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崔健  冯文岭 《河北医药》2009,31(1):88-90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术后感染所致。病变可波及骨髓、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是骨科临床上的难题,清除死骨,消灭死腔是成功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基础。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铅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庆  张蕾 《中国药房》2002,13(3):174-175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等针对G-杆菌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医院感染G -杆菌得到控制 ,而G +球菌有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是常见的医院感染G+球菌 ,也是重要的耐药菌。现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90 %对青霉素耐药 ,耐甲氧西林的分离率也很高 ,如湖北地区11所医院1998~1999年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3 3 %[1] ;广州地区1999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3 % [2]。虽然糖肽类抗生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耐药G+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 ,但20世纪80年代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  相似文献   

3.
急慢性骨为细菌演变和药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金海 《江西医药》1996,31(5):268-269
对近10年来118例急慢性骨髓炎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大部分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第二,三代抗菌素敏感。慢性骨髓炎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对第二代抗菌素部分敏感,第三代抗菌系大部分敏感。为临床上治疗急慢性骨髓炎和筛选抗菌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立平 《河北医药》2013,(18):2850-2851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即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带给患者痛苦,又因此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花费时间和金钱。 SSI分为切口感染、骨瓣骨髓炎、脑膜炎、脑室炎和脑脓肿[1]。 SSI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对细菌感染可进行抗生素治疗。可采取单用或联合应用抗生素作为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对策[2]。本文为探究和分析神经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调查结果并依据此结果采取防感染对策,我院特做此次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亮亮 《安徽医药》2015,19(12):2299-2301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胫骨近端髓腔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甘油酸钠,4周后观察局部皮肤软组织情况、X线表现、细菌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兔均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窦道,34只兔出现明显的放射学改变,如骨膜反应,骨皮质溶解等,36只兔髓腔组织培养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生长,病理检查可见死骨形成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兔胫骨近端髓腔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肝油酸钠制备慢性骨髓炎模型,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局部给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给药系统的应用改善了慢性骨髓炎病人的预后,成为全身给予抗菌剂治疗及矫形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辅助手段。浸渍庆大霉素的PMMA小珠及胶原-庆大霉素海绵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载有喹诺酮类抗菌剂的聚乳酸酯系统表现出优越的药物动力学性质,能有效地治疗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实验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7.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局部给药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局部给药系统的应用改善了慢性骨髓炎病人的预后,成为全身给予抗菌剂治疗及矫形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辅助手段。浸渍庆大霉素的PMMA小珠及胶原-庆大霉素海绵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载有喹诺酮类抗菌剂的聚乳酸酯系统表现出优越的药物动力学性质,能有效地治疗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实验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8.
口服小檗碱出现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檗碱抗菌谱广,对痢疾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1]。口服不良反应较少,偶见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可消失[2]。笔者遇到小檗碱引起药疹1例。病人男性,61a,因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当日...  相似文献   

9.
陈晓平 《医药导报》2006,25(5):467-468
目的建立复方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通过加菌回收的方法对不同医院生产的复方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口服液进行验证。对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沙门菌[CMCC(B)50094],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和白念珠菌[CMCC(F)98001]。结果被检复方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口服液的霉菌、酵母菌及控制菌回收试验均达到要求。结论复方庆大霉素普鲁卡因口服液中的霉菌、酵母菌可采用常规计数法检查,控制菌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骨科感染性骨髓炎患者89例,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条,药敏采用K-B法,药敏制片有OXSID公司生产,用WHONET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9株临床分离株革兰阳性菌65株(41.7%),革兰阴性杆菌23株(37.1%),念珠菌1株(1.1%);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阳性10株(35.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阳性11株(52.4%),大肠埃希氏菌ESBL阳性3株(42.9%)。结论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革兰阳性菌感染是骨髓炎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骨髓炎应以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解沛涛  董利森 《中国药师》2018,(8):1428-1430
摘 要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血源性骨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通过参与1例少见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儿童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联合得到一种新型抗生素制剂Timentin。47个骨髓炎患者每6小时静脉注射本药3.1克。平均治疗期为32天。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的复查均采用骨髓活检培养法,该病致病菌主要是革蓝氏阳性菌,在分离的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占所有分离菌的39%,  相似文献   

13.
替考拉宁的抗菌活性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替老拉宁为糖肽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前体分子相结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胞。替考拉宁的抗菌谱与万古霉素相似,仅对芏兰氏阳性需氧菌和氧菌具有活性,是目前临床上为数不多的角具有对多重耐药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活性的药物之一,适用于治疗重症葡萄球菌(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性葡萄球菌)感染,如脓毒症、脓毒性心内膜炎、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脓毒性关节炎、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并发感染等。替考拉宁的不良反应和万古霉素相似,主要是过敏反应,耳毒性和肾毒性局部刺激症状,但与万古霉素相经发生的不良反庆程度较轻、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淤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骨髓炎大同市煤炭工业医院(037004)韩和宾大同市中医医院韩仁创伤后引起的骨髓炎是由于“局部轻伤后,可能造成骨髓组织的小出血和细胞破坏而细菌易于停留繁殖”或“由创口感染而引起[1、2]。此类骨髓炎不易波及全身,病变较局限且...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投用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我科最近收治的50例急性肾盂肾炎病人分别给予舒氨西林和氨苄青霉素治疗,以比较其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5年2月~1996年2月间住院病人,共50例,其中女性48例,男性2例,年龄17~72岁,平均38±11.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会议制定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1]。致病菌为:大肠杆菌36例。爱德华氏杆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变形杆菌及枸椽酸杆菌各2例。病人有程度不等腰痛…  相似文献   

16.
我院曾采用3%硝酸银离子导入治疗4例无明显死骨而瘘管长期不愈的非血源性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2例细菌培养结果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疗效较为满意。具体方法:将浸有3%硝酸银的棉片置于正极,插入瘘管底部,另取负极放在适当位置,通入直流电5~10mA持续26分钟,隔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结果:4例分别经导入治疗10、15、  相似文献   

17.
万古霉素自 20 世纪 50 年代被首次发现以来,已有大半个世纪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目前,多个指南均将万古霉素作为治疗 MRSA 感染的金标准药物。 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药师学会(ASHP)、感染病药师学会(SIDP) 于 2009 年发布的《万古霉素治疗指南》,当存在复杂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推荐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 ~20 mg/L。 并且该指南指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过低会引起治疗失败以及细菌耐药,而血药浓度过高则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并引起耳毒性等不良反应。因此,监测血药浓度在万古霉素的临床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下肢骨髓炎是儿童骨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该细菌也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骨髓炎与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相似, 包括下肢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等, 两者不容易鉴别。早期的血D-二聚体检测、下肢磁共振检查及血管B超是诊断的主要手段。骨髓炎的治疗包括敏感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及化脓骨髓的钻孔引流术;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有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等。本文报道了2022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右下肢胫骨骨髓炎合并深静脉血栓, 现就其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破坏性强,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内膜炎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远期可导致骨缺血性坏死、病理性骨折、畸形、活动受限及影响生长发育等后遗症。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非常关键。该文就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治疗的规范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新途径。方法:选择确诊为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2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术前均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防止感染,试验组(15例)以去甲万古霉素链珠(去甲万古霉素与骨水泥混合物)填充缺损处;对照组(12例)仅以骨水泥填充缺损处。比较2组感染治愈率、治愈感染所需抗生素治疗成本、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所需时间。结果:2组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皆有效,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抗生素治疗成本较低,同时控制感染也较快。结论:采用去甲万古霉素链珠个体化治疗MRS感染的慢性骨髓炎优于仅静脉给予去甲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