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晓华  叶慧芬 《中外医疗》2010,29(36):20-20,22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应用对牙弓、基骨宽度的影响。方法对18例恒牙早期牙列中度拥挤病例以上颌快速扩弓和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联合治疗,通过对矫治前后牙石膏模型的测量比较,观察牙弓、基骨宽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牙弓、基骨的宽度比治疗前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和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应用能使牙弓、基骨宽度快速增加,对牙列拥挤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颌唇向扩弓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其鸣 《黑龙江医学》2005,29(7):503-503
目的探讨上颌唇向扩弓活动矫治器对上前牙拥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进行上颌唇向扩弓活动矫治器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疗效。结论采用上颌唇向扩弓活动矫治器可增加上牙弓前后向长度,排齐前牙,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amon自锁托槽并后牙加垫Bite Turbo在牙齿排齐整平阶段对上颌扩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牙列Ⅱ度拥挤(4mm<拥挤度≤8mm)病人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病人。实验组在牙齿排齐整平阶段应用Damon自锁托槽并后牙加垫Bite Turbo进行扩弓;对照组仅应用Damon自锁托槽扩弓。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0.014×0.025in.copper NiTi弓丝排齐整平结束时)制备病人上颌模型,测量模型前段、中段和后段的牙弓宽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排齐整平后牙弓前段、中段及后段的宽度都有所增加,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2.893~6.429,P<0.05)。两组间矫治前后各段牙弓宽度的增加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amon自锁托槽并后牙加垫Bite Turbo与单纯应用Damon自锁托槽均可对上颌牙弓产生明显的扩弓效果,有利于解除轻中度的牙列拥挤。但加垫Bite Turbo并非更有利于牙弓扩展。  相似文献   

4.
矫治牙列轻度拥挤常常采用扩大牙弓的方法获得间隙,排齐牙齿。螺旋扩弓器能快速、有效地扩大牙弓,增加牙弓的宽度,提供排齐牙齿所需的足够间隙。方丝弓矫治器在三维空间上能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精细调整牙位,使牙列排成理想牙弓形态。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使矫治器的效能优势互补,缩短了矫治疗程。本研究将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矫治牙列轻度拥挤20例,通过对矫治前后牙牙合石膏模型的测量比较,观察此方法对牙弓、基骨的宽度和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后比治疗前,牙弓、基骨的宽度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而牙弓、基骨的长度增加甚微,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的青少年,矫治牙列轻度拥挤,有限度地扩弓,增加牙弓、基骨的宽度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周丽娟  王斌 《安徽医学》2020,41(6):657-660
目的 评价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上下颌扩弓的效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下颌扩弓治疗的正畸患者12例,收集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测量并记录矫治前后各牙位宽度,评价扩弓效率。结果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矫治前后实际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位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的实际扩弓量与预置扩弓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其他牙位的实际扩弓量均小于预置扩弓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有效的扩弓矫治工具,其效率在前磨牙区较高,尖牙区次之,磨牙区再次之,提示必要时应在基骨范围内采取辅助措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锥形束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评价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横向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19例,平均(8.47±0.70)岁。分别于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T1)及扩弓结束3个月后(T2)拍摄CB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上颌前磨牙段及第一磨牙牙冠宽度、牙槽突宽度、上颌基骨宽度、牙槽嵴高度、第二前磨牙牙胚在牙槽骨中的位置等,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的差异。结果 从T1到T2阶段,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宽度增加(2.37±3.47)mm (P=0.008),第二乳磨牙牙冠宽度增加量中位数为3.37 mm (P=0.009),第一磨牙牙冠宽度增加(2.60±2.53)mm (P<0.001),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乳磨牙、第一磨牙对应牙槽突宽度分别增加(1.63±2.45)mm (P=0.010)、(2.12±2.59)mm (P=0.002)、(1.98±2.10)mm ...