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眠症、抑郁症失眠患者在心理韧性和睡眠信念的差异性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相应诊断标准的27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失眠症组)、40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失眠组)施测心理韧性量表(RIS)、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焦虑症状。结果:失眠症组PSQI中的催眠药物分因子得分(t=2.221,P0.05)、心理韧性总分(t=2.048,P0.05)及主体性因子(t=2.169,P0.05)高于抑郁症失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失眠症组在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分量表"对药物的认知"得分低于抑郁症失眠组(t=-2.39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与HAMD、HAMA、DBAS总分及"对失眠引起的后果"和"对睡眠的担忧"分量表存在相关关系(P0.05);睡眠不良信念的回归系数β=-0.128(P=0.003);抑郁情绪在心理韧性和睡眠质量间的调节效应显著(P=0.009),引入交互项后新增解释量△R~2=0.095。结论: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与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相比,有更好的心理韧性和更多的对药物的不良认知。睡眠不良信念越多,睡眠质量越差,且抑郁情绪对心理韧性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和失眠症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的特征。方法:选取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之相应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75例及64名正常成人,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PY及SP水平,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焦虑症状和主观睡眠质量状况。结果:(1)失眠症组血清NPY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血清S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血清SP水平与病程、HAMA总分和PSQI总分无明显相关。结论:失眠症患者可能存在外周NPY及SP能神经元功能紊乱,值得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和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对安眠药的内隐态度,并分析内隐态度与失眠严重程度、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相应诊断标准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失眠组)63例和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组)51例,用E-prime 2.0编制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用药态度量表(DAI)和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进行测量,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焦虑症状。结果:失眠组内隐D值(0.33±0.39)和抑郁组D值(0.35±0.42)均显著大于0(t=6.384,5.831;P0.001),两组间内隐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与PSQI总分、HAMD、HAMA、MMAS-8量表得分相关显著(r=0.453,0.298,0.201,-0.320;P0.05),与DAI得分相关不显著(r=0.011,P=0.908)。结论:失眠症患者和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安眠药都存在消极的内隐态度,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相对独立,两者是不同的建构。安眠药内隐态度与失眠严重程度、不良情绪和服药依从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程度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7年9月到2019年1月70例失眠症患者资料,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失眠组30例(PSQI总分7~14分)、中重度失眠组40例(PSQI总分15~21分),另选择40例无睡眠障碍及焦虑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并用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HAMD、HAMA、SSR的关系。结果:轻度失眠组的PSQI、HAMD、HAMA显著低于中重度失眠组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6.05,474.02,392.78;P0.05)。在SSR中,轻度失眠组的上肢、下肢潜伏期显著低于中重度失眠组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下肢波幅显著高于中重度失眠组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67,18.28,50.56,3.59;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与HAMD、HAMA、SSR均呈正相关(r=-0.456,-0.675,-0.378;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焦虑程度越严重,SSR越强烈。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失眠症患者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认知状况及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L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筛查后分为失眠症患者和无失眠症状者两组,用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患者进行相应评价分析.结果: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失眠症患者的DBA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无失眠症状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SCL-90各项目分与常模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t=2.344~19.505,P=0.000),DBAS评分与焦虑和恐怖有相关性(P<0.05).结论: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失眠症患者存在着大量与睡眠有关的错误认知;失眠症患者存在躯体化障碍、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症状等多种心理障碍,由于多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加重了患者的错误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米氮平30mg/晚和舍曲林50mg/晚治疗,疗程为8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抗抑郁疗效,根据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睡眠改善效果,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对抑郁症状的治疗,米氮平组有效率90.2%(37/41),舍曲林组有效率82.9%(34/41),)(X^2=0.84,P=0.331.在治疗第1、2、4、6、8周末,两组间HAMD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和PSQI总分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两组间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不明显.