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燥湿化痰清热解毒中药逆转葡萄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方面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15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吡格列酮组),试验组分为A、B两类,A类只用中药,B类除了中药外另加服吡格列酮,吡格列酮组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前后的相关指标,处理时间为12周。结果各组干预前后比较:服药后2h血浆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空腹血浆胰岛素(FB-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燥湿化痰B组干预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燥湿化痰B组与吡格列酮组组间比较,PBG-2h、GHbA1、FB-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燥湿化痰清热解毒中药具有逆转IGT的作用,而燥湿化痰可能强于清热解毒类中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胰岛素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选取2型老年糖尿病病人共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并使胰岛素用量减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对高脂饮食大鼠心肌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高脂组(HL)、吡格列酮处理组(HL+PI)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他两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做灌胃处理,各组分别为蒸馏水、蒸馏水和吡格列酮剂量10mg/(kg·d)。0周、3周、6周采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6周末,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留取心肌组织,-70℃保存备用。测6周末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运用RT—PCR分析各组PPAR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组比较吡格列酮组血清TG、TC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血清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SOD、全血GSH—Px活性降低(P〈0.05);与高脂组比较,吡格列酮组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血清SOD、全血GSH—Px活性增加(P〈0.05);高脂组心肌PPARγ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后者心肌PPARγ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激活高脂大鼠心肌PPARγmRNA拮抗其低表达,并具有降血脂、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1007例体检者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按BMI分层分析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体检者中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三组间比较BP、FPG、TC、LDL—C、HDL—C、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MI的升高,SBP、DBP、FPG、TC、TG、LDL—C平均水平升高,HDL—C平均水平降低,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是超重和肥胖的重要评价指标,BMI升高是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的干预治疗,观察并探讨中药复方糖耐康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1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与中药糖耐康低、中、高剂量组5组;另设10只Wister大鼠为正常组。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血脂以及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毗格列酮组和糖耐康低、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显著降低(P〈0.05),盐酸吡格列酮组和糖耐康高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高倍镜下模型组GK大鼠动脉壁出现局限性内膜增厚,内弹力板呈波浪状或交织状排列,中膜浅层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糖耐康低、中剂量组动脉壁内膜轻度增厚,中膜浅层平滑肌轻度增生;盐酸吡格列酮组和糖耐康高剂量组动脉壁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各治疗组胸主动脉VEGF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糖耐康能下调GK大鼠胸主动脉VEGF基因表达,可能是糖耐康治疗糖尿病大粗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糖耐康对GK大鼠主动脉VEGF 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的干预治疗,观察并探讨中药复方糖耐康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1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与中药糖耐康低、中、高剂量组5组;另设10只Wister大鼠为正常组。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血脂以及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毗格列酮组和糖耐康低、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显著降低(P〈0.05),盐酸吡格列酮组和糖耐康高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高倍镜下模型组GK大鼠动脉壁出现局限性内膜增厚,内弹力板呈波浪状或交织状排列,中膜浅层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糖耐康低、中剂量组动脉壁内膜轻度增厚,中膜浅层平滑肌轻度增生;盐酸吡格列酮组和糖耐康高剂量组动脉壁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各治疗组胸主动脉VEGF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糖耐康能下调GK大鼠胸主动脉VEGF基因表达,可能是糖耐康治疗糖尿病大粗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炎症因子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 (ET-1)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加用平肝活血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浆ADM、ET-1水平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d SBP、d DB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ADM、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平肝活血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ADM、ET-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了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钙进行降压、调脂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探讨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方案。方法94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二组。A组服用安慰剂,B组服用替米沙坦40—80mg,每日1次;C组服用替米沙坦40—80mg,每131次,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日1次,共治疗一年;血压≤130/85mmHg。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结果:1.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相比血压变化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相比血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IMT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IM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和阿托伐他汀钙调脂可延缓颈动脉IMT增厚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益气健脾方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影响因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血压影响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人群12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8例给益气健脾方口服,对照组55例不予任何治疗。2组均不予生活方式指导。观察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血压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血糖值、男女体重指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军  李梅  张素钊  王耀民  宁沛  孙翔    康国辉 《河北中医》2014,(11):1669-1671
目的观察予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敏疏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外周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符合外周胰岛素抵抗评价标准中医辨证为痰湿证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4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敏疏糖胶囊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疗程16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指标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敏疏糖胶囊对空腹血糖有较好疗效,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与格列奇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比较。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为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体重,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联合治疗组应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体重增加亦较少(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高云 《中医药研究》2012,(7):839-840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以及合并糖尿病的降压作用。方法高脂高糖喂养SHR(HF-SHR)8周,建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模型,收缩压大于150mmHg,三酰甘油(TG)大于1.8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大于对照组两倍,糖耐量明显受损。吡格列酮治疗10周10mg/(kg.d),检测吡格列酮对SHR以及HF-S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TG的影响,同时检测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0周后,HF-SHR SBP、FBG、FINS、TG明显降低,肾脏GSH-Px活性和MDA含量亦有显著差异;但对正常饮食的SHR血压无明显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指标(GSH-Px、MDA)亦无明显改变。但是吡格列酮治疗显著增加了正常饮食和高脂高糖喂养的SHR体重。结论吡格列酮对SHR无明显降压作用,但可以降低合并糖尿病SHR的血压,并减少肾脏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5.
朱树宽 《新中医》2009,(9):19-21
目的:观察增效活化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增效活化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FBG总有效率为96.00%,降低P2hBG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分别为85.33%、78.67%,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FBG与P2hB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FINS与ISI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ISI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TG、HDL—C、L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TC、TG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效活化散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的紊乱,在降低FBG、P2hBG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调节血脂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片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积清热固冲降溢方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积清热固冲降溢方。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MI、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FBG、P2hBG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2组治疗后LDL—C、TG、TC均有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积清热固冲降溢方能明显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了解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辛伐他汀及任何调脂药物,30例)和辛伐他汀组(20mg/d,45例)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VCAM-1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VCAM-1水平分别降低29.7%和2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LDL—C浓度显著下降21.0%(P〈20.01)。辛伐他汀组VEGF的下降百分数与VCAM-1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有相关性(r=0.25,P〈0.05),与TC(r=0.12,P=0.33)、低密度脂蛋白(LDL—C)(r=0.08,P=0.52)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予以2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1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据血脂达标与否分为两组,血脂达标组与血脂未达标组。两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奥美沙坦20mg/d~40mg/d)与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10mg/d),两亚组血脂未达标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40mg/d)。4组患者均连续服药9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测定各组的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血脂达标组两亚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血压及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或P〈0.01);两亚组在治疗后6个月、9个月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斑块最大长度(Lmax)、斑块最大厚度(Lmax)与治疗前相比减少(P〈0.05)。血脂未达标组两亚组在治疗后血压及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或P〈0.01);两亚组在治疗后3、6、9个月IMT、Hmax、Lmax、Tmax与治疗前相比进行性减少(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亚组血压下降幅度及hs—CRP、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指标减小幅度,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幅度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养心通脉片与绞股蓝总甙片治疗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68例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养心通脉片,对照组口服绞股蓝总甙片,治疗1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TC、LDL—C降低及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FBG、FINS和BMI显著降低(P〈0.01),ISI增加(P〈0.01),且FBG、FINS、BMI和IS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养心通脉片、绞股蓝总甙片均是有效的降脂药物,养心通脉片在治疗血脂异常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30mg/d,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空腹抽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抵抗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SI)。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抵抗素、FPG、2hPG、血脂、FINS、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SI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吡格列酮具有降低抵抗素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