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某些不良反应,分析用要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回顾方式对临床上采用氟喹诺酮类药时不良反应的掌握分析.结果 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运动系统反应,血象改变,肝肾中毒现象等.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氟喹诺酮类药物属实对某些患者反应较重,但在临床中发现此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在治疗支原体和衣原体方面优于其它药物,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提方医师要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1].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其耐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提高.本研究对临床医护人员上报的226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浅谈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根 《中外医疗》2008,27(31):151-151
目的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安全的抗菌药,随着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不合理应用和耐药也日趋严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正确选用进行讨论.方法 随机抽取2005~2006年我院含喹诺酮类处方,对药物的剂型、应用途径、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汁和分析. 结果 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在我院使用率较高.结论 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监测,对不同患者的用药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合用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机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反应. 方法 对2329例门诊随机处方进行回顾性抽查,重点归纳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处方进行分析. 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机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反应不容忽视. 结论 治疗过程中要正确选择药物,不轻易联合用药,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综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抗菌谱进行研究,以确定其临床应用范围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1年我院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处方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临床使用处方数、频率等,来分析其临床应用范围及不良反应.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由大到小前三位的依次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占该类药物总处方数的86.6%,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规范、合理,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qunolones)抗菌药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本文首先阐述了近40多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史,然后对该类药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随后对该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合成抗菌药,通过对其结构的不断改造,使其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抗菌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优秀的抗菌药,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在临床上的地位和作用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42-143
目的:掌握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要求和用药注意事项,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目的.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9例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98例(82.36%)患者通过静脉给药,19例(15.96%)患者口服给药,滴眼和雾化吸入各1例(1.68%).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多(40.34%),其次是消化系统(25.21%)和循环系统(11.76%).结论:正确选择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充分发挥其广谱、高效低毒的优势,减少其耐药性,降低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部2005~2009年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①通过医院数字医疗管理系统对我院住院部抗生素处方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②随机抽取2005~2009年含喹诺酮类抗生索处方共2500份,结合处方诊断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05~2009年喹诺酮类抗生素占所有抗生素处方中的比例依次为13.58%、15.43%、16.59%、18.06%、19.38%,抽样调查显示各年度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分别为15.65%、16.25%、16.40%、16.35%、16.85%.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联用方式不当、用药方法不当、剂量不当和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 近5年我院住院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有所增加,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0.
刘翠环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94-3095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1 000例患者应用抗菌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度、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有50%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时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有40%的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有90%的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式,另外还存在约7.2%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现象.有55例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其他抗菌药品不能比拟的较广的抗菌谱,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其相应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要时刻注意观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的调查方法,对2003~2004年,以我院门诊部消耗喹诺酮类药物为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不完全呈季节性用药规律;总的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较快的为左氧氟沙星.抽查2003年11月门诊处方,医师的用药量基本合理,应用小于18岁为27例,配伍不合理为15例,用药时程最长为20d,最短为1d.结论价格低廉、耐药性低的喹诺酮类药,将得到广泛应用,但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欠佳,应加强该类药物的应用指导和培训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继吡哌酸问世以后推出的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后,已出现细菌耐药性.自8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大大超过吡哌酸,尤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多数耐药菌株更显著的抗菌活性,超过其它类抗菌素,但随着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不良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ADR)并讨论应用该类药物的临床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2上报的1 984例ADR,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308例(15.5%),男性138例,女性170例,年龄18-79岁.ADR分类参照WHO方法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 308例中,ADR多发生在1d之内,最长28 d;静脉滴注引起占66.9% (206/308),其次是口服占27.9% (86/308).308例ADR主要涉及10种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结论 加强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S)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抗菌药物,喹诺酮抗菌药是该类药物的第三代产品,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为预防其不良反应故整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8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ADR占首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其次是加替沙星,ADR所涉及药物以注射剂为主.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代新型的抗菌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还应注意到它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的合理性,尽量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防止滥用、过量应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6.
王定营 《广西医学》2008,30(9):1381-1382
目的 分析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7~2007年国内医药期刊报告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3例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的ADR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给药方法、时间,合并用药等可能有相关性.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正> 环丙沙星是目前氟喹诺酮类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抗菌谱广.对G~-菌的抗菌活性是目前已上市应用的喹诺酮类中最强的药物.对G~+菌的抗菌活性也较强,对厌氧菌、绿脓杆菌都有较强抗菌作用。对耐氟呱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指含氟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由于在原有的结构中加入了氟,致使其在药代学和临床应用诸方面得以扩大.近年来,随着β-内酰腰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菌株的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的重用.因此,为便于临床上正确地使用该类药物,现就它们的药理特点做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38~58岁作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发生率主要以神经系统(31%)、消化系统(20%)和循环系统(18%)为主,疫系统(10%)、泌尿系统(6%)和血液系统(4%)发生率较低;38~58岁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其他依次为>58岁年龄段、18~37岁年龄段和<18岁年龄段.结论:临床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考虑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而能更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WHO推行的ATC分类和约定日剂量DDD等系列分析方法.结果 我院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11个品种,口服剂13个品种,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的14.6%,用药频度,抗菌药物使用密度124197.26DDD,286.52DDD(1 000人天),抗菌药物费用密度6332.41元/(1 000人天),平均日用费用为22.10元/DDD.各品种使用差异大(P<0.05),注射剂DDDs和使用密度是口服的15.3倍和15倍,抗菌药物费用密度注射剂是口服剂的60倍,平均日用金额注射剂是口服剂的39倍.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我院应用广泛,在有效干预下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逐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