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18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和黄芩苷组,每组6只。博来霉素组和黄芩苷组小鼠给予博来霉素(5 mg/kg)气管内给药以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等渗NaCl溶液。建模后3 d黄芩苷组小鼠给予黄芩苷(25 g/kg)隔天腹腔注射,对照组和博来霉素组小鼠分别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等渗NaCl溶液,均持续25 d。建模28 d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并比较各组小鼠间肺组织纤维化评分及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纤维胶原蛋白基因[Collagen 1a1信使RNA(mRNA)、Collagen 3a1 mRNA],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3a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MMP-9 mRNA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博来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呈弥漫性肺纤维化改变;而黄芩苷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肺纤维化程度较博来霉素组小鼠均明显减轻。3组小鼠间肺纤维化评分、羟脯氨酸含量、Collagen 1a1 mRNA、Collagen 3a1 mRNA、Wnt3a mRNA、MMP-3 mRNA、MMP-9 mRNA、Cyclin D1 mRNA、Vimentin、α-SMA及β-catenin蛋白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2.012、8.414、46.224、30.179、85.912、125.435、19.521、40.247、72.731、58.169、70.471,P均< 0.001)。且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博来霉素组小鼠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黄芩苷组小鼠上述指标较博来霉素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均< 0.05)。 结论黄芩苷对于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秋水仙碱体外对心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使用TFGβ1建立心脏纤维化的细胞模型,2.5ng秋水仙碱或DMSO处理,通过qPCR和蛋白印迹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的相关指标。结果:TFGβ1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Collagen I、α-SMA、CTGF表达增多,秋水仙碱预处理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TFGβ1诱导的Collagen I、α-SMA、CTGF升高。RhoA/ROCK信号通路是TGFβ1下游信号通路之一,秋水仙碱可抑制该信号通路。结论:秋水仙碱体外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 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对酒精性肝纤维化中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以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白酒辅以玉米油、吡唑混合食料灌胃的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1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α-SM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ILK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β-catenin、α-SMA蛋白和ILK mRNA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β-catenin、α-SMA蛋白和ILK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β-catenin的表达量与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3,P<0.01),ILK的表达量与β-catenin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在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ILK可能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间接发挥了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经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多靶点保护作用。方法将4周龄SD大鼠关节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第三代软骨细胞。以第3代软骨细胞为靶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用TNF-α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血清和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作用24 h,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软骨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 4、β-catenin和GSK-3β的表达。结果 (1)细胞鉴定结果为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由此说明分离细胞为软骨细胞。(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Wnt 4和β-catenin表达升高(P<0.05),而GSK-3β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Wnt 4和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而GSK-3β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能多靶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为其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KK1 siRNA干扰的DKK1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DKK1 siRNA至培养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DK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活性β-catenin、MMP14表达情况。结果转染DKK1 siRNA至Ishikawa细胞使细胞中DKK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21.00%(t=3.05,P<0.05), DKK1蛋白表达降低39.35%(t=40.97,P<0.01)。侵袭实验中DKK1 RNAi组的细胞均数140.8±4.733,高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均数123.7±6.700,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13.82%。迁移实验中DKK1 RNAi组细胞均数(152.0±3.528)高于空白对照组(130.6±4.061),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16.39%。DKK1 siRNA处理后,细胞中活性β-catenin、MMP14荧光增强,提示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DKK1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DKK1这一作用过程。DKK1不失为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有效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是否存在功能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阻断该信号通路对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在HSC-T6细胞内的表达。通过转染T细胞因子(T-cell factor,TCF)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TOPFLASH)测定HSC-T6细胞内的Wnt/β-catenin信号。将TC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TCF,dnTCF)表达质粒转染HSC-T6阻断Wnt/β-catenin信号的转导.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变化。结果:HSC-T6细胞的核内有β-catenin的表达,转染pTOPFLASH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dnTCF的HSC-T6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活化的HSC中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HSC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心肌细胞炎症损伤模型,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用含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细胞培养基诱导心肌细胞,建立炎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包括对照组、炎症组、DDK1不同浓度阻断组共5组。