结论:米氮平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比舍曲林更适合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社会快感缺失与睡眠质量及睡眠信念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抑郁症患者和43例健康者对照,采用社会快感缺失问卷(RSAS-C)、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组RSAS-C(t=-3.18,P0.01)和PSQI总分(t=-8.84,P0.01)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BAS总分(t=4.52,P0.01)、失眠后果的估计(t=4.33,P0.01)和对睡眠的担心因子分(t=4.80,P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RSAS-C评分与PSQI中睡眠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327,P0.05),DBAS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339,P0.05)。DBAS中对失眠后果的估计因子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药物及睡眠效率因子分均呈负相关(r=-0.310,-0.337,-0.369,-0.326;P0.05)。余变量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快感缺失,睡眠质量变差以及存在较多错误的睡眠信念,并且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快感缺失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8.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 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合并失眠的MH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和干预2、4、6、8、10、12周(干预结束)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共98例患者(干预组51例,对照组47例)完成试验.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附加因子分,和PSQI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如,SCL-90总分(1.94±0.50)vs.(2.29±0.31);PSQI量表总分(12.63±2.27)vs.(16.40±2.16);均P<0.01].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原发性失眠睡眠脑电生理特征的异同点。方法:对25例抑郁症、15例原发性失眠和14例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的对照研究。结果:抑郁症和原发性失眠在睡眠潜伏期(SL)、睡后觉醒次数(AN)、觉醒总时间(AT)、觉睡比(AT/TST%)方面均较正常对照组长(或高)(P0.01),在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维持率(SM)S1、S2时间方面均较正常对照组短(或低)(P0.05);抑郁症在REM活动度(RA)、REM活动强度(RI)、REM活动密度(RD)、第一个REM时间(FRT)、REM出现次数(RSN)等方面均较原发性失眠长(或高)(P0.01);原发性失眠在REM时间(RT)、REM百分比(RT%)方面差异非常显著低于抑郁症(P0.01),在REM潜伏期(RL)、睡后觉醒次数(AN)显著高于抑郁症(P0.05)。结论:抑郁症和原发性失眠患者均存在一定特征性的睡眠异常,抑郁症与原发性失眠的快波睡眠特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者睡眠质量及其神经认知功能水平,探讨患者睡眠质量与神经认知及情绪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连线实验(TMT)、数字广度测验(DST)、言语流畅性测验(VL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Stroop色词测验(SCW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对43名抑郁症患者和31名正常者进行评估,患者组同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PSQI总分和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914,-6.120;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TMT-B评分高于对照组(Z=-2.405,P0.05),AVLT即刻记忆(Z=-3.324,P0.01)和延迟记忆(Z=-2.710,P0.0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SCWT评分高于对照组(Z=-1.956,P=0.051),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PSQI总分和AIS评分与HAMD和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PSQI总分与MoCA总分(r=-0.433,P0.01)间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与VLT评分和TMT-A评分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AIS总分与MoCA总分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控制HAMD和HAMA评分后,PSQI总分与MoCA总分间仍存在相关性(r=-0.387,P=0.013)。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其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而且这种关联独立于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对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将1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86)和对照组(n=76),研究组接受穴位敷贴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持续6周,基线及治疗第1,2,6周末用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s,HAMD-17)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同时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8.62±2.90,10.14±3.38,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05,P=0.0024);同样治疗6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分别为6.93±2.19,10.30±3.55,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14,P<0.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分别为5.23±1.90,8.14±3.1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71,P<0.001).研究组皮肤瘙痒显著多于对照组,失眠显著少于对照组,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敷贴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安全有效,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服梗塞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定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方法 病人于住院 1周时评定抑郁量表 ( HAMD)、抑郁自评量表( CES-D)和焦虑量表 ( HAMA) ,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病人 HAMD总分 ( 8.2 3± 5.58分 )与对照组 ( 7.63± 3.4 2分 )无显著差异 ;CES-D总分 ( 1 6.2± 9.67分 )比对照组 ( 8.2 3± 7.75分 )显著为高 ;HAMA总分 ( 5.93± 3.83分 )与对照组( 5.94± 4 .1 1分 )无显著差异。结论 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存在不足综合征的抑郁 ;用 CES-D比用 HAMD更易检出不足综合征的抑郁 ;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在住院 1周时未检出明显焦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发性失眠。