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155靶向调节PIK3R1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55 agomir组、miR-155 antagomir组、miR-155阴性对照组,诱导RA模型,分组处理后,观察关节症状,检测关节炎指数及后足趾容积;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形态;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关节组织炎性因子IL-6、IL-17及IL-18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关节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qRT-PCR实验检测大鼠关节组织miR-155及PIK3R1 mRNA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55对PIK3R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关节炎指数、后足趾容积、关节组织炎性因子IL-6、IL-17及IL-18水平、关节组织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水平、关节组织miR-155水平明显升高(P<0.05),PIK3R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miR-155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55 antagomir组大鼠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miR-155 agomir组与miR-155 antagomir组趋势相反(P<0.05)。结论 miR-155可靶向下调PIK3R1的表达,激活PI3K/Akt/mTOR信号,加重RA大鼠关节炎症损伤,下调miR-155表达,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激活及炎症反应发生发展,改善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肥胖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 方法:选取45例肥胖乳腺癌患者(肥胖组)与37例正常体质量乳腺癌患者(对照组)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分别用RT-PCR法检测两组乳腺癌组织中PI3K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 结果:RT-PCR结果显示,肥胖组乳腺癌组织中PI3K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肥胖组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PI3K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种组织中均呈正相关(r=0.76,r=0.81,均P<0.05)。 结论:肥胖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故推测这可能是导致肥胖者乳腺癌风险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microRNA-124(miR-124)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并且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下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探讨miR-124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系MGC803、AGS、MNK-45、SGC-7901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24的表达。用miR-124模拟物(miR-124模拟物组)及miR-124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至MGC803细胞后,用CCK-8法及细胞克隆实验检测MGC803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PI3K和p-Akt蛋白水平,qRT-PCR检测PI3K和Akt mRNA 表达。结果: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miR-124在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4模拟物组转染后的OD450值与细胞克隆形成数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PI3K、Akt、p-PI3K和p-Ak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PI3K和Akt基因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miR-124表达的下调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和微小RNA17-92 (miR-17-92)家族成员在结肠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方法 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MicroRNA芯片筛查表达异常的促癌microRNA,从中选取miR-17-92家族成员miR-17、miR-19a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在LoVo-PRL-3细胞中对STAT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进行RNA干扰,检测miR-17、miR-19a的表达,在稳转细胞株中转染miR-17、miR-19a或对其进行敲除,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answell试验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在13例患者结肠癌原发灶、转移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行免疫组织化学及qRT-PCR检测PRL-3、pSTAT3和miR-17、miR-19a的表达.结果 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中miR-17、miR-19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干扰STAT3可以抑制miR-17、miR-19a的表达.在LoVo-VC细胞中过表达miR-17、miR-19a促进了细胞的增殖(P<0.05及P<0.01)和侵袭(P<0.01),而在LoVo-PRL-3细胞中敲除miR-17、miR-19a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PRL-3、pSTAT3和miR-17、miR-19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RL-3通过上调miR-17、miR-19a的表达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 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雪旺细胞,S-100免疫荧光鉴定;Western blot检测PI3K下游因子Akt磷酸化激活形式(p-Akt)的表达,并通过PI3K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阻断该通路后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毗咯喹啉醌可使雪旺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加入吡咯喹啉醌后30 min即可检测到p-Akt的表达,4 h达高峰,12 h基本无表达;吡咯喹啉醌在1~100 nmol/L范围内可使p-Akt表达增加;加入wortmannin阻断PI3K后p-Akt上调表达消失(P<0.05).结论 吡咯喹啉醌可使雪旺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PI3K/Akt信号通路在吡咯喹啉醌促雪旺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髓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吗啡耐受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 10周龄,体重300 ~ 350 g,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吗啡耐受组(M组)鞘内注射吗啡10 μg;地塞米松组(GR激动剂,DEX组)鞘内注射地塞米松4μg,30 min后注射吗啡10 μg; RU38486组(GR阻断剂,R组)鞘内注射RU38486 2 μg,30 min后注射吗啡10 μg.注射药物容量均为10μl,2次/d,连续7d.于每天第1次鞘内给药前和鞘内给药结束后1d测定甩尾潜伏期,计算最大抗伤害效应百分比( MPAE),最后一次甩尾潜伏期测定结束后,取脊髓背角组织,测定PI3K、Caspase-3的表达水平和Akt活性.结果 M组、DEX组和R组发生了吗啡耐受,C组未发生吗啡耐受.