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韩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80-368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6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8~34周,34+1~37周两组做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孕周的两组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母亲产褥病率、产后失血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对于孕28~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性早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胎膜早破性早产120例,并对不同孕龄组28~33+6周38例(组Ⅰ)和34~36+6周82例(组Ⅱ)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孕产妇影响的比较,组Ⅰ的脐带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组Ⅱ(P0.05),其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新生儿影响的比较,组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34周的胎膜早破性早产围产儿病率高,应尽量延长孕周,同时应警惕脐带脱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薇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732-1733
目的通过对90例病例的结果进行分析,寻找降低新生儿并发症以及产妇各种感染的发病率的方法,保护母婴安全。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早产胎膜早破的90例产妇的妊娠、分娩病历,通过对其妊娠的时间,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归纳、对比。结果妊娠周数越大,早产新生儿并发症越少;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能减少产褥感染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结论早产胎膜早破的时间越晚,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越小;适当的处理方式能够减少感染,增加新生儿的存活率,保护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刘敬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33-133,135
目的总结分析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以及其潜伏期时间存在的长短情况对于妊娠结局的具体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产科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总体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按照孕周时间的长短将这些产妇分为两个治疗组,即治疗1组(28~32周)和治疗2组(33~36周)对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项治疗1组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而治疗1组潜伏期在48h后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潜伏期48h内(P<0.05),而治疗2组产妇其潜伏期在48h内、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周在28~32周之间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要做好有效措施干预,达到延长孕周的效果,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在33~36周之间要在2d内终止产妇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分娩方式、时机及妊娠结局。方法对64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妊娠结局与不同孕周、破膜时间、胎儿宫内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新生儿死亡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34周前的PPROM应进行期待疗法,如须终止妊娠以剖宫产分娩为妥。34周以后的PPROM应尽可能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6.
王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33-5435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70例正常足月产妇纳入研究归为对照组,将7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纳入研究归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结局;对比观察组中28~33周者与34~37周者母婴结局;按干预方法不同将观察组中保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将保胎治疗联合早产儿抗感染处理的患者归为A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2.86%)、病死(10.00%)、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4.29%)、呼吸窘迫综合征(RDS)(12.86%)、宫内感染(15.71%)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剖宫产(30.00%)、产褥期感染(8.57%)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37周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窒息、病死、HIE、RDS、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28~33周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除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率外,其余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早产合并胎膜增加了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②更短孕周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更高;③应实时结束妊娠,给予保胎治疗和早产儿抗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期待疗法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0例28~35孕周早产胎膜早破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采用期待疗法者为观察组,入院后24h内分娩的62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8~35周早产胎膜早破采用期待疗法虽然胎儿窘迫和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减少,使早产儿的出生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0例早产胎膜早破(Pretern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4%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5W与孕35-37W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孕28-35W PPROM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7W者(P<0.01),新生儿死亡大多发生在孕30W前,结论:对于孕28-35W 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0W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9.
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巧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92-419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28~34周孕妇327例(A组),孕35~37周孕妇260例(B组)。两组再按保胎时间<24 h、24~72 h和>72 h分组。比较各组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肺部感染、颅内出血、RDS均明显多于B组(P<0.05);A组保胎时间越长,产褥感染率、肺部感染率越高(P<0.05),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颅内出血、RDS无明显变化(P>0.05);B组保胎时间越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肺部感染、颅内出血、RDS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28~34周孕妇在无产科指征或母婴感染征象时,可积极保胎适当延长孕周;对35~37周孕妇应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舒世春 《现代养生》2014,(24):256-256
目的: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选取38例早产没有合并胎膜早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患者感染率为39.47%宫腔压力异常率为52.63%、头盆不称率为36.84%、胎位异常率为21.05%、剖宫产率为71.05%、产后出血率为15.79%、胎儿窘迫率为50.00%、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3.16%、新生儿窒息率为15.79%同对照组患者的10.53%、13.16%、21.05%和7.89%相比,P<0.05。结论:定期检查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便于降低患者和新生儿出现危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少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20-122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对7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PPROM的潜伏期为1~216·33h,平均48·33h。65·71%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3周与孕34~37周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孕28~33周PPROM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结论: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对于孕28~33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郑华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65-36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2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孕前或孕期合并感染者326例,占64.9%,宫腔手术史353例,占70.3%,先露浮者185例,占36.9%,胎位异常37例,占7.4%,与同期的无胎膜早破者2654例相比较,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早产、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结论感染因素和宫腔手术史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胎膜早破可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加强孕前、孕期的宣教及检查可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易引起胎儿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探讨早期PPROM高危因素及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产科2015-01-01-2016-12-31收治孕28~36+6周PPROM患者106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期组(孕28~33+6周)20例与晚期组(孕34~36+6周)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早期组生殖道感染比例为55.0%,明显高于晚期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01。