300检测(包括潜伏期N2、P3和波幅P3),并结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结果 ①治疗前,药物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N2(312.19±32.12)ms、P3(418.00±25.23)ms]和波幅[(4.10±2.51) mV]与训练组[N2(315.32±30.39)ms、P3(420.40±20.26), 波幅(4.22±2.31) mV]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训练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N2(280.42±29.33)ms、P3(390.36±21.02)ms]较药物组[N2(295.41±33.40)ms、P3(405.32±25.12)ms]缩短更为明显(P<0.05),训练组患者的P300波幅[(6.31±2.42)mV]明显高于药物组[(5.20±2.41)m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药物组和训练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19.13±0.50)和(19.16±0.4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的MMSE评分[(23.99±0.55)分]高于对照组[(21.63±0.90)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P300检测可以为临床观察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提供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有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131碘(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经个体化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所有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结节组和无结节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131I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共75例甲亢患者,无结节组为43例无甲状腺结节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结节组甲亢患者32例,包括伴有小结节(甲状腺最大结节长径≤1 cm)的患者16例,伴有大结节(甲状腺最大结节长径1 cm)的患者16例。结节组甲亢患者年龄较无结节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甲状腺重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的131I剂量、最高摄131I率、质地和浸润性突眼、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症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治愈51例,总治愈率68.00%;总有效数73例,总有效率97.33%,两组患者131I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甲状腺小结节、大结节的甲亢患者和无结节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81.25%、43.75%、72.09%;两两分层比较发现,与无结节或伴有甲状腺小结节的甲亢患者比较,伴有甲状腺大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甲状腺小结节的甲亢患者与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甲状腺结节的格雷夫斯甲亢患者比较,伴有甲状腺结节的甲亢患者年龄较大;两组甲亢患者131I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伴有甲状腺大结节的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