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减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其存活率。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均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就其透析常见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高血压、贫血、心律失常、感染、浆膜腔积液、低血糖及胃轻瘫。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要积极地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营养状况及贫血,充分进行透析,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可达20%~50%。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频率更高[1]。本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Alb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秦皇岛市骨科医院2009年10至12月规律血液透析的稳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9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8)岁,透析龄6~96个月,平均透析龄(50±12)  相似文献   

3.
钟丽娟  王素东  张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84-2384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衰在透析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因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存在并发症多,存活率低,风险大等特点。其中,低血糖较为常见.而透析过程中低血糖从临床表现上不易与透析中低血压鉴别。现对我院近1年来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血液透析时机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观察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及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ESDN)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前血尿素氮、肌酐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存活率。结果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短,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较NOR-ESDN血透患者发生多。结论 ESDN患者透析时机的选择应早于NOR-ESDN患者,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做好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针对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在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其中有8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死亡.测定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BMI、住院时间、平均脉动压、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CRP、eGFR、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病程、住院时间、血红蛋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BMI、血清清蛋白、CRP、eGFR对LADA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无显著性影响(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时间≥29(OR:2.857)、血红蛋白≥96.30(OR:2.131)、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2.65(OR:2.174)、年龄≥56(OR:2.036)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其危险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和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增加,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建议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性防护,避免和预防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末期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末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45例患者中治疗后2年内死亡及存活2年以上患者的透析前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情况,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含量方面与2年内死亡患者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患者在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血糖及低血压。结论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肾病末期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可靠疗法,治疗过程中严密防治并发症的产生、制定合理的防治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对策,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2例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所做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情缓解45例,自动放弃治疗7例,因并发症死亡10例;中心静脉导管及动静脉内瘘感染率为0,并且无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成功率,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表现,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病(ESRD)亦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替代疗法。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大大降低了各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成功率,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何减少并发症,提高对并发症的疗效,延长存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除应用碳酸盐透析外,采用不同透析技术,重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以及胰岛素的使用提出特殊治疗方案。结果 经采取不同透析技术,提高了对并发症的疗效和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结论 对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尽量做到早透析,透析个体化,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这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静脉置管护理、内瘘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经精心综合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透析。结论应针对透析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认真做好透析全过程的综合护理对于保证透析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岩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17-2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5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3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6520例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为(3.1±1.5)%,透析中发生低血糖402例次,低血压535例次,高血压2050例次,心力衰竭101例次。结论做好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以促进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个体化透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终末期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者实行个体化透析方案,有效地清除了体内毒素,钙磷代谢紊乱、心力衰竭、贫血等尿毒症相关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患者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应做好转为与腹膜透析并存等情况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透析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及加强患者的安抚教育,加强饮食指导和管理,是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方法抽取存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症状的临床确诊患者76例,将这76例患者分为A、B两组。对这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的过程当中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明显比A组患者少,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对患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与血液透析疗法相比较,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提倡早期血液透析治疗,以改善其水钠潴留、贫血及全身中毒症状。笔者现就血液透析与非血液透析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与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程度差异。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维持血液透析1年以上伴肾性贫血患者共70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2例,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28例,分析两组在血透时间相同及使用相等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及其他药物情况下比较两组贫血程度差异。结果对比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积、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发现,糖尿病组贫血程度较慢性肾小球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较慢性肾小球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程度严重,而与此相关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进行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透析方法分成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每组39例,血液透析组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组采取腹膜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透析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而腹膜透析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营养不良、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临床疗效差异不大,且都有明显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条件及患者的病情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科学评估,研究分析促进血液透析效果与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进行膳食分析、一般临床检查结果和透析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摄入的蛋白质为(0.79±0.32)g/(kg.d),热能为(78±32)KJ/(kg.d),透析不充分组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HD患者TSF、AC、Scr、BUN、RBC水平显著低于透析充分组患者水平(P<0.05),其而CRP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充分组患者水平(P<0.05),CRP与RBC、Hb、Alb的含量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应加强对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及饮食方案的制定与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邝为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80-18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透析组和非透析组,非透析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维生素、胰岛素控制血糖、降压等治疗,透析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透析组治疗后尿素氮、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或降低明显(P〈0.05);H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非透析组尿素氮、尿蛋白、CCr略有减小,Hb、平均动脉压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改善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A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B组(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B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及早实施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透析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