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眼库技术的发展及角膜自身的免疫特点,角膜移植手术已成为目前最常见、成功率最高的移植手术,但免疫排斥反应尤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采用皮质类固醇、环孢菌素A等免疫抑制剂,可以防治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FK506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  相似文献   

2.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一直是影响角膜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目前许多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已逐步应用到临床,这对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回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分析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总结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中药,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仍然是克服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第二代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CsA)和FK - 5 0 6主要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 (IL - 2 )的效应环节 ,因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在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应用CsA和FK - 5 0 6能有效抑制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 ,并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中寻求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移植肝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间关系及其细胞定位。方法 :应用近交系 BN至 Lew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同基因 ( Lew- Lew)肝移植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的表达。同时观察 i NOS抑制剂氨基胍和免疫抑制剂 FK5 0 6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急性排斥组 i NOS表达强阳性 ,与氨基胍组、FK5 0 6组及同基因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i N-OS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有明显关系。氨基胍、FK5 0 6可以抑制 i NOS的表达。抑制 i NOS的表达可明显减轻移植肝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免疫药理特性较好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1],给药途径有局部滴药、结膜下注射和全身用药等.据文献统计,常规的给药剂量治疗成功率不甚理想[2,3 ].大剂量皮质激素疗法在眼科重症炎症及视神经损伤中有所应用[4,5].  相似文献   

6.
他克莫司(FK506)是大环内酯类新型免疫抑制剂,目前已成为肝移植后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一线用药.由于FK506治疗窗窄、不良反应大,且易受到联合用药的影响[1],因此需常规监测FK506的血药浓度,以实现个体化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2004-2009年在我院行肝移植的20例患者的FK506血药浓度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左六一  何芳  周远大  王茜 《重庆医学》2000,29(4):F003-F003,309
环孢菌素A(CsA) ,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免疫抑制剂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肝、肾、骨髓等器官移植后免疫反应的抑制和其他疾病治疗[1,2 ] 。近年来 ,CsA在眼科手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5] 。CsA滴眼液可抑制因角膜移植而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眼局部用药可在角膜中保持较高浓度 ,同时血药浓度很低[6] ,从而在提高疗效的情况下降低了毒副作用。本院自 1999年开始 ,用蓖麻油制备CsA滴眼液 ,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前后期治疗 6 0余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且给药方法易于患者接受 ,避免了全身用药的高额费用。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8.
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  苏泽轩  丁泓文 《广东医学》2005,26(2):182-183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 (FK5 0 6 )替换环孢素A(CsA)治疗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肾移植患者应用CsA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给予甲泼尼龙 (MP)冲击治疗和单克隆抗体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治疗无效后改用FK5 0 6治疗 ,根据血中浓度调整FK5 0 6用量 ,FK5 0 6浓度维持在 8~ 12 μg/L左右 ,免疫及生化指标逐渐好转为治疗有效。结果  18例患者改用FK5 0 6后 16例在 9~ 18d急性排斥得到逆转 ,肾功能恢复正常 ,2例治疗无效。随访 6 0~ 35 0d ,16例患者肾功能保持持续稳定 ,3例出现高血糖。结论 FK5 0 6替换CsA治疗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郝念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9):1074-1077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K506和环孢霉素A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将30只有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5周。术后持续观察11周,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角膜新生血管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在抑制新生血管指数方面低于环孢霉素A组(P〈0.05),而两组在上皮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排斥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0.5%FK506和1%的环孢霉素A滴眼液均可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方面,FK506的作用强于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11.
角膜无血管和淋巴管,处于相对的"免疫赦免"状态,但仍可因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植片在移植后1周左右被排斥.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是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参与的、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主要就近年来各类免疫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移植肠白细胞介素 2的表达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以及普乐可复 (FK 5 0 6 )对其影响。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SD和Wister建立同种异基因小肠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同基因移植组 ,异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加FK5 0 6治疗组 ,术后第 3、5、7天取各组动物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术后IL 2在移植小肠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检查显示异基因移植组大鼠在术后第 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 ,同基因移植组、异基因加FK5 0 6治疗组无明显排斥征象。异基因移植组IL 2表达在术后均显著高于其他 3组 ,FK5 0 6治疗组IL 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L 2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植肠黏膜内IL 2表达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有参考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永强  陆晓和 《广东医学》2006,27(9):1413-1415
角膜移植是组织或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手术,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仍是引起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尤其高危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随着近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基因治疗技术将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转入角膜防治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成为很有希望的新手段。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基因治疗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主要策略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角膜移植是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最有效手段。角膜由于缺乏血管和淋巴管 ,因此具有相对的免疫赦免性 ,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较其他器官移植高。 2 0世纪 50年代初 ,Maumernee等通过实验证实供体角膜移植后会发生排斥反应[1 ] 。目前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仍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做好观察与护理 ,对于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或减轻其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现将我科于 1 999年 8月 - 2 0 0 0年 1 2月施行的 1 0 7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病人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病…  相似文献   

