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离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多种生物酶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随着药理作用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镁剂在治疗哮喘、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脑衰及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了解痉、平喘、镇静、祛痰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并在动物实验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随着镁制剂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1镁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硫酸镁(MgSO4)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镁盐制剂。早在1936年Ressello就最先观察到支气管哮喘患者滴注硫酸镁后呼吸困难和喘息得到缓解的现象,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90例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和血常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钙磷镁、过敏原测定,随访1年,其中28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为观察组,另外6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剖宫产、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关(P<0.05),而母孕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血常规、钙磷镁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无关(P>0.05)。结论 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为剖宫产、IgE水平高于50 IU/mL的儿童易发生支气管哮喘,提示临床医师在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硫酸镁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25mg/kg硫酸镁溶液静脉滴注和60mg/ml硫酸镁溶液2.5ml雾化吸入。对照组予地塞米松等效量静脉滴注0.75mg/(kg·d),2次/d;3d后监测哮喘缓解情况,哮鸣音消失时间、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气分析、血镁、尿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哮喘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PaO2、PH、PEFR、FEV1%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镁剂造成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药物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对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对比观察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黄家志,黄金龙,周文,王家翠关键词哮喘,血清微量元素本文对51例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锌、铜、钙、镁的变化与健康人进行比较及对30例低锌,少数低...  相似文献   

5.
韦兰英  蔡万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93-3294
硫酸镁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现将硫酸镁治疗上述疾病的护理总结如下:1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硫酸镁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的作用,25%硫酸镁10ml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可减轻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呼吸困难,并能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但硫酸镁可引起呼吸肌麻痹,使呼吸慢而浅,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液体滴数控制在30~40滴/分,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化,如呼吸频率低于16次/分时,应报告医生立即停药。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护理镁离子能拮抗钙离子,稳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头发中微量元素镁(Mg)锌(Zn)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人对照,其结果哮喘组:Mg和Zn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Mg、Zn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因此,观察Mg、Zn可作为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病头发中微量元素Mg,Zn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头发中微量元素镁(Mg)锌(Zn)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人对照,其结果哮喘组:Mg和Zn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Mg、Zn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因此,观察Mg、Zn可作为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本文主要是观察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5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结合目前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差的现状,旨在提出患者的依从性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性,并为临床治疗哮喘、改善患者依从性提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是80年代新发现的呼吸道病原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肺炎衣原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可能有关系。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其形成和反复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探讨肺炎衣原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笔者对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咽拭子肺炎衣原体的检测和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G、IgM)滴  相似文献   

11.
硫酸镁口服用作导泻,注射用于子痫、破伤风惊厥,高血压等。由于镁离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使硫酸镁的应用不断扩大,近年来临床报告还可用于低镁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输尿管结石、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先兆早产等。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炎症的表现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白三烯在哮喘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安可来)在防止哮喘中的地位被确认.现将扎鲁司特治疗5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基因A-444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分布频率,并比较其与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间的分布差异,为制定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90例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LTC4S A-444C基因多态性,并与国内外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该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190例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中,LTC4S A-444C三种基因型CC、AC和A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49.0%和44.2%;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8.7%、31.3%。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LTC4S A-444C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东北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LTC4S A-444C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国内外不同种族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较大差异性。通过此研究,可以指导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个体化用药,使哮喘临床用药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抗抑郁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的疾病,随着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界逐渐认识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哮喘管理指南对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视程度也正在日益增加.因此,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需要从生物和心理两方面出发,才能提高临床控制率.本研究探讨抗抑郁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控制中的有效作用,期望在常规的抗哮喘基础上,通过抗抑郁治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状态,从而提高哮喘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在哮喘发病中起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用药现状,评价其合理性,分析其不合理原因,为抗菌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出院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62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使用比例为60.49%,其中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比例最高为64.28%。抗菌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比例为34.69%。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中,无指征用药比例最高,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的20.41%。结论:抗菌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存在不合理应用,应警惕抗菌药物的滥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治疗监护是支气管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支气管哮喘的控制有重要作用.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及药物的推陈出新,哮喘的治疗监护工作也不断发展进步.本文从近年来心理监护、用药监护、机械通气监护、延续监护及中医治疗监护在哮喘治疗监护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哮喘患者实施全面、针对性的综合监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嗜酸细胞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其释放的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整个炎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故测定ECP的水平变化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经ECP测定的200例支气管哮喘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血清ECP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不同,如何合理应用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现结合笔者在哮喘防治工作中的体会,对怎样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作一综述,供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塞米松对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探讨MLCK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蛋白(OVA)诱发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大鼠于每次激发前1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mg·kg-1。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三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中MLCK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显示DXM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的表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免疫印迹法检测也表明哮喘模型组大鼠smMLCK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MLCK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地塞米松通过下调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1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周血中MIF的含量: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等病理生理过程,并与其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