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相关不良反应,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中药制剂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上报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71.68%);活血类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54.34%);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静脉给药(75.14%)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其中静脉给药后30 min内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时间段。结论:重视中药制剂相关不良反应,加强监测,以减少中药制剂给患者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构成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兼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上述规定去衡量。如果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是中药引起的,就是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银林 《海峡药学》2010,22(11):264-265
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建议。结果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经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可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是中老年人;不良反应以皮肤表皮出血点及全身性损害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药只要运用得当,有许多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因人施治,对症下药,可以实现个体化用药;对中药进行加工炮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中药合理配伍运用,不仅可以将疗效最大化,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药新品种及新剂型不断出现,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抽样调查中药不良反应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药物不良反应(ADR)报道总数的72.2%,居各类制剂之首[1,2]。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和配液后放置时间进行临床干预,观察药物不良反  相似文献   

7.
176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8~2009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 768例,涉及368个生产厂家的468个中药制剂品种。6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854例次,占总例数的48.30%。注射剂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剂型且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其次是357种不同剂型的口服制剂,占45.59%。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不良反应/事件1 144例次,占64.71%,绝大多数转归良好。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临床应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的的使用,特别是在儿童人群中的使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说明书的审核、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收集的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最为集中的是60岁以上患者,占总数的37.5%;最为普遍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占整个不良反应人数的81.67%;最常累及的系统是皮肤及附属器官,其次是全身反应;占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前十位的药品主要是注射剂,共73例,占总数的60.83%。结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遵守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尽量采取中药口服给药途径,并在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相似文献   

9.
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深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级别、结果和用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静滴给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达77.29%,其中活血类注射剂发生率最高为33.95%;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5%。结论应重视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学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1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78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的中药品种有32种;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有85例,占47.74%,其不良反应累及9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人最高,为23.60%,小儿次之,为17.42%。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对其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建中 《中国药房》2007,18(33):2619-2620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方法: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以中药名称冠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中药不良反应的统计方式以及中西药合用情况加以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相对西药而言并不算多;应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不良反应,加大监测力度,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正确合理地应用中药。  相似文献   

12.
5277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2006—2008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277例中药不良反应应用统计分析和PRR值计算,进行中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结果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附件损害、过敏性反应和消化系统损害;严重不良反应为2.8%;应用PRR值检测到药物不良反应信号91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中药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有意义的不良反应较少。PRR值计算简单,可用于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相似文献   

13.
李晓黎  王建平 《海峡药学》2010,22(12):315-317
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监4.I现状的评价,以及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方法的设计和初步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方法是评价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有效办法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丽萍  马利敏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1):1738-1741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和发生原因,探讨其对策。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广泛复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原料药质量不稳定、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不完善、临床使用不恰当等多方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使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6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集中在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大力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运用现代制药方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份,精制而成的中药剂型,具有药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不良反应的报告呈不断上升之势。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临床未能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也是其中重要一点。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就临床如何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类型,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在病例中怀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1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9例;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8.72%,且其治愈时间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较多,占41.03%;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占61.54%;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心血管循环系统症状,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达55.56%,循环系统症状占23.93%。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喜炎平注射液69例,占58.97%。结论 熟练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117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7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注射剂59例(占49.6%);祛瘀剂31例(占24.8%),涉及15个药品品种。结论辩证看待中药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 ,中药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甚至有“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的说法 ,使许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有所忽视。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的提高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作一初步分析。1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成药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 ,以皮肤反应和神经、消化系统损害为多见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多见 ;中草药不良反应以神经、消化、循环系统为多见 ,发生频数较高的有乌头类中药、蔓陀罗、雷公藤、斑蝥等。1 1 神经系统反应 速效伤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围绕中药致心脏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文文献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的中药致心脏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8.R2软件对发表年份、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致心脏不良反应领域年发文量逐渐升高;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6个核心研究团队,但各团队间合作较少;作者冯群、关月晨等发文量最高,对推动该领域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热点方向集中在中药致心脏不良反应机制预测、心脏不良反应中药炮制配伍减毒研究以及心脏毒性评价指标(心电图、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等)。结论 中药致心脏不良反应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研究热点主要是有毒中药心脏毒性及中药配伍炮制减毒;突现分析提示:研究中药心脏不良反应的评价指标,建立中药研发评价体系,基于斑马鱼模型探索中药配伍减毒进一步的分子机制以及各种标示物之间是如何协同或拮抗而发挥作用可能是以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