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难治性青光眼是指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行常规手术预后不好的青光眼[1]。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方法[2]。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眼压,手术时间较短,眼部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但该激光疼痛刺激大,局部麻醉患者不能耐受。且大多数接受此类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全身疾病较多。眼压增高持续时间长,长期使用和服用抗青光眼的药物,疼痛剧烈,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加重全身疾病,给手术与麻醉增加难度。我院对此类患者加强疼痛的管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青光眼属于致盲率极高的眼部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干预控制眼压,研究表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可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眼内压,提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1]。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为前列腺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眼压效果,可显著缓解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过高的状态[2]。因此,本研究观察了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角膜厚度、眼  相似文献   

3.
蔡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200-201
<正>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并发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1]。如果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恢复良好的视功能。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手术治疗为主。我们在临床中对青光眼术后的治疗和护理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4.
赵红霞 《云南医药》2007,28(4):386-387
青光眼是一个终身的慢性眼病,也是一种可预防的致盲性疾病。对于青光眼的治疗,目前,眼压是最确切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同时,眼压控制后多数青光眼病人视神经损害的发展得到减缓,也反证了高眼压的危害性。所有青光眼干预治疗的目标还是降低眼压,最终达到个体化的靶眼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策略,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之一[2],特别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具有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胡岚君  李学勤 《河北医药》2002,24(7):587-588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 ,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丢失。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机制是复杂的。可能的原因有 :机械性损伤 ,视网膜缺血兴奋性毒素—刺激性谷氨酸的释放 ,神经营养因子的剥夺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炎症直接影响线粒体导致神经节细胞的死亡[1 ] 。随着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以降眼压为主的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对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主要是在降低眼压的基础上进行。主要采用药…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青光眼患者的复发率和致盲率高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低信念不够坚定,对治疗的依从性低有关。知信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眼压症多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跟及某些继发青光眼所致。患者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并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1]。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不能有效降低眼压,需采用前房穿刺放液,迅速降低眼压,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其中积极而有效地系统护理是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一环^[2]。现将我科对36例高眼压前房穿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噻吗洛尔与拉坦前列素降眼压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降低眼压,目前降眼压药物多数都针对房水循环的不同环节抑止房水生成或增加房水流出,达到降眼压的目的.通常选用的降眼压药有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是这类药物中最常用的.本文选取开角型青光眼56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噻吗洛尔和拉坦前列素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张春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42-1943
目的探讨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2只眼实施单纯白内障摘除术,观察手术前后术者的眼轴长度、眼压、房角和前房深度,并选择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做为眼轴长度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发青先眼的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较无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的眼轴显著短;青光眼患者术后4d时的眼压[9—21mmHg,平均(14.46±4.54)mmHg]较术前1d时的眼压[16—34mmHg,平均(26.02±4.38)mmHg]显著下降;手术后所有患者房角较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并且前房深度均有显著增加。结论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可以降低眼压从而治疗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抗青光眼药物有胆碱能药物、肾上腺素能药物、β 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它们均通过不同的受体、不同的信号转导系统发挥其降眼压的作用 ,作用的部位主要在眼前段组织、睫状肌和小梁网等 ,具有平滑肌样功能的小梁网日益受到重视 ,并将是抗青光眼药物作用的主要的靶器官。有研究表明 pilocarpine在高浓度时会导致小梁网细胞的变性坏死[1] ;肾上腺素会抑制小梁细胞的生长 ,降低其吞噬功能[2 ] 。小梁网在眼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抗青光眼药物使用不当 ,则会在治疗青光眼的同时 ,加速青光眼的病…  相似文献   

12.
范鸣 《药学进展》2011,35(10):479-479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疾,目前尚无法治愈,但可通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甚至致盲。高眼压被认为是青光眼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也是可经临床干预而缓解的少数症状之一,因此对青光眼的治疗通常都是从降低眼压着手,以防视神经损伤并维持视力。  相似文献   

13.
<正>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是眼球内容物作用球壁的压力,眼压的测量是眼科的基本、重要检查项目,它是青光眼的重要诊断依据,是评价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主要参数之一,对其他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治也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的眼压计有Schiotz眼压计、Goldmann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NCT)等,其测量的理论基础多为Limber-Fick定理[1,2],即将角膜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外力的值等于眼压。其中Goldmann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间断或持续升高。眼内压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力功能等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治甚至失明。因此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1]。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视功能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过去抗青光眼手术后因各种原因使眼压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经各种保守治疗和3个月以上的观察,眼压仍不能有效地控制,时有发作性升高且伴有视功能继续受累者,应进行再手术治疗[1]。然而,随着现代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再次手术的患者已显得不是那么急迫。作者把经过手术后眼压值仍超出正常值至(25.1±2.2)mm Hg的青光眼称为抗青光眼手术后“残余眼压值”(以下简称残余眼压)。经单一口服复明片,观察其降低残余眼压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47眼,男性13例19眼,女性21例28眼,年龄56~79岁,其中经过1次小梁术有残余眼压11眼…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造成的失明通常是不可逆的,眼压升高被认为是青光眼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降眼压治疗可以延缓青光眼的发生和进展,是目前临床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策略。视神经保护可能是青光眼治疗的新方向。从传统降眼压药物、新型降眼压药物、视神经保护药物3个方面对青光眼治疗药物进行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是医院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症状,在我国,青光眼疾病具有较高的致盲性。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青光眼手术治疗后,患者高眼压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严重的降低了治疗的效果,不利于提升患者对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加强对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疼痛原因的分析,有利于疼痛护理措施的制定,从而利用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本文叙述了什么是青光眼,还阐述了造成疼痛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为眼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具有症状明显、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统称为三联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常见术式,可有效解除瞳孔受阻等表现,依据其切口的不同,可分为单切口以及双切口三联术式[2,3]。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上述两种术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等多个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综述抗青光眼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根据其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临床上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主要分为7类:拟副交感神经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脱水剂、前列腺素类降眼压药和复合制剂.目前抗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降低眼压,同时增加眼血流量及保护视神经.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临床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大部分是由于视网膜病变缺血导致其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新生血管大量生长于虹膜、房角,从而阻塞房角、升高眼压,临床出现眼球胀痛,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因该病为难治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且病情严重,若未及时治疗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该病在临床中的治疗以控制原发疾病作为基础,尽可能使生长出的新生血管逐渐减少,进而降低眼压,早期在临床中使用降眼压药物联合抗青光眼手术为该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相关药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