各组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和AST及细胞中SOD浓度。结果 TNF-α诱导H9c2心肌细胞β-catenin、TCF7L2和CyclinD1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损伤和凋亡增加(P<0.05)。而在DDK1阻断Wnt通路后,相对于炎症组,β-catenin、TCF7L2和CyclinD1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细胞活力上升、细胞损伤减轻、凋亡率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β-catenin基因表达与细胞活力呈负相关,与LDH、AST活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TNF-α刺激下,心肌细胞Wnt通路被显著激活,抑制Wnt通路基因表达可减轻细胞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证实,Dickkopf-1(DKK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与许多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Wnt/β-catenin/TCF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其凋亡。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被证实与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密切关系。Wnt信号传导通路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有关,它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及血管发生,其表达受通路抑制基因的调节,如Dickkopf-1(DKK1)基因。白血病常出现DKK1基因甲基化修饰,使得DKK1基因下调或沉默,导致经典Wnt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白血病的发生。针对DKK1基因出现了一些关于白血病治疗的研究,主要是诱导DKK1去甲基化。随着对DKK1表达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在白血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HPV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0μmol/L 5-氟尿嘧啶)、高剂量组(40μmol/L 5-氟尿嘧啶)和Wnt抑制剂(ICG-001)组(10μmol/L ICG-001),除对照组给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药物。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凋亡率和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5-氟尿嘧啶能明显抑制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水平(P<0.05);5-氟尿嘧啶处理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和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上述效果越明显(P<0.05)。【结论】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糖(1.5%,2.5%,4.25%)和不同体积分数(5%,7.5%,10%,12.5%,15%)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um,MSC-CM)对HPMCs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组:①对照组;②HG组(2.5%葡萄糖);③CM组(2.5%葡萄糖+7.5%MSC-CM),作用48h。光镜下观察HG和MSC-CM处理后HPMCs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G和MSC-CM处理后HPMCs中EMT标志物以及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HG抑制HPMCs的增殖,MSC-CM促进HPMCs的增殖。光镜下,HG组细胞形态多数呈梭形改变,MSC-CM可以缓解HG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HG组中E-cadherin表达减少(t=7.166,P=0.002),Vimentin和α-SMA表达升高(t值分别为3.748,3.430;P值分别为0.020,0.027),CM组可缓解HG引起的上述蛋白表达变化(t值分别为3.865,4.657,6.000;P值分别为0.018,0.010,0.004)。与对照组相比,HG组上调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t=3.341,P=0.029),CM组抑制HG诱导的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t=3.808,P=0.019)。结论 h UC-MSC-CM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HG诱导HPMCs的EM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凋亡,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构建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模型,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caspase-3、LC3-Ⅱ/LC3-Ⅰ、Axin-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急速下降,caspase-3表达增强;其次,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高糖促进wnt/β-catenin的激活,表现为Axin-1表达抑制,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并伴随细胞内LC3-Ⅱ/LC3-Ⅰ比值降低;DKK预处理能削弱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下调Axin-1活性,增强β-catenin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在高糖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过程中被激活,且其的激活抑制了自噬通路的活化。而当添加D-葡萄糖(Dickkopf-1,DKK-1)抑制Wnt/β-catenin后,自噬作用增强,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β-连环素(β-catenin)是一种由CTNNB1基因编码的具有介导细胞间黏附及信号转导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分子,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肝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现对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目前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为进一步阐明肝癌中β-catenin及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靶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实验证明,Rho/ROCK信号通路在转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视紫红质蛋白激酶抑制剂4-氮基吡啶类化合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观察,2007-03/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德国Calbiochem公司产品.转化生长因子β1为美国R&D公司产品.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第2代细胞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 10 μg/L;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加入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10 μmol/L.转化生长因子β1+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组:其中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10 μmol/L)提前孵育2 h进行干预处理后再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48h后收集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用RT-PCR方法检测E-钙黏素、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素、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钙黏素明显下调,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明显上调;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能显著下调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P<0.05),但不能上调E-钙黏素的表达.