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06~2003-06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50例,并随访10~46个月,现对其疗效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9-06—2012-07收治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在显微镜下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例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42~67岁,平均57.3岁。病程8个月~16a,平均3年7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卡马西平等药物常规内科治疗半年以上,术前行头颅  相似文献   

3.
本人自2009-05~2011-06,对101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病侧耳后小切口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1例,女50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8~79岁,以45岁以上者多见,共79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a,平均病程5a,以2~10a最多,为40例。右侧  相似文献   

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认识的逐渐深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已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1]。现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MVD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0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平均63.6岁;病程1年~20年,平均5.7年;症状位于左侧34例,右侧20例。其中第Ⅱ、Ⅲ支疼痛32例,第Ⅱ支疼痛11例,第Ⅲ支疼痛6例,第Ⅰ、Ⅱ支疼痛3例,第Ⅰ、Ⅱ、Ⅲ支疼痛2例。所有患者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人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7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743例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无手术死亡.随访6-180个月.46例复发,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复发率低,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局部注射布比卡因联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2-04—2014-06入住我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局部注射布比卡因联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2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强度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24例(70.6%),观察组有效28倒(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嗜睡5例,头晕3例,恶心口干各1例;对照组出现嗜睡6例,头晕4例,恶心口干各2例,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式均未发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异常改变。结论局部注射布比卡因联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的疗效,且优于卡马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我院2013-06—2014-06通过对3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及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所选患者无原发性上消化道出血),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男11例,女8例;年龄41~83岁,平均(65.8±5.7);依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无明显致病因素者 ;而继发性则是指其它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所致 ,特别是牙源性病灶感染更有特殊意义。但阻生智齿引起继发生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少见 ,本文收集 1989~ 1999年间 2 3例患者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治愈三叉神经痛 (下颌支 )的资料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3例中女 10例 ,男 13例 ,年龄最大 6 1岁 ,最小 45岁 ,平均 49岁 ;病程最长 2年 ,最短半月。1 2 拔牙前曾受治疗情况 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8例 ;口服药物 局部封闭治疗 7例 ;口服药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 5…  相似文献   

9.
正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了电击样、阵发性疼痛,疼痛剧烈,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一般时间较短;间歇期无症状。目前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不明确,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可能为颅内肿瘤等病变所导致,也可能是颅外的感染性病灶所导致。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通常采用的是去除占位性病灶。收集2008-08-2013-07我科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1例,经检查均确诊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通  相似文献   

10.
X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 1 995年 1 0月至 1 999年 6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8例次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4例 ,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性别 ,男 5例 ,女 6例。 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年龄 43~ 75岁 ,平均 57.4岁。病程 8~ 30年 ,平均 1 6.4年。左侧 2例 ,右侧 5例 ;7例均为 ~ 支。神经影像检查无阳性发现 ,均有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史 ,4例有射频治疗和其它封闭治疗。 4例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年龄 2 1~ 60岁 ,平均 37.5岁。病程 0 .5~ 1年 ,平均 7个月。神经影像均发现岩骨尖有 2~ 3cm肿瘤影像。二、方法面模固定下 ,7例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行…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654-2骨孔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取得了显著效果。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8~72岁;病程35天~14年,4年以上者24例。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及体检无阳性体征,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在左侧者21例,右侧者11例。三叉神经三支受累的机会为:第1支痛5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神经阻滞疗法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3年2月采用15%酚甘油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4例,女66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2岁,以45~60岁最多。右侧发病58例,左侧发病42例,无双侧同时发病者。其  相似文献   

13.
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多种治疗方法.我中心自1995年7月至2001年2月,采用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的16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2006-06~2008-04本科室运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5~77岁,平均(50±3.47)岁。结果采用四级法进行止痛效果评估,疼痛消失12例(75%),疼痛缓解4例(25%)。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中有效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是必要而有效的,良好的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据国内统计 ,本病发生率约为 182 / 10万人 ,男性略多于女性[1] 。据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与血管压迫或接触有关 ,常规检查手段很难明确 ,我科利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to mographicangiography ,MRTA)方法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并根据MRTA治疗了 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从 2 0 0 1年 11月至目前对 2 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MRTA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16例 ,平均年龄 6 1岁 ,第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在基于3.0T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的影像重建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责任血管的诊断及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06—2023-06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30例且手术中证实均存在动脉压迫;术前患者行3D-FIESTA及3D-TOF磁共振检查后预判责任血管,再次利用3D-slicer影像处理软件在3D-FIESTA及3D-TOF序列基础上三维重建合成责任血管及走形,比较其诊断的差异及优势。结果 其中面肌痉挛24例,三叉神经痛6例,术中证实24例动脉压迫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18例为同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6例为同侧小脑后下动脉或其分支血管压迫;6例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均为同侧小脑上动脉;3D-FIESTA联合3D-TOF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73.3%(22/30),3D-slicer基于3D-FIESTA-C及3D-TOF-MRA序列经三维重建后对责任血管的诊断率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10—2013-12收治的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全麻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经电话及预约随访2~16个月,21例患者中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7例,术后2周内疼痛缓解2例,疼痛明显减轻2例,能够耐受疼痛,总缓解率90.5%,总有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头面部疼痛的常见原因.目前尚无药物能根治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能够长期缓解疼痛,保留面部感觉.我院自2005-07~2007-03采用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本研究用MRI重建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显示的状况,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系2013年3月~8月在我院住院行γ刀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35~88岁,平均46岁;病程1~30年,平均4.6年。1.2方法1.2.1 MRI检查及图像重建患者安装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用GE Signa 1.5T MR机,O-Ax 3D TOP序列,TR 22,  相似文献   

2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4.7~8/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1]。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