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从2008年3月开始,我院从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使用先进的电子输液管理系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输液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等举措着手,使门诊输液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由30min减少到≤15min,病人满意度从87.3%上升到95.8%。  相似文献   

2.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方法:1997年起对本院门诊输液室的布局、医护患者的意识、静脉穿刺操作、物品消毒及废物的处理方法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控制了门诊输液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由原来的(即抓预防管理前)0.51%减少至0.012%,结论:通过一系列改革改进,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从1998年起通过对本院门诊输液室的布局、环境的卫生消毒、静脉穿刺操作、医用物品的管理、废物的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控制,同时提高检查力度。结果有效地控制了门诊输液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门诊医院感染率由抓管理前的0.41%下降至0.017%。结论通过严格管理,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4.
黄安娜 《医学文选》2006,25(4):801-802
我院输液室是一综合性的门诊输液室,每年门诊输液量多达十万人次。输液程序为患者将药品及药袋交给接诊护士后领取输液票,根据输液票上的座号对号入座。接诊护士在药袋上相应的地方记录并交到配液间,护士配好药液后根据药袋上的记录,推治疗车找到患者凭票对患者进行注射,输液票是患者寻找座位的依据,也是注射的凭证。从2004年开始,我院对门诊输液室实行分区管理,为配合这一措施的实施,我们对输液票进行新的革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以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健康。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92例患者及17名医务人员,探讨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92例患者中,35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18.2%,17名医务人员中1名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5.9%,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门诊输液室布局不合理、环境卫生消毒差、静脉穿刺操作、医用物品管理不严格、废物处理方法不当及患者年龄较小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述项目是导致门诊输液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的主要因素,给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应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率.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总结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在本院输液室发生护理缺陷及错误的7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及系数,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订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结果:导致门诊输液室给药风险的因素有用药错误、静脉穿刺造成的外伤等。实施风险管理后,2010年、2011年度门诊输液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仅为0.101%、0.090%,较前两年显著降低。结论:门诊输液窒实施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郭志美 《中外医疗》2013,(23):165-166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为门诊输液室护理提供管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的72例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和住院部67例患者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总结门诊输液患者与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为患者制定护理和防范措施。结果压力较大的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明显存在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较差以及沟通缺乏技巧性等问题,其中输液用药复杂等而引起门诊输液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是当前最为常见的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而住院部的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水平等各方面明显优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安全隐患问题较少。结论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进而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8.
卢惠芬 《大家健康》2016,(5):241-241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输液的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40例,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实验组采取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二组患者对护理的体会。结果:实验组患者及患者家属总满意度为92,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及患者家属总满意度为79.2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对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进行加强,能够保障安全,有效地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当代医学》2009,15(27):115-116
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由于具有方便、安全、快捷、不必住院等优点,逐渐成为门诊各科室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人们就诊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门诊输液治疗,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相当的比例,我院门诊输液室2008年7-12月,内科共输液6241人次,老年患者1248人次,占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门诊输液室的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是院内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做好门诊输液室的消毒、不同病种患者的隔离和交叉感染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本文将我院门诊输液室在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工作中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施人性化护理,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改善输液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方法运用整体护理观,体现护理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以患者满意为质量标准,针对门诊输液室,从患者满意度、输液室整洁度、护士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操作技术水平、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将考评得分情况与实施前比较。结果患者满意度增加,改善了医患关系,还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塑造了良好的专业形象。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展开对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门诊输液室的现状,以及门诊输液室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情况。现阶段,门诊输液室是医学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科室之一,作为流动性较强的治疗场所,门诊输液室多以急诊患者为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门诊输液室的患者在输液治疗时,多会因挂号、检查和取药等的影响,而产生较多的不良心理情绪,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为此,本文在研究中,以基层妇幼保健院为例,首先阐述护患沟通的内容,同时重点分析基层妇幼保健院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苏瑜 《大家健康》2016,(4):195-196
目的:通过对比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在小儿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分析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小儿患者采取头皮针进行输液,实验组小儿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小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两组小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0%,总的穿刺成功高达100.0%;对照组小儿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为81.3%,总的穿刺成功率为90.0%;两组小儿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晓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2037-2038
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患者在院就诊过程中首先要经过的流程;门诊输液室则是门诊的一个重要窗口,承担着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工作。门诊输液室需要为不同病种、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与性格的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这就需要输液室的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我科门诊输液室针对输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输液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核对三签名制、主班负责制、反问姓名制、年轻护士带教培养制、巡视记录签名制、值班长制等护理制度。结果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使患者投诉、护理差错下降。结论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消除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梁彩荣 《实用医技》2007,14(34):4724-4725
体制改革及医保政策的实施使绝大部分患者不愿住院治疗,而选择门诊输液,使门诊输液人数增多。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门诊输液安全和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患者医疗配合与否将可能引发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所以防范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我院从1999年设立门诊输液以来,平均每日40余人次,笔者负责管理,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预防,有效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及对策,提高门诊患者的输液安全,降低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方法由护士、医生、药剂师共同完成门诊输液患者安全用药的工作。结果通过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及管理对策,有效地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用药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在用药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监测及管理,可有效降低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分析回顾我院门诊输液室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接收的16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患者反馈情况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75%,对照组为76.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输液室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王凯 《河北医学》2013,(8):1261-1262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例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度。结果: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有3例在家发生针头脱出,5例针头堵塞,穿刺部位周围红肿3例。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好的占80%,评价一般的占10%,评价差的占10%。护士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支持率为90%,担心患儿在家中发生并发症等风险的护士占10%。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为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士技能,杜绝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安全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吴金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50-55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1年中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不满因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随机对门诊输液室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率达到95%,有效地减少了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结论加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患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