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建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44-474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65例。按孕周大小和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分为六个组,分别为妊娠28~31+6周,潜伏期≥72 h组23例(A组),潜伏期<72 h组16例(B组);妊娠32~33+6周,潜伏期>72 h组17例(C组),潜伏期<72 h组24例(D组);34~36周,潜伏期≥24 h组30例(E组),潜伏期<24 h组55例(F组)。对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2~33+6周,不同潜伏期母体并发症和剖宫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出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6周,不同潜伏期新生儿并发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32周前胎膜早破的孕妇,在给予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尽可能延长孕周,首选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妊娠32~33+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酌情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妊娠34~3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建议在全面评估早产儿存活能力后尽早给予计划分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潜伏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不同孕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如何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终止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191例,根据破膜孕周及潜伏时间长短分为A1组(28~31~(~(+6))周,潜伏时间≥72 h) 15例,A2组(28~31~(+6)周,潜伏时间72 h) 23例,B1组(32~33~(~(+6))周,潜伏时间≥72h) 12例,B2组(32~33~(~(+6))周,潜伏时间72 h) 20例,C1组(34~36~(+6)周,潜伏时间≥24 h) 38例,C2组(34~36~(+6)周,潜伏时间24 h) 83例,对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及母儿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C1组与C2组相比较,孕产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白细胞及CRP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产后出血、剖宫产分娩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NICU入住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产胎膜早破无论孕周大小,潜伏时间增加会使母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并观察不同孕周、不同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孕28~36+6周单胎头位PPROM孕妇120例,其中孕28~33+6周组60例,孕34~36+6周组60例,取两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无临床感染征象者采用保守治疗延长孕周,对于胎儿已成熟、有宫内感染或胎儿宫内窘迫者终止妊娠,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异常率及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孕28~33+6周组孕妇病原体阳性率61.67%(37/60)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孕妇病原体阳性率38.33%(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主要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菌(G+)、支原体、假丝酵母菌及混合感染,且孕周越小混合感染比例越大;孕28~33+6周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组潜伏期在48 h以内的胎儿宫内窘迫、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潜伏期在48 h以上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组潜伏期长短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上行感染关系密切,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保守治疗延长孕周的同时需综合判定感染征象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时机。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分娩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1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妊娠满28周~33“周.B组妊娠34周.36“周,分析两组不同潜伏期、分娩方式、孕妇的新生儿结局和孕妇感染情况。结果A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不同潜伏期不同分娩方式孕妇感染情况、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妊娠28周~34周期间发生的胎膜早破,主张行期待疗法,力求延长孕周,减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巧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92-419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28~34周孕妇327例(A组),孕35~37周孕妇260例(B组)。两组再按保胎时间<24 h、24~72 h和>72 h分组。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肺部感染、颅内出血、RDS均明显多于B组(P<0.05);A组保胎时间越长,产褥感染率、肺部感染率越高(P<0.05),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颅内出血、RDS无明显变化(P>0.05);B组保胎时间越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肺部感染、颅内出血、RDS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28~34周孕妇在无产科指征或母婴感染征象时,可积极保胎适当延长孕周;对35~37周孕妇应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范围内的胎膜早破对新生儿和孕妇的影响。方法对240例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妊娠满28周~不满35周分为A组,妊娠满35周~不满37周分为B组,分析两组潜伏期≤24h和潜伏期>24h的新生儿结局和孕妇感染情况。结果A组潜伏期≤24h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新生儿死亡明显高于潜伏期>24h者(P<0.01),且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h者高于潜伏期≤24h者(P<0.05)。B组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h者高于潜伏期≤24h者(P<0.01)。不同潜伏期孕妇感染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死亡率降低,但感染机会增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降低孕妇感染。  相似文献   

7.
张慕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999-1000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EOSP)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孕周可行性。方法:对孕25~27+6周26例(甲组)、孕28~31+6周44例(乙组)、孕32~33+6周32例(丙组)EOSP孕妇实施期待疗法,包括基础治疗、促进胎儿成熟、密切监护及适时终止妊娠。结果:3组延长孕周时间有差异,乙组最长;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甲组最高,乙、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新生儿预后最差,乙、丙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1孕周的EOSP孕妇不宜继续妊娠,孕32~33+6周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孕31~31+6周孕妇可以实施期待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处理、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妊娠妇女.按破膜时妊娠周分为:28~34+6妊娠周和35~36+6妊娠周2组.分析不同妊娠周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破膜至分娩的时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2组妊娠周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4+6周组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明显低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治愈出院的时间明显长于35~36+6周组(P<0.01);破水≥48h分娩新生儿诊断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破水48 h内分娩者(P<0.01);妊娠35~36+6周组延长孕龄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妊娠28~34+6周发生胎膜早破在排除感染且最大羊水池深度>2 cm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35~36+6周发生胎膜早破者考虑终止妊娠;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时应选择阴道试产,出现产科指征和感染征象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时间长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6例未足月PPR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28~33+6周为研究组,34~36+6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胎膜早破不同潜伏期母婴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早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破膜潜伏期在48 h以内新生儿呼吸窘迫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8 h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破膜潜伏期在48 h以内及48 h以上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28~33+6周胎儿应早日给予抗感染、促胎肺成熟等措施来延长孕周,对孕34~36+6周胎儿肺成熟者无需继续保胎,应在破膜48 h内终止妊娠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刘敬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33-133,135