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与Ⅲ类患者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矫治计划的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30例安氏Ⅱ类与30例安氏Ⅲ类患者,扫描其石膏模型生成数字化模型,使用三维测量软件对数字化模型的牙弓宽度及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各测量牙位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区牙弓与基骨弓宽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牙弓宽度为(52.94±1.85)mm,基骨弓宽度为(52.31±3.03)mm,其他牙位测量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基骨弓宽度对比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区、上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第二前磨牙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牙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安氏Ⅱ类上颌尖牙区宽度较安氏Ⅲ类患者大,其他部位牙弓宽度较Ⅲ类患者小;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基骨弓宽度大于安氏Ⅲ类患者,而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安氏Ⅲ类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Quad Helix矫治器对成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方法:对18例成年人牙弓狭窄患者,采用Quad Helix矫治器进行扩弓治疗,测量扩弓前后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宽度的变化。结果:模型测量发现,经过Quad Helix矫治器扩弓治疗的患者,均在半年左右时间内有效地扩大了牙弓,平均前磨牙区宽度扩大了4.7mm,磨牙区宽度扩大了5.9mm。结论:Quad Helix矫治器是一种能配合固定矫治进行扩弓治疗的有效装置,而且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还可以用来移动个别牙齿及增强支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大上颌牙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Hyrax矫治器对13例12岁~14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每日将螺旋器开大0.5 mm(每日旋转2次,每次1/4圈),连续加力2周~3周后,配合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牙弓所有畸形.结果:螺旋器加力2周~3周后,前牙即可出现间隙,伴有后牙反<牙合>得到解除.治疗前后上颌X线正中咬合片比较显示,楔形增宽腭中缝新骨增生,骨密度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增加最明显,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较少,扩弓后牙弓长度缩短.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应用Hyrax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矫治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青春发育前期的病例,且远期效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圈扩弓簧治疗上颌牙弓狭窄引起的后牙反牙合的矫治原理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四圈扩弓簧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正器对13例9~21岁上颌牙弓狭窄后牙反牙合的患者进行扩弓治疗,纠正后牙反牙合,观察其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经过平均18.7周的扩弓治疗,U6-U6的宽度平均扩大8.07 mm,U3-U3的宽度平均扩大3.68 mm,U4-U4的宽度平均扩大5.5 mm。结论四圈扩弓簧治疗上颌牙弓狭窄所致的后牙反牙合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黄妙琼  冯航 《广东医学》2006,27(1):82-83
目的探讨四圈扩弓簧治疗上颌牙弓狭窄引起的后牙反[牙合]的矫治原理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四圈扩弓簧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正器对13例9~21岁上颌牙弓狭窄后牙反[牙合]的患者进行扩弓治疗,纠正后牙反牙[牙合],观察其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经过平均18.7周的扩弓治疗,U6-U6的宽度平均扩大8.07mm,U3-U3的宽度平均扩大3.68mm,U4-U4的宽度平均扩大5.5mm。结论四圈扩弓簧治疗上颌牙弓狭窄所致的后牙反[牙合]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时扩弓辅弓在纠正成人后牙弓宽度不调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直径0.9mm不锈钢丝弯制扩弓辅弓,应用于后牙弓宽度不调所致的后牙反He、锁He及偏牙合患者23例,观察咬合关系的改变并随访一年。结果20例患者平均使用扩弓辅弓3.35个月,均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内未见复发。结论扩弓辅弓能有效应用于方丝弓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弓宽度不调所致的后牙反He、锁He和偏H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B自锁托槽系统和传统直丝托槽系统在排齐和整平牙列过程中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非拔牙的正畸患者,分别应用传统直丝托槽和3B自锁托槽,排齐和整平上颌牙列,在T1阶段和T2阶段(即应用0.018×0.025NiTi方丝排齐和整平结束时)分别制取患者上颌模型,然后选取尖牙牙尖间的宽度等测量标志点进行多项测量。结果:自锁托槽组与直丝托槽组牙弓宽度变化最显著的是前磨牙区,各自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锁托槽组的牙弓变化量比直丝托槽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非拔牙正畸的患者,应用3B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托槽系统在排齐和整平牙列阶段,均可使上颌牙弓中后段宽度显著增大;自锁托槽组的牙弓变化量比直丝托槽组大,但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2):131-134
[背景]观察螺旋扩弓器扩弓对上颌牙弓缩窄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病例报告]选择上颌牙弓缩窄患者6例,用上颌螺旋扩弓器扩弓,比较扩弓前后上颌石膏模型上牙弓宽度变化.扩弓前后双侧前磨牙间距增量为2.57mm,双侧磨牙间距增量为3.92mm.[讨论]上颌螺旋扩弓器对青少年上颌扩弓效果明显,对年轻成年人亦有上颌扩弓效果.  相似文献   

15.
