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8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3例,刚盲部2例.直肠1例。术前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7例(45%):手术加化疗12例,单纯手术3例,单纯化疗1例。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附五例报告)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310003)张宏志浙江省嵊县人民医院外科汪国胜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癌好发于小肠和胃,发生在大肠者较为少见。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结、直肠癌。我科自1984...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2例,其中胃6例,回盲部4例,空肠和回肠各1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61岁,平均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贫血和发热。本组病例均作了肿瘤手术切除和术后化疗,经2~8年随访,一般情况良好。在诊断方面,目前主要依靠胃肠道 X 线造影、B 超和胃肠镜检查。作者特别强调内镜检查,并主张隧道式深挖活检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31例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31例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平均年龄56.6岁,发生部位以胃最为常见占77%(24/31),小肠、回盲肠及盲肠、大肠各2例,直肠1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学以裂、无裂细胞淋巴瘤多见。对1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证实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占94%(5/16),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为6%。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8年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25例.结果本病例占同期胃肠恶性肿瘤的1.3%,25例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好发部位顺序为回盲部及回肠、胃、结肠、空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血便.病理类型本组25例患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4例,其中B细胞淋巴瘤22例,T细胞淋巴瘤2例.何杰金氏病1例.本病术前误诊率高,本组误诊率为76%.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中胃恶性淋巴瘤17例,小肠恶性淋巴瘤12例,结肠淋巴瘤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部肿块、消瘦和贫血等,霍奇金病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按照1994年Arbor分期标准,Ⅰ E期10例,ⅡE期16例,ⅢE期8例,ⅣE期4例;手术加化疗治疗23例,单纯化疗10例,手术加放疗5例;总5年生存率为57.9%(2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内镜病理活检联合CT是诊断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运用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肠肿瘤7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方法 对我院1996年至2006年共10年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7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年龄平均56岁.恶性肿瘤占85.9%.恶性中以腺癌多见,良性以平滑肌瘤多见.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46.2%.腹痛、贫血、消瘦及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电子内窥镜、B超或CT检查及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仍是小肠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结论 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警惕性是诊断此病的关键所在.对反复腹痛、消瘦、腹部包块、肠梗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患者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中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只占10.6%。该病在我国少见 ,临床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 ,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尽一致。目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的一项研究认为 ,NHL术后及早合理化疗对预防肿瘤复发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该院1978年至1999年手术治疗的NHL41例。B超、CT和胃肠造影阳性率分别为82%、76%和83%。内窥镜活检确诊率93%。临床分期ⅠE期14例 ,ⅡE期27例。组织分类低度恶性28例 ,中度恶性12例 ,高度恶性1例。胃小肠和结肠肿瘤手术切除依次…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小肠肿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伟  汪良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6):344-34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类型、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小肠良性肿瘤11例,其中平滑肌瘤3例,占27.3%小肠恶性肿瘤42例,其中间质细胞肉瘤17例,占40.5%:其次为腺癌15例,占35.7%。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8例,其中9例阳性;CT检查32例,其中25例阳性结论:应综合利用纤维胃十二指肠镜、CT、选择性动脉造影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手段,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大肠淋巴瘤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患者,分析胃淋巴瘤与大肠淋巴瘤之间在发病年龄、性别、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79例患者诊断为PGIL,其中原发胃淋巴瘤48例,原发大肠淋巴瘤31例,两组均以腹痛、贫血为主要表现。与原发大肠淋巴瘤相比,原发胃淋巴瘤合并腹胀较多见,而腹部包块少见,但在性别和病程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0.05)。原发胃淋巴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7±14.7)岁,大于原发大肠淋巴瘤的(35.1±17.6)岁(<0.01)。原发性胃淋巴瘤Ⅲ ~Ⅳ期患者较多,以B系淋巴瘤为主,多数均行根治性手术+化疗;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Ⅱ期较多见,虽然B系占主要部分,但T系比例多于胃淋巴瘤(10.1% vs.1.3%,<0.05),且行姑息手术治疗的比例高(32.3% vs.6.3%,<0.01)。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大肠淋巴瘤内镜下诊断率分别为26.3%和14.3%,内镜活检标本诊断率分别为57.9%和60.4%。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大肠淋巴瘤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上均有差异,且内镜下诊断率偏低。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38例中恶性肿瘤32例(84.2 %),以腺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肠梗阻、腹膜炎、穿孔、出血等症状为主。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超声、CT、磁共振(MRI)、内镜也有助于诊断。结论 腺癌和恶性淋巴瘤是两种最常见的小肠原发性肿瘤。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多数因并发症就诊,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血管造影对18 例“不明原因”慢性肠道出血(CIBUC) 的诊断,结合术后病检,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8 例“不明原因”慢性肠道出血患者,通过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与小肠灌肠、内窥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18 例病例小肠灌肠、内窥镜检查均无明确诊断或可疑阳性诊断,血管造影示肿瘤性病变14 例、非特异性溃疡1 例,血管畸形3 例。结论:小肠灌肠、内窥镜检查,不易显示病变和血管畸形以及容易漏诊之小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而血管造影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1.6∶1,平均年龄53.6岁,50岁以上发病占62%),部位以胃最为多见.内窥镜检查阳性率80%,消化道造影74%,CT阳性率为94%.病理表现:肿瘤多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CD 34阳性(70%)、CD 117阳性(75%).结论 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常规内窥镜、消化道造影、B超等检查仍有相当病人漏诊,CT在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GIST的确认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 34和CD 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消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确诊率85.7%,接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患者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放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总结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是颅内少见的肿瘤,临床表现复杂,颅内高压是其主要表现之一(13/17),颅脑CT和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额颞叶多见(12/17),主要发病起源于B细胞,综合治疗效果好,总体预后差。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颅内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荣  范奇 《世界肿瘤杂志》2005,4(4):286-287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近十年来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病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腹痛最常见,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等。胃镜表现:病变发生2个以上部位多见,其次为胃体、胃窦等,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90.3%。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镜下形态多种多样,其中累及2个以上部位者多见,病变范围较大。胃镜活检加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Hp感染与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胃镜、X线钡餐造影、CT检查.对早期伴有出血、穿孔或化疗期间有出血、穿孔风险及胃镜病理诊断疑癌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术式:D1根治术13例,D2根治术11例,姑息切除术3例,联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形态特点及其与Ki-67表达、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观察22例MALT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卵白素生物素(SABC法)对其进行CD20,CD79a,CD3,CD45RO,CD23,CD5,CD10及Ki-67标记。采用Warthin-Starry胃幽门螺杆菌染色法对胃MALT淋巴瘤进行HP染色。结果 22例MALT淋巴瘤依据组织形态分为低度恶性16例,伴高度转化6例。在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和伴高度恶性转化的MALT淋巴瘤两组病例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8 %(7/16),83.3 %(5/6),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胃MALT淋巴瘤HP阳性率81.6 %。结论 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Ki-67在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诊断、组织学分级中具有重要价值;HP的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小肠肿瘤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病理证实的10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性质、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进行讨论。本病好发于十二指肠(52/101)、空肠(30/101),回肠仅占18.81%(19/101),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率仅35.6%,因此强调综合分析各种检查结果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