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吕建波  吕璐  李增宁 《河北医药》2014,(20):3141-3142
目的通过对住院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儿童营养状况,确定最佳手术时机并决定营养干预方式。方法对2009年9月20日到2009年11月20日住院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病房内56例年龄2~6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记录各项评价指标。结果本调查的56例先心病儿童中男女比例是1:1,年龄2—6岁,平均年龄3.72岁。急性营养不良患儿28例,占50%;慢性营养不良患儿14例,占2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慢性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的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且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慢性营养不良与年龄和性别之间均存在关联。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术前和术后营养,以促进术后恢复。建议住院医生在管理患儿时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由于胚胎期心脏和血管发育畸形导致心脏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的先天性疾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患儿营养状况差,胃肠道功能弱,常不能耐受手术造成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另外,术后患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明显增加,这都是影响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和镇静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对他们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干预,减少因术后疼痛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本次研究对16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后的监控工作,完善镇静治疗,对他们接受镇痛操作期间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采用有效的镇痛方式,期间没有产生任何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难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愈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愈率方面,实验组总治愈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并发症及营养不良方面,实验组(10.00%、5.00%)均低于对照组(35.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优质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体质、抵抗力及治愈率,减少术后营养不良及并发症,进而优化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过程及术后均行有创血压监测,用于评价循环功能,指导术后治疗及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依据。因此,保证有创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持续性很重要。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经常发现有各种原因会影响有创血压监测的准确性,甚至导致有创血压监测的终止。2008年1~12月,我科住院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全麻术后患儿在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发病可能与遗传、宫内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及药物等因素有关,手术依然是其最佳治疗手段[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循环的异常,发育一般较正常儿童滞后,大多体重低,多伴器官发育不全及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差,术后监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耿博  胡宁治 《上海医药》2022,(7):54-57,6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静息能量消耗(REE)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经代谢车检测患儿术后3 h时的REE及统计学分析临床因素对患儿术后REE的影响.结果:采用间接测热法检测非蛋白呼吸商为0.81±0.23,REE实测值为(262.85±59.88)kJ/...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患儿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26例患儿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返回病房。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是保障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术患儿安全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淑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320-332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前充分评估病情、做好宣教,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治愈率100%。结论重视和加强先心病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孔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126-127
目的观察分析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铜器模式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患儿住院期间血流动力学均稳定,无死亡,各项指标平稳。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呼吸峰压,改善肺顺应性,提高氧和功能,对患儿的心肺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910-9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使用临时起搏器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因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而放置起搏导线进行起搏治疗,应用时间为4~14d.对术前准备、心电监测、起搏器的护理、患者体位安置、维持电解质平衡、皮肤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2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改为放置永久性起搏器,其余26例逐渐恢复自主心律,均无使用心脏起搏器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临时起搏器的患儿经过医护的协作治疗及护理,可顺利缓解心律失常给患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对8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两例患儿出现了出现了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先心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细心的观察和护理能及早发现一些术后并发症,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内容及方法。方法整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的2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介入术后的护理资料,总结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 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介入手术治疗后,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特点及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合理、周密、严谨的术后护理方案,能有效的保证介入术的成功,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年龄、低体重患儿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由于年龄小、体重轻、自身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术后病情变化快,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00例1岁以内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监测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很高,患者绝大多数是新生儿及正发育成长中的婴幼儿与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在我国非常普遍,家长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子女,会不顾一切,尽其所能的给孩子治疗,接受手术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患者把安全感和早日康复视为求医的最终目的,因此,手术后患儿的安全更为重要,若护理不当或者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均可危及患儿生命。下面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和方法,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保证。方法对6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进行的心脏矫治术所涉及相关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统计术后恢复状况。结果在采用本研究涉及相关护理方法的600例相关病例中,仅有8例死亡,死亡率0.13%。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呼吸道管理及各种导管的护理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马红  李晓静 《海峡药学》2010,22(12):207-209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多巴胺的监护要点,以便提高患儿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2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多巴胺注射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巴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中的主要监护要点如下:保持输液通道畅通,多巴胺应深静脉通路泵入,停药时应逐渐减量,更换多巴胺速度要快,防止微泵失灵,防深静脉脱管等.结论通过强化监护要点,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被称为新生儿的头号"杀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不经治疗,一半患儿会在1岁内死亡,到2岁时2/3的患者会死亡,且心脏畸形越复杂、病情越重,死亡越早。随着心血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全面的病情观察,采取辅助呼吸机治疗,及时、有效的采取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双肺通气功能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的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痛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复温中,未榆注小剂量多巴胺15例(N组),使用小剂量多巴胺45例(D组),比较2组临床预后结果。结果2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带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等预后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术后出现心律失常2例,术后肺炎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约8.9%。N组仅1例出现肺炎,意外事件发生率约6.7%。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复温开始预防性输注小剂量多巴胺不应作为常规用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尤其是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