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6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的27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33岁。结果:病变多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早期8例,表现为黏膜增粗紊乱,肠腔内多个弥漫性、连续性和均匀一致的钡点。中期6例,肠腔内多发斑片状龛影,肠壁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可见"揿扣"样龛影及"双边征"。晚期13例,表现为肠管变形,多发炎性息肉形成。结论: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探讨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病变的分布等方面,对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总结。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不同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X线表现特征。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是目前X线检查方法之一,安全性好,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为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溃疡性炎症,有人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故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多在20-30岁。男女发病相等。本文总结我院一九八四年六月至一九九四年六月全部采用结肠钡气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资料完整的溃疡性结肠炎9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气钡双对比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以上患者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溃疡性结肠炎在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溃疡性结肠炎侵犯黏膜下层最多,占66.67%。其病变侵犯的程度不同,X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能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对其病情判断的检查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的消化系统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表现,总结其一般特征,以不断提高对白塞氏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6年病理证实的5例胃肠型塞氏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消化系统造影表现。结果:白塞氏病均以溃疡为主要X线表现,其中食管溃疡1例,小肠溃疡1例,结肠溃疡3例。受累系统或器官均在2个以上。累及生殖器4例,累及关节1例。龛影为类圆形、椭圆形、纵形和不规则形,其中类圆形或椭圆形5个;纵形1个;不规则形2个。龛影境界清楚,其中3个龛影周围可见透明晕,2个周围见大范围的充盈缺损,1个周围见典型黏膜纠集。食管及小肠病变较局限,结肠病变范围较广,本组1例患者病变累及范围达20cm以上,与结肠恶性肿瘤表现相似。结论:低张气钡双重消化道造影是诊断胃肠型白塞氏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X线表现。方法 对6例(男4例,女2例)uC患均行结肠灌肠双对比造影。结果 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向上连续性发展;肠壁多发小而浅的翕影,典型为“靶征”、“针棘征”和“揿扣征”;多发假息肉形成;肠管狭窄、缩短。结论 根据发病部位、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象,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笔者用加减桃花汤内服加复方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5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电子结肠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50例,病变累及范围:直肠区乙状结肠26例,直肠区左半结肠15例,直肠区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9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0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年。1.2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议制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待续性或反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双对比造影(DCBE)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由DCBE检查发现经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正面的“靶样征”;急性期:出现“锯齿征”、“钮扣征”和“鹅卵石征”;慢性期:局部肠腔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DCBE是目前最佳的X线检查方法,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像,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安全性好,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最常见的大肠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属多因性或不明原因的炎性肠病。由于CT对胃肠道病变诊断的局限性,至今X线造影检查仍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在传统的单对比钡灌肠检查中,溃疡性结肠炎最早的改变表现在排钡后的粘膜相上,出现异常的粘膜皱壁,即粘膜皱壁变得粗大、紊乱及模糊不清,充盈相时结肠边缘毛糙,呈针夹状或锯齿状,但这种改变常无确切的标准,且易与正常结肠或功能性改变所产生的表现相混淆。随着结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对渍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根据我院内窥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4例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X线造影对其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早期双对比造影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 《海南医学》1998,(1):29-29,15
作者报告用双对比造影早期诊断食管癌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环征、半环征或半盘状隆起主要是食管癌早期隆起型的表现。给节、泡沫状影是早期平坦型的表现,斑状龛影或管壁局限增厚凹陷为早期凹陷型的表现。双对比造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反复发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黏膜糜烂、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也可累及全部结肠,主要症状有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等,我院2005年至2007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附39例报告)南京林业大学医院郭秀英,高桂晴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的病因复杂,但目前趋向于自身免疫反应学说.病变主要以结肠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为主,多累及远消结肠,也可以扩展到全结肠.目...  相似文献   

14.
对100例结肠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进行总结,认为低张药物的注射时机应以检查前10分钟为宜;注钡量应以钡头到达结肠脾曲为适度,总量约在250ml~350ml之间;注气量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不应以结肠的扩张程度为准。本文还介绍了结肠癌、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在双对比造影下的主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机及激光照像机进行结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例病人进行了普通X线结肠双对比和应用数字化X线机图像后处理结肠双对比造影,对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X线机结肠造影15例照片质量欠佳,而所有数字化成像激光打印图像清晰、对比度佳,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并可动态观察结肠功能。结论:数字化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激光打印机图像技术明显优于普通成像双对比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肠钡气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能够显示结肠细微结构,对其细小病变的早期发现,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这在放射界已成共识。目前,结肠造影检查操作方法尚不统一,观点也不一致,我们在借鉴数家三级医院的造影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摸索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造影方法,减少了结肠疾病的漏误诊。现就我院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800例结肠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的经验及灌肠造影技术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1检查前准备1.1禁忌证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疑有结肠坏死、穿孔以及肛裂疼痛患者。1周内做过结肠镜检查取过活检者。1.2造影前准备造影前常规胸腹…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的临床进展王国柱溃疡性结肠炎或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影响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结肠远端,但也可向近端扩展,甚至遍及整个结肠(偶有累及小肠者,多为回肠末端,短于12cm)〔1〕。其病...  相似文献   

18.
笔者报告用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环征、半环征或半盘状隆起主要是食管癌早期隆起型的表现。结节、泡沫状影是早期平坦型的表现,斑状龛影或管壁局限增厚凹陷为早期凹陷型的表现。双对比造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国安 《疑难病杂志》2010,9(2):122-123
目的总结常见肠道疾病的内镜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常见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45例,克罗恩病(CD)28例,肠结核25例,缺血性肠病14例对其内镜下病变分布特征及主要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UC多为弥漫性或连续性分布的不规则浅溃疡,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CD以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为主,呈节段性分布为主;肠结核病变局限,多累及回盲部,特征性镜下表现为环形溃疡;缺血性肠病以累及左半结肠为最多,病变与正常肠段界限明显。结论内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大大提高了对肠道病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大肠疾病,病变可以累及整个结肠(全结肠炎),或又累及直肠(溃疡性直肠炎),或两者兼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有激素、磺胺类和免疫抑制等。本文综述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