与C组比较,M组脊髓背角Akt活性降低,PI3K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P<0.01);与M组比较,DEX组MPAE和Akt活性降低,PI3K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R组MPAE和Akt活性升高,PI3K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GR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吗啡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I3K/Akt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α7亚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90~ 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5):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IPOC组)和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组(PNU组).4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时进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C组进行缺血预处理,缺血5min再灌注5min,共3个循环,IPOC组再灌注前进行缺血后处理,再灌注10 s缺血10s,共3个循环.PNU组再灌注前即刻腹腔注射特异性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 2.4 mg/kg.再灌注60 min时取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Akt mRNA、STAT3 mRNA、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STAT3( p-STAT3)的表达水平.再灌注180 min时取10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I/R组比较,IPC组心肌组织STAT3 mRNA和p-Akt表达上调,IPOC组心肌组织p-Akt和p-STAT3表达上调,PNU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IPOC组和PNU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结论 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PI3K/Akt和JAK/STAT两条信号转导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877-3p靶向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并调节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乳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愈合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评估miR-877-3p和HER-2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CCK-8、Transwell和愈合实验分析miR-877-3p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愈合功能,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877-3p和HER-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实验评估miR-877-3p靶向HER-2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877-3p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中HER-2呈负相关;miR-877-3p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愈合功能;HER-2是miR-877-3p的直接靶标;miR-877-3p靶向HER-2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 miR-877-3p靶向HER-2/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乳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大数据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发现,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与患者血清中miR-27b-3p表达显著上调。然而,miR-27b-3p在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miR-27b-3p在VSMC中的功能,及其对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VSMC转染miR-27b-3p抑制物后,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将单核巨噬细胞THP-1转染miR-27b-3p抑制物后,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基质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以及相关功能实验验证miR-27b-3p和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7b-3p敲低后,VSMC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5)。miR-27b-3p敲低后,THP-1中促炎症因子(TNF-α、IL-12)表达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抑炎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7b-3p的靶基因为PTEN。miR-27b-3p过表达的VSMC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而PTEN过表达的VSMC增殖活力明显增强、凋亡比例明显减少(P<0.05)。PTEN过表达THP-1的TNF-α、IL-12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IL-4、IL-10浓度与TIMP-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均P<0.05)。miR-27b-3p和PTEN同时过表达后,VSMC与THP-1以上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27b-3p可通过靶向PTEN参与调节VSMC增殖和凋亡,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miR-27b-3p/TPEN分子轴可能在AAA发生和进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检测的意义。 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74例乳腺癌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者[(9.15± 2.24)% vs.(2.29±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以及HER-2、pS2、nm23的表达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表达无关(均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pTNM分期、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r=0.333,r=0.919,r=0.604,均P<0.05)而与pS2、nm23表达呈负相关(r=-0.229,r=-0.401,均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升高,并与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对其检测可能有助于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克罗恩病(C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CD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结肠大体和组织学病理。RT-PCR检测结肠组织TGF-β1,Smad3,Smad4和Smad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两个治疗组大鼠的疾病症状及体质量变化幅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肠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和强的松治疗组结肠组织Smad3与Smad4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TGF-β1和p-Smad2/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以上变化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均较强的松治疗组明显。