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润梅 《首都医药》2009,16(20):24-25
剖宫产史为发生粘连性胎盘及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原因。植入性胎盘产前多无症状,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影像学的表现可能有助于诊断。植入性胎盘的治疗应根据植入的程度、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及病情而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术可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并发症,迄今仍是治疗植入性胎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罕见但较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而且在胎儿娩出前很难确诊。如处理不当,由于大量产后出血,可威胁产妇生命,而为了控制致命的大出血,常常采取急诊子宫切除术,因此使产妇丧失了进一步的生育能力。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3年~2001年1月的植入性胎盘病例,结合文献着重讨论了植入性胎盘的药物保守治疗。期间共有植入性胎盘6例,年龄24~43岁。孕22周1例,孕30周以后5例。人工流产史5例,其中1例还有一次葡萄胎刮宫2次,以后发生绒癌化疗三疗程;一次剖宫产史1例;纵隔子宫1例,合并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5例。分娱经过及结局:3例剖宫产,1例剖宫取胎,2例顺产。除1例死胎及1例剖宫取胎外,其余4例新生儿健存。产后出血量460~5000ml。全子宫切除3例,次全子宫切除2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无产妇死亡。根据病例分析及文献阅读,体会如下:①子宫内膜缺如、受损及发育不全均可导致植入性胎盘的发生。中外文献报道植入性胎盘的发生与人工流产、宫腔粘连分解及剖宫产相关,有文献报道有剖宫产史前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有较大的植入性胎盘的危险,且随剖宫产次数增加危险性增加。由此可见减少宫腔操作,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预防植入性胎盘发生有重要意义。②在处理第三产程发现可疑植入性胎盘时,切忌牵拉脐带或强行剥离胎盘,以免引起子宫内翻或造成灾难性的大出血。③确诊植入性胎盘者,如无阴道出血或出血少,生命体征稳定可以保守治疗,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但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积极预防宫腔感染.随访尿HCG及B超宫腔内情况,配血备用.一旦出现大出血或继发感染随时行子宫切除术。家属谈话详细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理解。④植入性胎盘并发大出血,应用宫缩剂无效时,应当机立断行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以免引起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醇治疗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米非司酮50mg,米索前列醇200μg,早晚空腹服用,连服7d,常规给予缩宫素20单位静滴,每天1次,连用5d,每日加服生化汤;对照组25例,不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其余处理相同,观察两组产后12、24、72h阴道出血量和1周后阴道出血情况及胎盘娩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12、24h阴道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72h阴道出血量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醇治疗植入性胎盘及胎盘粘连具有安全、简便、止血效果好。不易形成胎盘残留的优点。减少了晚期产后出血,避免了子宫切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病因、类型、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德庆县人民医院5年来确诊为胎盘植入的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为侵入性胎盘,5例为植入性胎盘,1例为穿透性胎盘;9例阴道出血〉500ml。6例行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结论植入性胎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前置胎盘,临床诊断是其最主要的诊断方法。胎盘植入易发生产后出血,其处理应根据病变特点,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测对植入性胎盘诊断的意义探讨(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对植入性胎盘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植入性胎盘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测的情况。结果 超声可显示植入性胎盘的形态学特点和类型,本组资料中Ⅰ型(粘连性)5例,Ⅱ型(植入性)5例,Ⅲ型(穿透性)4例。结论 超声检测对植入性胎盘诊断的准确性高,简便易行,对临床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8例植入性胎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8例植入性胎盘分析,探讨本院植入性胎盘发生率及中西药联合治疗,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性胎盘18例临床资料。结果1/2931(41/10万)。11例剖宫产,其中6例作子宫切除术,阴道分娩6例,1例为中孕引产,保守治疗12例,5例在胎盘植入处作局部挖除缝合,7例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并以β-HCC和B超监测治疗效果,约产后2个月左右残留胎盘完全排出宫腔。18例病理诊断均为植入性胎盘。结论重视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植入性胎盘,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对排队残留胎盘保守子宫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晓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42-3243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植人性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成功11例,保守性手术加药物治疗9例,3例转上级医院血管介入治疗成功;1例子宫全切,4例次全切术;前置胎盘11例,其中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所有病例均痊愈。结论植入性胎盘多由于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所致,重视植入性胎盘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有生育要求者尽量保守,有条件医院采取血管介入治疗,对出血危及生命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常情况下,胎盘绒毛只侵入子宫蜕膜而不接触子宫肌层,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我院1998年~2002年间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5例,5例均为自然分娩,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自然娩出而行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部分性植入性胎盘。  相似文献   