目的总结分析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以及其潜伏期时间存在的长短情况对于妊娠结局的具体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产科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总体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按照孕周时间的长短将这些产妇分为两个治疗组,即治疗1组(28~32周)和治疗2组(33~36周)对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项治疗1组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而治疗1组潜伏期在48h后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潜伏期48h内(P<0.05),而治疗2组产妇其潜伏期在48h内、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周在28~32周之间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要做好有效措施干预,达到延长孕周的效果,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在33~36周之间要在2d内终止产妇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血清及胎盘胎膜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探讨其在宫缩发动及胎膜早破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是否临产分为7组:早产临产组、早产胎膜早破组、先兆早产组、足月临产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妊娠28~36+6周无任何产兆组(未足月对照组,对照组Ⅰ)、足月妊娠无产兆择期剖宫产组(足月对照组,对照组Ⅱ)。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MMP-3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胎膜组织中的MMP-3表达情况。结果:血清MMP-3的平均水平为(212.58±63.03)ng/ml,早产临产组和早产胎膜早破组血清MMP-3水平均高于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Ⅰ(P<0.05);足月临产组和足月胎膜早破组血清MM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Ⅱ(P<0.05);相关未足月组和足月组之间相比,早产临产组和足月临产组血清MMP-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MMP-3免疫积分在临产组及胎膜早破组升高(P<0.05);胎膜MMP-3免疫积分在早产组表达增加,在各胎膜早破组较同孕期临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MMP-3水平与胎盘胎膜MMP-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及胎盘胎膜中MMP-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早产的发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病的诱发因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研究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33+6周组与孕3433+6周组与孕34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的患者(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不同的诱发因素,应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不仅能减少母婴并发症,还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结果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趋化因子(CK)受体CCR5和CXCR3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PROM-CAM)的之间关系。方法选取足月妊娠PROM孕妇72例(实验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CR5和CXCR3的表达水平,分娩后均取胎盘及胎膜进行病理检查确诊CAM,并与同期正常足月孕妇40例(对照组)比较,再按不同破膜时间分为0-6、6-12、12-24 h组进行比较。结果 PROM-CAM组CCR5、CXCR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ROM无CAM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无CAM组CCR5、CXCR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时间〉12 h血清中CCR5、CXCR3水平高于破膜时间不足12h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CCR5、CXCR3与PROM-CAM之间密切相关,CCR5、CXCR3表达水平的检测可做为一种指标用于PROM-CAM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未足月胎膜早破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54-335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相关处理。方法:将10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分为<28周、28~33+6周和34~36+6周3组,分析围产儿预后及母体并发症,比较未足月胎膜早破在不同孕周的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肺部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均以28~33+6孕周组高,分别为52.2%、65.2%和60.9%;<28孕周者围生儿死亡率(66.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102例中母体感染56例,占54.9%。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可致母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孕龄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母体感染难产是未足月胎膜早破母体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的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苗  徐小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64-1266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周数时行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机能不全而行U字型宫颈环扎术的29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母儿预后与手术时间的关系。以妊娠18周为界,分成两组:A组,妊娠12~18周时手术,16例;B组,大于妊娠18周手术,13例。比较两组间早产、胎膜早破及宫腔感染率的差异。结果:A组的早产、胎膜早破及宫腔感染率分别为6.25%、12.50%和0%;B组分别为23.08%、30.77%和15.3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病人,妊娠18周前行U字型宫颈环扎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处理、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妊娠妇女。按破膜时妊娠周分为:28~34+6妊娠周和35~36+6妊娠周2组。分析不同妊娠周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破膜至分娩的时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2组妊娠周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4+6周组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高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明显低于35~36+6周组(P<0.01);新生儿治愈出院的时间明显长于35~36+6周组(P<0.01);破水≥48h分娩新生儿诊断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破水48h内分娩者(P<0.01);妊娠35~36+6周组延长孕龄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妊娠28~34+6周发生胎膜早破在排除感染且最大羊水池深度>2cm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35~36+6周发生胎膜早破者考虑终止妊娠;无明确剖宫产指征时应选择阴道试产,出现产科指征和感染征象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因不同情况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的孕妇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五三七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曾行宫颈LEEP术的孕妇267人的临床资料,因"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行LEEP术的225人为治疗A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行LEEP术的42人为治疗B组,同期未行宫颈物理治疗的100名孕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顺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及顺产时宫颈裂伤发生率。结果 3组在先兆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顺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及顺产时宫颈裂伤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和CIN患者行LEEP术后不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 or necrosis facor,TNF)-α基因-308、+488位点单核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 orphism,SNP)与华南地区汉族女性早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早产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16例正常足月产妇及110例早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技术结合测序法检测其TNF-α基因-308、+488位点多态性分布,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基因型和早产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①检测到对照组和早产组的TNF-α基因-308位点基因型GG、GA、AA频率分布均为84.5%、15.5%和0%,+488位点基因型GG、GA、AA频率分别为78.5%、19.8%、1.7%和69.1%、28.2%、2.7%,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NF-α基因产妇有家族早产史、孕期阴道炎、胎膜早破为早产的危险因素,TNF-α基因-308位点GA基因型对家族早产史、孕期阴道炎、胎膜早破的暴露效应有放大作用,+488位点GA+AA基因型对胎膜早破、家族早产史的暴露效应也有放大作用,交互作用系数(r)均1,均为超相乘交互模型。结论:TNF-α基因+488位点GA+AA基因型和-308位点GA基因型与华南汉族女性早产的危险性相关,且与胎膜早破、家族早产史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绒毛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未足月(28周≤孕周<37周)、单胎、头位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45例做为观察组,且均在破膜后12个小时内发动产程;同一时期内选择足月妊娠分娩的孕妇45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次均为0~1次。新生儿断脐后取脐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的含量,同时将观察组孕妇的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有无绒毛膜炎。结果 观察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炎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非绒毛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水平升高与发生绒毛膜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