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皆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被研究者均进行临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选择PCC为种子点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功能连接(FC)分析,获得被研究者的脑内功能连接参数,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被研究者和研究组患者组间无弥散张量成像(DTI)差异,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左侧海马以及右上额枕束FA值显著下降,而双侧扣带回、左下纵束、右上额枕束、左侧海马、双侧钩束的MD值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被研究者与PCC功能连接脑部区域,包括:颞极L/颞上回/额上回/岛叶、颞极R/岛叶、枕下回R/梭状回、额下回R/额下回眶部、楔前叶L、R/后扣带回/中间扣带回、颞上回L/颞横回、枕中回R/楔前叶/顶上小叶、颞上回R,显著阈值设为P=0.000,簇≥1 355 mm3;研究组患者与PCC功能连接脑部区域,包括:额下回眶部L/颞上回/额中回、楔前叶L、R/后扣带回/中间扣带回、颞中回R/枕中回/楔前叶/角回、枕中回L/楔前叶/枕上回、额中回L、中央前回R、额上回R,显著阈值设为P=0.000,簇≥1 355 mm3。结论:联合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可以作为一种多模态的方式揭示原发性失眠患者发生的病理和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症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84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共病组(n=42);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非共病组(n=42)。对两组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伦敦塔、言语流畅性、言语记忆、Stroop、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WCST)测查,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3)浓度。共病组28例和非共病组25例完成认知功能和血浆测查。结果:共病组HAMD总分和躯体化障碍、认知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ACTH和COR的水平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两组TSH、F4、F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病组的WCST的完成第一分类所需的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均高于非共病组(均P0.05);共病组的伦敦塔因子分评分和认知功能的语言记忆评分方面的评分低于非共病组(P0.05);而WCST完成分类数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和Stroop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TOL与HAMD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0.53,P0.01);COR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得分呈正相关(r=0.38,P0.05),与RV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56,-0.55;均P0.01);ACTH水平同WCST持续性错误呈正相关(r=0.528,P0.01),与HVLT-R和Stroop得分呈负相关(r=-0.64,-0.60;均P0.01)。非共病组认知功能和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神经内分泌指标之间无统计学相关。结论:共病糖尿病后抑郁程度加重,认知功能受损严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语言记忆方面,可能与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对64例COP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问卷调查并记录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相对较高的文化程度是COPD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在给COPD患者诊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尽早的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调查,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4例同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患者,其中限食型41例,暴食/清除型53例;选取72例某精神专科医院实习护士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查。结果:病例组抑郁症状(85.1%vs.8.3%)和焦虑症状(75.5%vs.2.8%)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M M PI测试结果除男子-女子气、说谎量表、诈病量表、校正量表的T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均P0.05),精神病态、抑郁、癔病、疑病、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及社会内向的T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分最高的量表分为精神病态(Pd)(63.8±11.2),其次是抑郁(D)(61.0±12.8),两点编码呈现24/42编码。暴食/清除型患者的疑病(Hs)的T分高于限食型[(53.3±9.9)vs.(58.7±9.3),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尤其是精神病态和抑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对预后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及睡眠障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前PSQI评分与性别(F=8.67,P<0.01)、受教育年限(r=-0.33,P<0.01)、躯体疾病(F=6.68,P<0.01)、家族史(F=4.04,P<0.05)、首发与否(F=20.43,P<0.01)、积极应对分(r=-0.44,P<0.01)、消极应对分(r=0.23,P<0.01)、HAMD(r=0.22,P<0.05)、HAMA(r=0.31,P<0.01)、SIOSS(r=0.56,P<0.01)明显相关,治疗后PSQI评分与HAMD、HAMA、SIOSS均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危险因素较多,对疾病结局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76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研究组38例和帕罗西汀对照组38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6周观察。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舒肝解郁胶囊组有效率为86.84%,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84.21%,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P<0.05)。舒肝解郁胶囊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为一种安全有效和耐受性良好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估,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例AS患者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和胸腰椎后凸病史等临床资料,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上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量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32例患者PSQI评分为(6.8±4.2)分,HAMA评分为(9.7±8.0)分,BASDAI评分为(3.5±1.6)分,BASFI评分为(3.1±2.0)分,ODI评分为33.0±16.8,后凸畸形Cobb角59.5°±22.1°,ESR(25.4±15.5)mm/h,CRP(22.7±21.7)mg/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ODI、BASFI及HAMA评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发病年龄、后凸病史长短、ESR、CRP、BASDAI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疼痛、功能受损程度以及焦虑情绪等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和焦虑情绪;而与ESR、CRP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相关性,其不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