9.
陈忠平 《云南医药》2007,28(4):371-372
本文就近6年来收治的植入性胎盘24例进行回顾分析。主要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相关发病因素、治疗、结局及预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镇平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2例植入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患者外,所有病例均有宫腔操作史,有人工流产史3例,有引产史4例,前置胎盘6例;行剖宫产5例,其中3例行子宫切除术,2例行植入病灶楔形切除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无产妇死亡。结论对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及前置胎盘病例,应警惕植入性胎盘的可能。植入性胎盘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根据胎盘植入后病变特点,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萍玲  蒋小亚 《贵州医药》2001,25(9):823-823
植入性胎盘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胎盘绒毛直接植入子宫肌层,致使胎儿娩出后,胎盘不能完全剥离,常常导致产后流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并增加了产科子宫切除的机会。本文就我院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3年间的16例植入性胎盘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3年间住院的孕产妇发生植入性胎盘者,共16例,同期我院分娩总数8250例,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为0.19%。年龄、孕产史、发生孕周 16例植入性胎盘的孕产妇年龄在24~38岁之间,平均29.3岁。在所有的16例病例中,无1例为初次妊娠,最高孕…  相似文献   

12.
<正>植入性胎盘是指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根据植入面积的大小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1]。是产科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甚至子宫破裂。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现对我院10例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相关因素,预防、治疗及结局。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围生期分娩13 342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0  相似文献   

13.
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绒毛插入子宫肌层,胎盘与子宫无自然分界。是产科较少见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发生产后大出血和子宫穿孔,危及产妇生命。中央性前置胎盘是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原因之一,植入性胎盘多见于高龄产妇,占正常产妇死亡率10%。我院1999~2007年收治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合并胎盘植入,占37.5%,均经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至2008年收治的18例植入性胎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具有宫腔操作史。2例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患者行子宫切除,约占11%。16例植入病灶切除后缝合止血,保守治疗成功。结论重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大多数胎盘植入的患者可行植入病灶切除术,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产前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20例植人性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2岁,有多孕多产史,合并前置胎盘9例,其中2例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0例血清甲胎蛋白(AFP)260~340μg/L;9例行子宫次全切手术;4例行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术;3例行局部挖除、局部可吸线缝扎;4例药物保守治疗成功。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重视植入性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前AFP检测可作为筛检手段,制定正确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植入性胎盘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替代甲氨蝶岭的总体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行性,为后期植入性胎盘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治疗的56例植入性胎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和对照组(甲氨蝶岭),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情况,两组植入性胎盘治疗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对比分析的可行性意义(P>0.05)。结果从两组植入性胎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来看,其总体临床效果以及临床观察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岭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明显的可行性,与甲氨蝶岭起到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可以进行替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植入性胎盘病例资料。结果23例有宫腔操作史,其中人工流产史15例,药物流产史3例,剖宫产史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引产史2例,26例产前均未明确诊断。结论胎盘植入多由官腔操作史,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缺如有关。产前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性胎盘12例患者资料。结果:子宫切除2例,保守治疗成功10例。结论:植入性胎盘是妊娠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有剖宫产史、刮宫史、高产次、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及时行B超检查,提高产前诊断率,对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盘植入面积小、出血不多者可保守治疗,胎盘植入面积广、伴大出血者,尽早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MTX)治疗植入性胎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植入性胎盘的产妇采用MTX治疗,同时配伍米非司酮口服,观察阴道流血、子宫复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1周血良HCG降至正常13例,2周后下降正常7例。18例子宫复旧良好,2例欠佳,平均住院7.5d。20例术后均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及白细胞下降。产后42d复查,腹部伤口均愈合良好,19例子宫复旧好,恶露干净;1例复旧欠佳,恶露未尽,产后2个月复查恢复正常。结论 MTX治疗植入性胎盘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余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50-251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1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52例瘢痕子宫妊娠胎盘植入的病例资料。其主要的产前诊断方法有血清学检查,彩超,磁共振。植入性胎盘大多给予保守治疗,但是需要严密观察,若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大出血则需手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胎盘植入严重危及母婴安全,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瘢痕子宫妊娠发生胎盘植入发生的关键,注意孕期保健与监测,做好产时产后出血抢救的准备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