结论:转化生长因子p1能够诱导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能够改善转化生长因子B1诱导的大鼠腹膜问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沉默wee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分为Blank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siRNA-NC)组和携带wee1基因片段(siRNA-wee1)组,利用siRNA技术在卵巢癌细胞中沉默wee1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WB)检测3组卵巢癌细胞wee1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观察卵巢癌细胞平板集落形成数及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B观察卵巢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siRNA-wee1组卵巢癌细胞wee1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和Blank组(P<0.05),卵巢癌细胞集落形成数少于Blank组和siRNA-NC组(P<0.05),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低于Blank组和siRNA-NC组(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Cyclin-D1和MMP-7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和Blank组(P<0.05)。结论沉默wee1基因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对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以宫颈癌细胞Hela为研究对象,构建过表达和敲低LGR5的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GR5表达。将转染pc DNA3.1-LGR5的Hela细胞作为LGR5组,以转染pc DNA3.1空载体的细胞记为pc DNA3.1组;将转染LGR5 siRNA细胞作为si LGR5组,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记为NC组。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标记物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钙黏附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Wnt/β-cadherin通路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和下游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Hela细胞中成功过表达和敲低了LGR5;与pc DNA3.1组相比,Hela细胞转染pc DNA3.1-LGR5后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5),间质标记物vimentin、N-cadherin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NC组相比,Hela细胞转染si LGR5后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P0.05),vimentin、N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pc DNA3.1组相比,Hela细胞过表达LGR5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nt/β-catenin通路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基因c-Myc、Cyclin D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Hela细胞沉默LGR5后较NC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Hela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GR5能够促进宫颈癌细胞Hela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迁移,而干扰LGR5则抑制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侵袭,其中机制可能与LGR5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通过Notch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Notch1/PDGF)信号通路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内皮抑素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内皮抑素组小鼠给予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以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小鼠仅注射等量等渗NaCl溶液;内皮抑素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内皮抑素(2.3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等渗NaCl溶液,所有小鼠均持续注射21 d。21 d后处死所有小鼠,取左肺组织行病理学染色;取右肺组织,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ollagen I,Notch1/PD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Hes1、Hey1、PDGF-B、PDGF受体β(PDGFR-β)及周细胞相关蛋白Desmin、神经元-胶质细胞抗原2(NG2)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 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未见异常胶原蛋白;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被破坏,有大量胶原蛋白沉积;内皮抑素组小鼠可见肺组织结构相对完整,而胶原蛋白明显减少。3组小鼠间Collagen I、TGF-β1、Hes1、Hey1、PDGF-B、PDGFR-β、Desmin、NG2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2.068、30.603、29.757、35.451、16.059、16.420、24.512、19.084、28.102,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内皮抑素组小鼠的Collagen I、TGF-β1、Hes1、Hey1、PDGF-B、PDGFR-β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Desmin及NG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均<0.05);而内皮抑素组与对照组小鼠间Collagen I、TGF-β1、Hes1、Hey1、PDGF-B、PDGFR-β、Desmin、NG2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内皮抑素可通过Notch1/PDGF信号通路抑制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从而影响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miR-21基因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miR-21基因的mRNA表达;空白对照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NC)和miR-21 inhibitor组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48 h后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基因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转染miR-21 inhibitor后miR-21的表达显著降低;NC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ki67、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1 inhibitor组细胞存活率及ki67、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miR-2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癌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间接或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及该信号通路在DAPT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表达.方法:通过使用TGF-β1刺激SD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采用DAPT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体外纯化肺成纤维细胞,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进行鉴定;分别采用5 ng/mL TGF-β1和500 nmol/L的DAPT作用于肺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经TGF-β及DAPT作用24 h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TGF-B1能显著增加肺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P<0.05),但加用DAPT后wnt1及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是存在相互关系的,TGF-β1可使肺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表达增高;DAPT对于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ncRNA MEG3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转染48 h后MEG3的mRNA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pc DNA3.1组比较,pc DNA3.1-MEG3组MEG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cDNA3.1-MEG3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ki67、PCNA、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lncRNA MEG3高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