结论:雷公藤多甙对善CD有治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表达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10~14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抗IL-6单克隆抗体组(IL-6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IL-6组于术前1h时腹腔注射抗IL-6单克隆抗体0.5 mg/kg,S组和CLP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后6、12、24、48、72 h时分别处死大鼠6只,取肺组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组织HMGB1含量和HMGB1 mRNA表达;采用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技术检测肺组织STAT3 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CLP组和IL-6组肺组织HMGB1含量和HMGB1 mRNA表达、STAT3DNA结合活性升高(P<0.05);与CLP组比较,IL-6组肺组织HMGB1含量和HMGB1 mRNA表达、STAT3 DNA结合活性降低(P<0.05).结论 IL-6/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3KCA与Akt1表达与胆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胆管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I3KCA、Akt1在人胆管腺癌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q RT)-PCR法检测新鲜人胆管腺癌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PI3KCA、Akt1在蛋白及m RNA水平表达。结果PI3KCA和Akt1表达于胆管腺癌细胞质,在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PI3KCA、Akt1无表达或轻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9,P0.05;x2=1.353,P0.05);PI3KCA高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正相关性(x2=3.526,P0.05;x2=5.295,P0.05;x2=8.174,P0.05);Akt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正相关性(x2=7.102,P0.05;x2=3.142,P0.05;x2=5.491,P0.05);Spearman rank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3KCA、Akt1呈统计学正相关性(r=0.376,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PI3KCA、Akt1蛋白表达在胆管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t=2.142,P0.05;t=3.549,P0.05);PI3KCA、Akt1在胆管腺癌组织中m RNA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t=3.276,P0.05;t=4.901,P0.05)。结论 PI3KCA及Akt1在人胆管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提示胆管癌预后不良,PI3KCA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胆管癌的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脊髓损伤和微小RNA-148a-3p(miR-148a-3p)/Kruppel样因子4(KLF4)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SPF级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7~9周龄,体重215~255 g。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脊髓损伤组(SCI组)、艾司氯胺酮50 mg/kg组(E组)和艾司氯胺酮50 mg/kg+miR-148a-3p抑制剂5 mg/kg组(EI组),每组12只。S组予去除椎板处理,SCI组仅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E组和EI组分别于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50 mg/kg和艾司氯胺酮50 mg/kg+miR-148a-3p抑制剂5 mg/kg,连续注射7 d。于建模后1、4、7、10 d采用斜板实验计算最大倾斜角度、行为学实验计算运动功能BBB评分评估大鼠脊髓神经功能。建模后10 d BBB评分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脊髓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qPCR法检测脊髓miR-148a-3p、KLF4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KLF4蛋白含量,HE染色法观察损伤处脊髓病理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SCI组、E组和EI组建模后1、4、7、10 d最大倾斜角度明显减小、BBB评分明显降低,脊髓IL-1β和MDA浓度、miR-148a-3p和KLF4 mRNA表达量、GFAP和KLF4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脊髓SOD浓度、NeuN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CI组比较,E组和EI组建模后4、7、10 d最大倾斜角度明显增大、BBB评分明显升高,脊髓IL-1β和MDA浓度、GFAP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脊髓SOD浓度、miR-148a-3p和KLF4 mRNA表达量、NeuN和KLF4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E组比较,EI组建模后4、7、10 d最大倾斜角度明显减小、BBB评分明显降低,脊髓IL-1β和MDA浓度、GFAP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脊髓SOD浓度、miR-148a-3p和KLF4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组脊髓结构完整,细胞间排列紧密;SCI组脊髓结构被破坏,产生多个空洞;E组脊髓结构逐渐恢复,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空洞数量明显减少;EI组脊髓结构恢复较慢,细胞排列较为松散,仍有少量空洞。
结论 艾司氯胺酮通过调控miR-148a-3p/KLF4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升高脊髓miR-148a-3p、KLF4 mRNA表达量和NeuN和KLF4蛋白含量,改善大鼠行为学和脊髓神经功能,保护神经组织和脊髓结构,减缓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肿瘤、炎症等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研究发现,在许多肿瘤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和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前列腺癌中,这种途径的激活似乎是许多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特征。该途径的生物标志物将其与疾病进展风险相关联。本文回顾了PI3K/Akt途径的共同靶向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性,以期通过更好地了解前列腺癌中PI3K/Akt途径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生物标志物和联合治疗来优化该靶向途径,从而改善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NF-κB的活化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5(CCR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以及PTEN/PI3K通路相关蛋白均在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因此,本研究探讨以上分子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用Western blot、CCK-8实验、Transwell法检测结直肠癌HT29和SW480细胞经Maraviroc(CCR5抑制剂)、MG132(TRAF6抑制剂)和NF-BAY(NF-κB抑制剂)处理后,各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两种结直肠癌细胞中,抑制CCR5蛋白后,PI3K的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均P<0.05),TRAF6和NF-κB表达无明显变化(均P>0.05);抑制TRAF6蛋白后,PI3K和CCR5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均P<0.05),NF-κB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均P>0.05);抑制NF-κB表达后,CCR5、TRAF6和PI3K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均P<0.05)。