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简称氩气刀,是一种非接触的热凝固组织的方法.APC对管腔内出血、管腔内良恶性疾病及其所引起的管腔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国内,氩气刀首先被用于消化内镜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2.
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又称氩气刀,是一种应用高频电流将电离的氩气流(等离子体)无接触地热凝固组织的方法.将氩等离子体用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气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称为经支气管镜APC治疗[1],我科应用APC治疗21例气道狭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氩气刀又称氩离子凝固(简称APC),是一种高频电流对氩气流电离,以非接触方式达到组织凝固的方法[1].我院呼吸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氩气刀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肉芽组织增生患者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前病变内镜下氩离子凝固阻断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治疗法(APC)对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头猪食管和2份人离体新鲜食管标本进行不同功率、距离、时间、黏膜下注药组合的APC凝固治疗,光镜下观察组织破坏深度,探索可应用到临床的合理治疗参数组合,进而对28例食管癌前病变病人施以APC治疗.分别于术后1,3,6个月,以后每年复查常规内镜、色素内镜及病理.结果 APC凝固治疗的创面颜色呈白色→黄褐色→棕黑色的渐进性变化,组织破坏深度随颜色的变化呈渐进性加深.统计学分析结果,APC法组织破坏深度随功率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深,随距离增大、黏膜下注射药物而变浅.临床28例病例中27例治疗后病灶消失,病理结果为炎症;1例病灶累及食管全周经APC治疗3次后病灶缩小至1/3,活检病理检查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Ⅱ,Ⅲ级.结论 APC法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简便、安全的新方法,可作为食管癌前病变有效的局部阻断治疗方法推广使用.黏膜下注射药物能保证治疗顺利、安全,是内镜APC治疗方法的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护理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APC装置是由一个高频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组成 ,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产生凝固效应,从而引起止血和破坏有关组织等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均经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的行APC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132例,分析其疗效。结果 132例195个息肉中176个行APC治疗成功;19个带蒂息肉直径10 mm经高频电圈套电凝治疗后残留部分再行APC治疗,残端并用钛夹夹闭以减少出血和穿孔,治愈率为100%。结论 APC对于各种消化道息肉样病变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镜反转接触式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超低位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非接触式APC治疗,观察组接受结肠镜反转接触式APC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创伤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肠镜反转法接触式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经结肠镜直镜下治疗失败的46枚小于1.0 cm广基扁平的超低位直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镜U形反转法接触式应用APC进行治疗。观察探头接触和治疗靶息肉的成功率、探头与凝固组织粘连及被堵塞的发生率、黏膜下气肿的发生率,以及肠镜镜身灼伤的发生率。结果对上述17例患者行结肠镜反转法探头均能接触到靶息肉。每例患者的息肉均在1次肠镜下行APC成功灼除。所有46枚靶息肉被灼除所需喷凝次数共97次。其中仅5次(5.15%)探头与息肉凝固组织有少许粘连,分离时未出现因粘连对凝固面的损伤;仅2次(2.06%)发生因凝固组织黏着致氩气管堵塞,将黏着物清除后恢复正常使用。未发生黏膜下气肿。无1例次发生肠镜镜身灼伤。结论结肠镜反转下接触式应用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能预防氩气刀对肠镜镜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罗丽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03-1004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氩离子凝固器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疗后16例未再出血,1例出现大出血;2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经APC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APC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保证手术顺利,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护理1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APC装置是由一个高频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组成,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产生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间隔为2周,直至病理证实复层鳞状上皮完全修复,术后给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20 mg/次,2次//d口服,共3个月,术后第6个月及1年进行内镜及组织学随访.结果 17例经1次APC根除,4例经2次APC根除,2例经3次APC根除,平均烧灼次数为1.3次.全部病例于治疗后6个月均获得治愈,4例于治疗后1年出现化生的柱状上皮黏膜岛,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例出现剑突或胸骨后疼痛,经口服埃索美拉唑镁后症状缓解.结论 BE的内镜下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治疗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与残留.  相似文献   

12.
陆月兰 《现代护理》2005,11(18):1567-1568
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又称氩气刀,是一种应用高频电流将电离的氩气流(等离子体)无接触地热凝固组织的方法。将氩等离子体用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气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称为经支气管镜APC治疗[1],我科应用APC治疗21例气道狭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2~8月对21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男16例,女5例,年龄23~74岁,其中支气管肺鳞癌12例,支气管结核6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2例,原发性支气管淀粉样变1例。21例中有5例为气管或支气管镍钛记忆合金金属支架置入后因肉芽组织增生或肿瘤生…  相似文献   

13.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为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技术,近几年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报道我科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应用此技术,完成治疗消化道息肉95例的临床观察及取得的满意疗效.并就相关操作条件、治疗过程及方法,与同行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陆玮  沈骏  吴云林  诸琦 《护理研究》2005,19(2):250-251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的内镜下热凝固技术。自1991年德国的Farin等首次将其用于内镜治疗以来,近1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实,APC技术用于消化系疾病的治疗,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因此,APC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有鉴于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故本文尝试从APC的治疗过程、术中配合、  相似文献   

15.
氩等离子体凝固在气道支架置入后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 (APC)在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例支气管结核、1例气管鳞癌和 1例气管腺样囊性癌 ,在镍钛合金气道支架置入后存在新生物或肉芽组织过度生长 ,应用APC治疗。结果 :4例患者治疗后的评价均为有效 ,术后 8~ 12个月复查治疗局部没有肿瘤及肉芽组织再生 ,支架无断裂。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APC治疗是解决肿瘤或肉芽组织向支架内或过分生长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陆玮  沈骏  吴云林  诸琦 《护理研究》2005,19(3):250-251
氩离子凝固术 (argonplasmacoagulation ,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的内镜下热凝固技术。自 1991年德国的Farin等[1] 首次将其用于内镜治疗以来 ,近 1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实 ,APC技术用于消化系疾病的治疗 ,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以及安全性[2 ]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因此 ,APC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有鉴于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 ,故本文尝试从APC的治疗过程、术中配合、手术护理的角度 ,观察、分析我科 2 0 0 2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间应用APC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病例 ,总结其治疗配合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当前Barrett食管(BE)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治疗、激光、氩气凝固、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理想的治疗是彻底破坏化生上皮而不损伤深层组织,最终结果是使其不复发.氩离子凝固术(APC)广泛应用于BE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治疗方式.目前国内临床报道较多的是直接胃镜下的治疗,但治疗过程中仍有较多缺点,如治疗时间长、治疗不连续(术后容易残留)、手术视野暴露不清、反复进退镜身导致焦痂脱落出血等.针对上述缺点我中心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48例BE患者采用透明帽辅助下的APC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保证良好的一次性切除率,对传统治疗方法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mucosainthe upper esophagus,HGMUE)的效果.方法:经组织病理证实HGMUE患者68例,均在无痛胃镜下行APC治疗,术后给予奥美拉唑40 mg/次,1次/d口服,至不适症状缓解后改为20 mg/次,1次/d,维持4周.治疗后第3,6,12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经1次APC治疗即完全消除异位黏膜,均未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3例6个月后复发再行APC治疗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64例随访12个月1例胃镜下见复发病灶,2例失访.APC术后出现轻度咽部不适5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均逐渐缓解.结论:无痛胃镜下APC治疗颈段食管胃黏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5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Barrett食管(BE)患者,经无痛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科于2004年6月引进氩离子凝固器并开始对内镜下多种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作者共完成了108例次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