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4~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株洲一医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该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DDDs和DDDc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年度用药金额占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10.14%-13.62%、占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35.57%~47.54%;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最高(27.79%-43.7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居首位。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增长幅度最快。2004—2008年该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DDDs、DDDc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28%、5.07%、11.62%;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DDDs均居首位,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86%、1.3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DDDs值前6位排序变化不大,以头孢氨苄、头孢氨苄,甲氧苄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肟、头孢他美酯等的DDDs较高。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控制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复合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3852315张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应用密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DDDc,AUD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06%,2.43%和8.85%。其中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率为81.21%,增长最快;第3代头孢菌素的AUD几年均排位第一并逐年上升,与2003年相比,2007年其DDDs和AUD分别上升了484.84%和185.90%,而DDDc下降了50.71%。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AUD最大,第4代头孢类菌素类药物的AUD年平均增长最快,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5年至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晓旦 《中国医药》2009,4(6):466-467
目的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统计2005年至2007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等指标。结果3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一2.09%;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金额最大,但DDDc增幅很小;第二代头孢菌素DDDs增长最快,但DDDc降幅最大;第四代头孢菌素DDDs增长列第二位;各代头孢菌素药物的DDDc均在下降。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逐步趋于合理,选择抗菌药应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结合患者体征、药敏情况等因素,制定最佳给药方案,防止浪费并减少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潘艳琳  陈玉心 《海峡药学》2009,21(10):174-175
对我院2006-2008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6-2008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逐年上涨,在DDDc方面,2007年比2006年均明显下降,但2008年比2007年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5.
潘晓颖 《首都医药》2008,15(22):44-45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5~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5~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呈平稳态势,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下降。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徐剑英 《海峡药学》2013,(6):100-101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种类、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以及药物利用度(DU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其使用情况。我院2009~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种类、限定日费用(DDDc)、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呈逐年增长,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和DDDs有所下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和DDDs大幅度增加,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和DDDs增长也较快。2009和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DUI范围分别为0.76~1.04,0.77~1.02。说明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阳江市9家医院2002~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评估阳江市9家医院头孢类药物应用状况。方法:对9家医院2002~2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注射剂)前3年的用药金额大幅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13.3%、52.4%,2004~2005年用药金额小幅下降为16.9%;头孢菌素类药物(口服药)4年的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44%、5.0%、17.9%,注射剂:头孢哌酮钠用药金额排在首位,DDDs4年中排序首位的是头孢唑林钠,DDDc以头孢匹胺注射剂最高。口服药:头孢克洛用药金额排在首位,DDDs4年中排序首位的也是头孢克洛,并且逐年增长。DDDc以头孢羟氨苄最高。结论:注射剂头孢菌素类药物用量逐年增长后有所回落,口服药用量快速增长后回落又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降糖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降糖药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0.30%和36.88%。其中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中,阿卡波糖(拜唐苹)连续3年排在第1位,注射用胰岛素类药物中,诺和灵30R笔芯(300 u)销售金额连续3年均位居榜首。结论该院降糖药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增长较快,但应用基本稳定,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统计2001~2003年郑州大学3所附院头孢菌素类药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结果:3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09%;第三代头孢菌素约占70%,用量最大;2003年与2001年相比,第三代头孢菌素DDDs上升549.25%,日用药金额则下降75.32%;第四代头孢菌素年用药金额较少,但DDDs逐渐上升。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剧增,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该类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医院计算机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有25个品种,占总抗菌药金额的59.39%,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及其复方制剂和氧头孢烯类药物销售金额占75.14%,成为临床治疗的主导药物。结论: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合理,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及其复方制剂的应用,掌握用药指征,以提高疗效,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003年重庆市18家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夏培元  彭永富 《中国药房》2004,15(11):678-680
目的为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003年重庆市18家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3.34%;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约占50%,用量最大;2003年与2001年比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DDDs上升540.49%,日用药金额则下降75.22%;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年用药金额<2%,用量<03%。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用量剧增,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滥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003—2005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各类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总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0.90%和31.76%:用药金额头孢菌素类药物最高,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抗真菌药物的增长速度最快;口服制剂、注射制剂用量均逐年增加,用药金额和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89%,58、40%和30.87%,34.02%。结论建议合理使用并进一步规范管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2009年住院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6—2009年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71%~15.14%,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销售金额最大,占头孢菌素销售金额的50%以上,第4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第2、3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均比第1代高,但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增加,至2008年和2009年均排序第1位。DDC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者达1068元/日。结论: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现象,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2001-2005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1—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逐年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医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合理,应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购药金额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94%和13.64%,注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93%和35.56%;口服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25%和10.34%。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量逐年快速增长。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1994~2003年头孢菌素用量、销售金额、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逐年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自2002年起用量逐年增长。而用量、用药金额及DDDs排序前5位的药品每年均不相同。结论:该院应用头孢菌素总体看较合理,但口服制剂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3~2007年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艳  彭永富  何菊英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8,19(35):2731-2734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头孢菌素类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应用密度(AUD)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头孢菌素类药DDDs、DDC、AUD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56%、2.84%、13.08%。其中,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的AUD年均增长率略高于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各年度DDDs与AUD最大,其AUD比例在50%~70%之间波动;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的DDDs和AUD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6.35%、84.37%,增长最快。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的AUD最大,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的AUD剧增。为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林聪炜 《海峡药学》2010,22(5):201-203
对我院2006-2008年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年平均增长率(AAR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我院喹诺酮类药物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31%、-1.97%和-21.89%,药品的使用金额有明显下降,与个别药品停用或使用减少有关,应重视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8-2010年调血脂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DDs居首位的血脂调节药为他汀类,单品种DDDs排序前2位的是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调血脂药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血脂药,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两年半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健 《中国药业》2006,15(1):57-58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2003—2005年6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该院两年半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比较其位次比。同时计算每个品种的日治疗费用。结果:两年半中抗菌药物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11%,41.00%,40.26%,在卫生部规定的限定标;隹之内(〈50%);β-内酰胺类制剂应用频率较高,且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量的80%左右;口服抗结核药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青霉素G钠注射剂等的DDDs排序连续两年半均位列前茅;头孢曲松钠等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合制荆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使用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