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54-85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河南省荣军医院行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9):676-67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评估量表(QOL)评分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
徐庆 《吉林医学》2013,34(23):4789-479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住院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前38例划分为对照组,后40例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在干预前均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宫颈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挖掘和调动患者体内潜在力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华 《吉林医学》2015,(10):2155-2156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恢复期患者77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9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结果: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应激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急诊手术患者76例进行研究,用分组表法分为干预组(优化护理干预,38例)和常规组(基础护理,38例),比较患者术中生长激素、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皮质醇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组生长激素、CRP、FPG、皮质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干预组和常规组焦虑、抑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患者中实施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和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宫颈炎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2018年1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炎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功能锻炼+心理引导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72例患者,按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再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及心理引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FEV1、FEV1/FVC、6M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心理引导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血透室进行治疗的11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6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优质组透析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质组患者满意度为94.4%,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8.6%,优质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优质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透室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措施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所有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6 w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方面来看,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看,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P<0.05).结论: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要想更好的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可以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6.7±2.3)分,焦虑评分为(7.5±2.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加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积极应对能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6,(24):70-7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在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胃肠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以及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和GIQLI评分较护理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予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有精神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并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传统组,各44例。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93.36±5.62)分显著高于传统组(80.14±6.89)分,两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