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刮治器做为基层临床医师取断针器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断针病例35例,根据X线片的定位,配合根管器械探查和松解,应用超声技术,将根管断针取出。结果:35例中取出28例,取出率80%,有7例未能取出断针。结论:应用超声刮治器械取出根管中、上1/3的断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缝针一旦断入组织内,取出较难,我们遇18例(1例因缝线拉出全针埋入),现将断针取出的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缝合腹壁皮肤中折断三角针3例,缝合腹壁筋膜中折断圆针3例,均为腹壁肥厚者。产后缝合会阴和阴道壁时发生断针12例,断入长度为全针的1/3~4/...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从1930~1990年共对8例患儿施行断针取出术,除1例失败外余皆成功。实践中我们摸索出术前透视下指压定位、术中手指蚕食触捏的方法,颇感简便实用,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4月至12岁。取针时间:断入6h 至66d,平均13d。6例曾在当地医院切取失败。断针位  相似文献   

4.
取出臀部断针的手术常遭失败,其主要原因与手术和定位方法有关。1969年以来,我们摸索了一种方法——食指探触法,经36例手术(包括1例肾脂肪囊内断针,切开腰背筋膜后取出),均获成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漆梅 《新疆医学》2011,41(5):20-22
目的:评价使用根管显微镜及超声去除根管内断针及异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根管显微镜下使用超声工作尖对59根根管内断针及异物进行处理。结果:59根根管内断针及异物取出52个,取出率88%。其中断针及异物位于根管弯曲以上或直根管取出率为98%,位于根管弯曲以下的断针及异物取出率为12.5%。取出的断针及异物中(52个),根管桩、断桩9例:GG钻头1例:裂钻2例;拔髓针3例;不锈钢K锉16例;不锈钢扩大针6例;H锉8例;protaper4例。超声根管锉3例。未取出7例,其断针均位于根管弯曲以下,1例超出根尖孔,放弃,1例根管壁太薄,放弃。1例根管壁侧穿,1例未找到异物。结论:手术显微镜可提供更充足的照明和良好的放大效果,直视下应用超声工作尖取出根管内断针及并物的方法安全有效,但对手术显微镜不可直视下的根管内断针及异物取出平均操作时间长,且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手掌是断缝线针线留的常见部位。由于手部肌肉收缩,断针易移动深达骨质则固定。笔者利用这一特点,采取手指触探法,取出该处断针1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梅花针固定股骨干骨折.是一种简单而固定坚实可靠的方法,若病例选择不当.治疗不合理,容易产生断针、弯针及针尾脱出等并发症.使手术失败。我院自1981年至1995年梅花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328例,其中发生断针、弯针及脱出22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16~45岁,断针7例,弯针11例,针尾脱出4例。弯针角度为15°~40°,平均28°.针尾脱出10~18cm,平均14.5cm以上。以上并发症均于术后45天至8个月发生,平均115天。均用国产梅花针。1.2处理方法及效果7例断针者均行二次手术,取出针体;骨槽植骨钢板内固定5例,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法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的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2例92个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应用超声技术取出断针的方法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92个折断器械的根管中,有68个取出,取出率73.9%。其中根管上1/3的15个断针全部取出;根管中1/3的27个断针取出25个;根管下1/3的36个断针取出15个,全根管14个取出13个。结论:应用超声法,根管内中上部的断针大部分可以取出,根尖部的断针取出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邓慧素  蔡淑香 《河北医学》2000,6(4):346-347
凡产后会阴裂伤或侧切 ,助产者均应对伤口予以缝合。操作的熟练与否 ,直接关系到伤口的愈合。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5年 2月~ 1999年 7月收住由乡卫生院转送来的产后会阴裂伤或侧切后缝合时缝针断入共5例。在我院行断入缝针取出术。其中 2例为产后会阴 度裂伤 ,3例系会阴侧切。入院后均先行 X线摄片定位 ,然后在骶麻下取膀胱截石位重新消毒 ,拆除原缝线 ,按摄片定位依次查找 ,发现其中 4例缝合针断在肌层 ,1例缝合针断在皮下脂肪。取出断入缝针。其中 1例因断针游走至组织深部 ,取出困难 ,直接在 X线透视下取出断针。再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  相似文献   