早期组与晚期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5.0%和5.8%(χ~2=4.926,P=0.02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分别为20.0%和3.5%(χ~2=4.745,P=0.029),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0.0%和5.8%(χ~2=7.771,P=0.005),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0.0%和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感染是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高危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根据不同孕周,充分评估病情,合理终止妊娠,减少围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20~23~(+6)周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预后以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孕20~23~(+6)周胎膜早破,并选择期待治疗的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156例患者中,35例(22.4%)新生儿存活至出院为存活组,其余为死亡组。存活组发病孕周为(23.0±0.8)周,较死亡组晚(P0.001),期待治疗时间更长,为(21.9±20.5)d,终止妊娠孕周更晚,为(27.1±2.6)周(P均0.001)。在母体并发症方面,总体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7%,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6.0%,败血症发生率为4.5%(P0.05)。在存活的新生儿中,有17例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占48.6%,主要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例(20.0%),严重神经系统损伤11例(31.4%),癫痫1例(2.9%),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5.7%),败血症5例(14.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期及以上4例(11.4%)。121例新生儿死亡原因经过统计主要由于以下并发症的发生:极早早产97例(81.2%),呼吸衰竭48例(39.7%),新生儿败血症42例(34.7%),严重脑室内出血24例(19.8%)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6例(13.2%)。结论对于20~23~(+6)周间发生的胎膜早破应尽快终止妊娠,以免引起母体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4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时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适时终止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 ~33+6周胎膜早破单胎孕妇220例.按孕周大小和潜伏期时限分为8个组,分别为108例孕28 ~ 31+6周为A组,112例孕32 ~33+6周为B组.潜伏期<24h:A1组15例,B1组27例;潜伏期≥24h~<72h,A2组26例,B2组40例;潜伏期≥72h ~<168h,A3组48例,B3组36例;潜伏期≥168h,A4组19例,B4组7例.对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28 ~31+6周潜伏期时限长于妊娠32 ~33+6周,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 =0.04);大孕周、羊水过少、宫内潜在感染、未产等因素与短潜伏期相关.潜伏期时限超过72h,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新生儿早期感染率升高,但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入住NICU时间缩短.结论 延长潜伏期时限,积极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预防感染,将有效改善母婴预后;妊娠28 ~31+6周胎膜早破孕妇,尽可能延长潜伏期72h以上;妊娠32~33+6周胎膜早破孕妇,适当延长潜伏期48h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刘伟  莫美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67-5469
目的:对比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胎膜早破的患者共103例,其中<35孕周47例为实验组A,≥35孕周56例为实验组B;同期妊娠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87例为对照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及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未足月发生胎膜早破是多因素的,多数发病原因不清,有引产或流产史、宫颈炎、阴道炎史。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和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因素复杂,很可能与宫内感染和宫内微环境有关系,胎膜早破使母儿的并发症增高。  相似文献   

17.
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2例,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3例,对两组患者的胎膜早破情况和发病孕周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期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孕周为(33.51±2.91)周,早于对照组的(34.40±3.10)周,观察组终止妊娠孕周为(33.37±2.63)早于对照组(34.31±2.78)周(P0.05),两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宫缩抑制剂61.3%,高于对照组的23.8%(P0.05);对照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25.4%,高于对照组的12.9%(P0.05);两组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和胎膜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剖宫产77.4%,高于对照组的4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1.3%,高于对照组的6.3%(P0.05);两组患者的早产、晚期流产和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在临床上具有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应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工作,针对已经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合理分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易发因素及其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于湖北省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00例PPROM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纳入PPROM组。本研究PPROM组患者纳入标准:PPROM诊断符合《妇产科学》(2版)关于PPROM的相关诊断标准。PPROM组患者排除标准:①孕期未遵医嘱,滥用药物的PPROM者;②合并产科并发症及严重内、外科疾病等的PPROM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本研究对照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纳入标准:足月胎膜早破诊断符合《妇产科学》(2版)关于该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排除标准:①孕期未遵医嘱,滥用药物的足月胎膜早破者。②合并产科并发症及严重内、外科疾病等的足月胎膜早破者。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妊娠胎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PPROM组及对照组患者胎膜早破相关因素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包括人工终止妊娠术史、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臀位)、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双胎妊娠、腹压增加(咳嗽/性交/外伤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子宫畸形、胎盘前置及原因不明等。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导致PPROM与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PROM组患者人工终止妊娠史≥2次、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臀位)、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双胎妊娠、腹压增加(咳嗽/性交/外伤史)等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5.207,14.742,5.185,8.665;P<0.05);而两组受试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子宫畸形、胎盘前置及原因不明等构成比比较,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导致PPROM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终止妊娠史≥2次、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臀位)及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均是影响PPRO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0,2.131,1.811,95%CI:1.100~3.673,1.192~3.810,1.252~2.620;P<0.05)。③PPROM组的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导致PPROM易发因素存在多样性,人工终止妊娠史、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均可增加PPROM发生风险。而PPROM可增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以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妇产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7例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于等于28小于32周的胎膜早破产妇53例,设为28~31+6周组,大于等于32小于36+6周的胎膜早破产妇5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设为32~ 36+6周.对两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并记录每种分娩方式的例数.研究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部感染和死亡的例数.结果 28~31+6周组与32~36+6周组相比,新生儿Apgar评分中心跳、呼吸、肌肉张力、对刺激反应、肤色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59、0.53、1.15、0.93、0.63、0.23,均P>0.05).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02、1.97、2.25、1.29、0.84,均P>0.05).28~31+6周组与32 ~ 36+6周组相比,胎儿娩出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部感染以及死亡的比率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8.89、5.25、6.13、4.52,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发生的时间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体预后的影响较小,但对新生儿的影响较显著,延长孕周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医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以减轻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闫印春 《职业与健康》2004,20(2):141-14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致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胎膜早破致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5周35 ~37周两组作分析比较.结果 77.6%胎膜早破致早产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5周与孕35 ~37周间,胎膜早破致早产者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28~35周胎膜早破致早产者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 ~37周者(P<0.01).2例新生儿死亡均发生在孕30周前.结论对于孕28~35周胎膜早破致早产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0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