15.
他克莫司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患者因为急性排斥肝功能异常和牙龈增生而他克莫司(FK506)替换CsA的治疗效果。方法 肾移植术后21例患者,急性排斥3例,肝功能异常16例,牙龈增生2例。替换方法:停用CsA,同时应用FK506,其余免疫抑制剂不变。结果 应用FK506替换CsA后,3例急性排斥被逆转,肾功能恢复正常。16例肝功能异常中9例肝功能恢复正常,6例好转,只有1例无变化,2例牙龈增生均好转。有3例患者出现继发性糖尿病。结论 KF506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可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但是FK506可能导致部分出现继发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寻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疲排斥反应的31例,从角膜盲原因、植床新生血管程度、合并症、移植片直径、联合手术等5大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管化角膜、大植片移植、植床术前的活动性炎症、偏中心移植、多次移植、联合手术等应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疲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而移植片上皮反复脱落、眼压高、旧病复发、术眼再次手术、缝线松解与拆线等可能是诱导排斥反应发生的促发因素。结论 尽量减轻角膜血管化,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强调病人的及时复诊和治疗,术后坚持局部使用免疲抑制剂半年,排斥发生时及时足量地全身及局部使用激素和免疲抑制剂,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免疲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王耀辉  杨成明 《医学综述》2003,9(11):655-657
目前发现 ,FK5 0 6 结合蛋白 (FK5 0 6bindingproteins,FKBPs)家族是一族细胞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不仅存在于淋巴组织中 ,而且存在于非淋巴组织中 ,如心脏、神经组织、骨骼肌、新生内膜、表皮、胸腺等。它们作为免疫抑制剂FK 5 0 6的受体 ,又可结合阿诺碱受体 (ryanodinerece  相似文献   

18.
期刊文摘     
心脏移植受者 FK5 0 6治疗窗的临床初探[文爱东 ,蔡振杰 ,李 彤 ,刘维永 ,赵 磊 ,王晓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 0 0 2 ;18(4) :2 2 3- 2 2 5 ]  目的 寻求适合中国人心脏移植受者 FK5 0 6理想治疗窗谷浓度范围 .方法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MEIA)测定 6例心脏移植受者口服 FK5 0 6后全血谷浓度 ,以 FK5 0 6谷浓度结合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总结 FK5 0 6在心脏移植术后的治疗窗 .结果 术后 1a患者的 FK5 0 6谷浓度控制在 5~ 2 5 mg·L- 1 ,未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和肾毒性 ,但术后早期曾出现头痛和震颤等不良反…  相似文献   

19.
190 6年 ,奥地利眼科医生EdwardZirm成功地施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开创了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的先河[1] 。随着手术技巧 ,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 ,角膜移植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所有组织器官移植中 ,角膜移植是成功率最高的手术。尽管这样 ,免疫排斥反应仍是导致失败的最常见问题 ,而人白细胞抗原 (HumanLeucocyteAntigen ,HLA)是引起移植物免疫排斥的主要抗原刺激物[2 ] 。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和研究综述如下 :1 HLA抗原的概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在…  相似文献   

20.
西罗莫司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一种免疫抑制剂,结构与他克莫司(FK506)相似,但其作用机制却与神经钙蛋白阻滞剂类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CsA)和FK506等完全不同。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在抗移植排斥反应、抗肿瘤、预防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等方面均有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西罗莫司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