10.
由于针头已有损坏而输液时未能发现,或因患者输液之肢体躁动不安,有时会使注射针断入血管内。现介绍一种断针取出的简便方法。发现针身断入静脉内后,应立即将乱动之肢体固定;同时用手紧捏断针处上段的静脉血管,亦可上止血带。如还能见到外露的断针,应立即以手压住针尖所在处血管,并用止血钳将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取环钳取出宫内断环是一种非常简捷、安全的手术方法。作者对本院应用取环钳取出宫内断环的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4月~ 1999年 9月我院用取环钳共取出宫内断环 12例。年龄 2 8~ 4 6岁 ,平均年龄 3 2 .2岁。8例因生育要求取环 ,2例人流取环 ,2例因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取环。其中 3例在本院门诊取环失败 ,7例在中心卫生院取环失败。 4例经 2家医院取环失败。1.2 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1.2 .1 术前准备 选择在月经净后 3~ 7天 ,体温正常。常规盆腔 B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类型、形状、嵌顿等情况。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2.
小儿臀部断针并不少见,我院1976年4月~1990年4月收治45例,由于方法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5岁36例,6~14岁9例。断针种类均为4(1/2)~6号的注射用针。断针部位:臀肌43例,髋臼缘和坐骨直肠间隙各1例。断针原因多为农村医生注射所致。病程2天~28天。其中多数病例曾在当地医院手术取针半小时~10余小时失败而来.治疗上,1979年以前有8例在普通X线机透视(或照片)下用单针或双针定位法取针。近10年来有37例在X线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2007年6月收治手部被缝纫机机针扎伤伴断针残留病例216例,均为电脑绣花操作工。其中男86例,女130例,男女比例1:1.51;年龄18~47岁,平均23.4岁,其中25岁以下174例(80.56%);断针存留时间6分钟~1年,平均21.3分钟;折断的机针337枚,单枚断针117例,2枚断针84例,≥3枚断针15例;折断机针分布部位:右手162例(其中拇指11例、示指113例、中指17、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科1996~1997年采用剖宫产术腹壁切口皮内缝合100例,均Ⅰ期愈合。腹部切口疤痕纤细、平伏、美观,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00例剖宫产行腹壁切口皮内缝合,横切口12例,直切口88例。初产妇84例,经产妇16例。孕周37~42~(+4)周,受术者年龄23~35岁,体重46~84kg。新生儿体重2400~4300g。 2 方法 横切口及直切口均常规切开腹壁各层及子宫各层,取出胎儿和胎盘后选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化学合成可吸收手术缝合线2—0(此线全长150cm,一端自带圆针,一端自带角针),将线剪成2段,自带圆针端线长3/4,自带角针端线长1/4。用自带圆针端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90年~1997年,采用指压定位推进的方法取出臀部断针10例,均获一次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岁。其中臀部缝衣针误坐刺入者8例,注射针折断2例。就诊时间均为伤后即刻,术前经X线拍片定位者5例。 2 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患儿,男,3岁。于1996年8月2日因发烧T38℃、扁桃体炎在院外治疗不显效,来我院儿科就诊,在门诊注射先锋霉素时,由于患儿极度躁动,拔针时未拔出,再次拔针时针头从1/2处断裂。断针后即送骨科就诊,在分离麻醉下行左臀部肌肉切开取出术,异物位于臀中肌,住院12天,痊愈出院。2讨论肌肉注射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肌注断针在我院建院二十多年来还是第1次,肌注断外在某些书中提到应以预防为主,怎样预防及断针后的处理方法却未具体说明。为了减少及避免断针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现提出初浅的认…  相似文献   

17.
根管内断针的取出方法及体会沙鑫家,张翠贤(西安口腔医学院牙体病科西安710033)关键词根管,断针,极管治疗中图号R781.05根管治疗过程中,由于根管器械老化,根管太细或弯曲及术者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根管器械折断于根管内,通常称为断针。断针的取出通常难...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月~1998年5月,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2~57岁,平均42岁.12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横断骨折7例,下极骨折2例,上极骨折1例,粉碎骨折2例.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位,取髌前横弧形切口.显露髌骨及骨折断端,清除关节腔及断端积血,探查关节腔,用一枚克氏针在髌骨外1/3从髌骨底至髌骨尖钻孔,在克氏针导引下穿入18号钢丝,同法在髌骨内1/3钻孔.  相似文献   

19.
施行肌肉注射多在臀部,有时由于病员不合作,或者工作人员的疏忽及操作不慎等,可以使针头折断,尤其对小儿注射时,更是如此。折断的部位常在连接处,有时尚有少许断端露出,当时可迅速用血管钳钳住取出。但有时由于过度紧张,相反地还能将断端越陷越深,如果立即盲目切开皮肤取针,会遇到断针更深入。因为针尖锐利,移动性大,有时可直达髂骨。我院自1957年至1964年6月,共遇到6例,除2例在本院门诊部发生外,其他4例均系由邻近单位转来,且均系经切开后未能取出者,并经 X 线透视或摄片证实针已进入深层。最初1例未进行定位,手术失败了3次。自1958年以后即采用了 X 线下定位法,结果均能顺利取出,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实施方法:1.局部皮肤消毒后,周围注射1%普鲁卡因适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C形臂X光机的立体定位,对臀部断针患者进行臀部取针,与电透下取臀部断针相比,手术更为安全、简单、易行。臀部断针如果比较表浅。用手能够触及,取出比较容易。若断针位置较深,取异物手术可能更困难。最近笔者在2例深部臀部断针取除术中,利用C形臂X光机辅助立体定位,使手术更加顺利,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1岁,右臀部断针在当地医院试行取出失败后2h人院。体查右臀部见2cm手术切口,右臀正位和切线位X光片见断针长约2.5cm,方向与皮肤呈约43”,深约3cm。手术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后延长原切口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