三种抑制剂均可明显降低两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细胞中存在NF-κB异常活化,后者可能通过上调TRAF6与CCR5的表达,抑制抑癌分子PTEN的活性,从而导致促癌分子PI3K及其通路的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RNA(miR)-23a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对颈椎后纵韧带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间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OPLL组)、50例颈椎外伤非OPLL患者(对照A组)和50例颈椎病非OPLL患者(对照B组)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培养后纵韧带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组细胞miR-23a、Cx4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ingt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取OPLL组对数期后纵韧带细胞,分别转染miR-23a agomir质粒(miR-23a过表达组)、miR-23a antagomir质粒(miR-23a低表达组)、agomir NC质粒(转染对照组),未经处理的后纵韧带细胞为空白组。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3a与Cx43的靶向关系;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矿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g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A、B组比较,OPLL组miR-23a表达降低,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组、转染对照组比较,miR-23a过表达组miR-23a表达量升高、Cx43 mRNA表达量降低,miR-23a低表达组miR-23a表达量降低、Cx43 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23a可有效抑制野生型质粒荧光素酶活性;与空白组、转染对照组比较,miR-23a过表达组矿化面积百分比、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p-ERK1/2/ERK1/2蛋白表达降低,miR-23a低表达组矿化面积百分比、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p-ERK1/2/ERK1/2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OPLL病理条件下,颈椎后纵韧带细胞中miR-23a异常低表达,通过靶向上调Cx43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PANC-1浸润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IL-4体外诱导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癌PANC-1细胞PI3K、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与划痕实验观察细胞浸润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体外模拟胰腺癌微环境,将胰腺癌PANC-1细胞与不同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共培养,证明M2可显著上调胰腺癌PANC-1细胞PI3K、Akt的mRNA和蛋白水平,共培养20 h后可明显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的浸润与迁移能力。 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浸润与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薯蓣皂甙元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CoN,对数期生长的SW480细胞分组进行转染和慢病毒感染;RT-PCR检测SW480细胞中miR-145-5p表达、KLF5和HIF-1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KLF5和HIF-1α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45-5p对KLF5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癌细胞组中KLF5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miR-145-5p 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中KLF5、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薯蓣皂甙元(10、20、40、80、160 μmol/L)可抑制SW480细胞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SW480细胞中KLF5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克隆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下调(P0.05),上调KLF5可逆转薯蓣皂甙元对SW480细胞的作用,上调HIF-1α的表达(P0.05);miR-145-5p靶向调控KLF5;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miR-145-5p 表达显著上调(P0.05),KLF5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薯蓣皂甙元组相比,薯蓣皂甙元组+miR-145-5p抑制物组miR-145-5p 表达显著下调(P0.05),KLF5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薯蓣皂甙元通过miR-145-5p/KLF5/HIF-1α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研究表明多种microRNA(miRNA)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本研究从已报道的肝癌差异表达miRNA中进一步筛选关键miRNA,并验证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已发表的研究中筛选出肝癌组织及肝癌患者血清/血浆中与正常肝组织及正常血清/血浆中共同的差异表达miRNA;用qRT-PCR在正常肝细胞与肝癌细胞中对筛选出的目标miRNA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用过表达和抑制的方法观察目标miRNA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与增殖能力(MTT实验)的影响,以及在30例临床标本中检测目标miRNA的表达并通过KM plotter网站分析其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通过miRDB和GEPIA数据库预测和分析目标miRNA的靶基因,并用逆转实验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果 在肝癌组织(vs.正常肝组织)及肝癌患者血清/血浆(vs.正常人血清/血浆)中共同高表达的miRNA有4个(miR-18a-3p、miR-221-3p、miR-222-3p、miR-224-3p),共同低表达的miRNA有2个(miR-26a-3p、miR-125b-3p)。qRT-PCR实验证实,与正常肝细胞比较,miR-18a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miR-26a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均P<0.05)。过表达/抑制miR-18a-3p表达能促进/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及生长能力(均P<0.05),而过表达/抑制miR-26a-3p对肝癌细胞的侵袭及生长能力影响无不法确定。分析结果显示,ADCY1是miR-18a-3p的靶基因,过表达ADCY1能部分逆转miR-18a-3p对肝癌细胞的上述作用,同时,表达上调的miR-18a-3p能通过结合到ADCY1 mRNA 3''UTR抑制ADCY1的表达。结论 miR-18a-3p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其在肝癌中表达上调,并能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ADCY1的表达增强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