前牙反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不仅影响功能与美观,更重要的是影响青少年的颌面部生长发育。笔者采用上颌(牙合)垫菱形分裂簧式扩弓矫治器等方法矫治前牙反(牙合),疗效比较显著,现报道如下。上颌(牙合)垫菱形分裂簧式扩弓矫治器的特点与作用:常规的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是用双曲舌簧推动反(牙合)牙向唇侧移动,达到矫治反(牙合)的目的。本矫治器是用左右对称的两个菱形分裂簧连同部分的塑料基托来推动反(牙合)牙以及前颌骨发育不足的牙源性与骨源性的反(牙合)  相似文献   

16.
矫治牙列轻度拥挤常常采用扩大牙弓的方法获得间隙,排齐牙齿。螺旋扩弓器能快速、有效地扩大牙弓,增加牙弓的宽度,提供排刘牙齿所需的足够间隙。方丝弓矫器在一空间上能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精细调整牙位,使攻列排成理想牙弓形态。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使矫治器的效能优势互补,缩短了矫治疗程。本研究将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矫治牙列轻度拥挤20例,通过对矫治前后牙He石膏模型的测量比较,观察此方法对牙弓、基骨的宽度和长度  相似文献   

17.
活动舌弓临床扩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活动舌弓 再曲簧临床扩弓效果,寻找一种简便、有效,尤其对下颌牙弓更理想的扩弓方法.方法 选择临床牙弓狭窄伴牙列轻度拥挤患者.其中上颌扩弓者9例,下颌扩弓者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活动舌弓 再曲簧和四眼簧进行扩弓,比较两组的扩弓效果.结果 通过8周的扩弓治疗,活动舌弓组U4-U4及U5-U5间宽度分别平均扩大2.2 mm和3.0 mm,四眼簧组U4-U4及U5-U5间宽度平均扩大2.3 mm和3.5 mm,两处理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12周的扩弓治疗,活动舌弓组L4-L4及L5-L5间宽度分别平均扩大2.3 mm及2.5 mm,四眼簧组L4-L4及L5-L5间宽度平均扩大1.0 mm和1.2 mm,两处理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动舌弓 再曲簧可明显扩大牙弓中段(前磨牙区),尤对下颌牙弓的扩弓作用明显优于四眼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在伴有上颌狭窄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组25例患者,均为排除鼻、鼻咽、腭咽占位性阻塞病因的单纯性上颌狭窄的儿童OSAHS患者,年龄9~13岁,平均11岁,进行快速扩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口腔锥体束CT(CBCT)检查,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牙弓宽度增加,对应鼻底宽度增加,腭后气道宽度增加,相应OSAHS主观及客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可作为一种治疗伴有上颌狭窄的儿童OSAHS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整合牙颌模型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方法:选取需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患者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例,前者运用人工排列模拟建模设计,后者运用3D整合牙颌模型模拟建模设计,对比矫治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扭正时间、治疗完成时间分别为(28.9±5.2)周、(24.2±5.9)周、(53.2±9.9)周低于对照组(33.1±3.2)周、(27.1±4.3)周、(62.5±8.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中应用3D整合牙颌模型技术可提高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四眼簧扩弓矫治器对上颌牙弓狭窄所致后牙反(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四眼簧扩弓矫治器对26例处在替牙期和恒牙早期的后牙反(牙合)患者进行扩弓治疗。结果经过12.5~22周,平均16.5周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反黯均得到了矫正。双侧后牙达到了I类(牙合)关系。结论四眼簧扩弓矫治器一种有效的治疗后牙反骀的扩弓装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