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吕绍光主任对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常见症状的中医病位诊断规律。方法收集吕绍光主任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病例307例,其中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的患者76例,以多梦为主症的患者79例,以时睡时醒为主症的患者75例,以早醒为主症的患者77例。对四症所用药物及归经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入睡困难的脏腑辨证之病位多在于"心";多梦之脏腑辨证之病位多责之于"肝";时睡时醒之脏腑辨证病位多责之于"肺";早醒之脏腑辨证病位多在于"肾"。结论吕绍光主任将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常见症状做为切入点,进行症证结合论治,细化了中医对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兰教授行医数十载,通过其精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对围绝经期失眠病因、病机的独到见解,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张兰教授中医辨证论治围绝经期失眠认为病位在肝肾,与心脾皆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不足为本,气滞、火郁、痰热为标,临床论治本病时因人制宜,将围绝经期失眠分为6种证型,即肝郁气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肾不交证、脾胃虚弱证、气血两虚证辨证施治,在治疗上独出己见,提出"滋养肝肾,调整阴阳"的治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清热化痰;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阴降火。在此基础上,酌情佐以安神之品,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吕绍光治疗不同肝郁程度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用药特点,传承其临床思路及经验。方法:收集219例经吕绍光诊治的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的处方。参照证素辨证标准,分为肝郁2级105例,肝郁3级114例,进一步对医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肝郁2级用药以"苦寒"为主,肝郁3级用药以"甘(平)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归肝经外,肝郁2级用药多归心肺经,肝郁3级用药多归脾肾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2级用药以理气药、安神药、清热药居多,肝郁3级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药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吕绍光认为肝郁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2级以实证为主,肝郁3级多夹虚,在疏肝理气安神的基础上,肝郁2级多兼予清热,肝郁3级多兼予补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失眠为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常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基于“府精神明,留于四脏”理论,可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角度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的内在病机,并立足肾、肝、心、脾四脏以疗根本。从四脏辨析,围绝经期失眠之病机可责之心肾不交、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并可相应地治以交通心肾、滋肾疏肝、补脾养心、疏肝健脾。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总结郑纯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郑教授认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临床可见肾虚肝旺、肾虚肝郁、肾虚脾弱、心肾不交4种证型,在临床治疗中以肾虚为切入点,拟补肾、养阴、调肝、健脾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失眠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经断前后诸证”“不寐”“脏躁”,认为肝肾阴虚以致肝郁化火、上扰心神以及气血 不足以致肝失濡养、神不安和为围绝经期失眠的主要病机,故此提出疏肝调神的治疗大法,并配合针刺、精灸、刺络、耳 针、背俞穴埋针等治疗手段,共同构成“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方案,为围绝经期失眠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吕绍光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肝郁为主要病理特点,治疗上重视从肝论治,并根据肝郁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秦瑞君 《国医论坛》2019,34(6):50-51
目的:总结张磊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床病案,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张师认为该病病位在肝肾,病机为阴阳气血失调,临床可分为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痰湿内蕴、肾阴阳俱虚四种证型,若辨证准确,均可获效。结论:张师临床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针灸》2020,(3):295-298
总结金亚蓓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诊疗思路及针灸特色。金亚蓓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总属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并与肝郁、脾虚密切相关。将辨证论治与易医理论相结合,运用脐针疗法于脐部取穴落脏,补虚泻实;辅以体针调治月经,两者合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兰教授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张教授主张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治疗以滋阴补肾、宁心安神、补脾疏肝理气为主。临床分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肝郁脾虚4个证型辨证加减用药治疗。重视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患者自我身心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失眠是45~55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常有症状,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日间困倦等。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临床上多采用滋阴益肾、疏肝健脾、宁心安神的治疗方法。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研究,我国医家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并发展出多种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因其疗效显著而受到社会重视。通过查阅近几年来临床采用中医药诊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刘颖 《江苏中医药》2014,46(11):36-37
目的:观察补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心失所养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65例,运用自拟补肾安神汤治疗,连续服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2.31%。结论:补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故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处于围绝经期肾精不足、发作高血压时多合并焦虑症状的证候特点,得出肾虚肝郁为其主要的证候类型。结合临床,明确了围绝经期女性肾虚肝郁证高血压的辩证要点,确立了补肾填精、疏肝解郁为该型高血压的主要治法。通过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明·高鼓峰"滋水清肝饮"适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常见的肾虚肝郁证候,为今后开展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治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验案等方面阐释梁若笳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结果:梁若笳认为围绝经期妇女体质特点为“阴常不足,阳常有虚”,其病位在冲任,病机为“冲任虚损,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治宜调补冲任、燮理阴阳,临证分为“冲任虚损,阴阳失和”“冲任虚损,月经异常”“阴虚肝旺,心肾不交”“虚火上炎,痰蒙清窍”等四型治疗,治疗特点为中西结合、随症治之和重视情志调养。所举医案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独到,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许晓波主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一定造诣,尤其擅长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许主任认为围绝经期肾气逐渐衰竭,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调,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出现的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围绝经期失眠是近些年患者常见症状,许晓波提出该病肾虚为本、肝郁为首,由于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加之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好发围绝经期失眠。治疗时当标本兼顾,同时适当配合西药,预防骨质疏松等围绝经期其他症状,中西医优势互补,平素强调调畅情志,疗效颇佳。现归纳总结许晓波主任解郁安神颗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围绝经期失眠在临床尤为常见。本文主要介绍陆瑾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病症的临床经验,她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根本病机是肾虚所致的阴阳失调,脏腑失和,在治疗上应以补肾为本,兼以清心、调肝。陆瑾教授强调运用体针的同时配合舌针疗法,抓住主要病机,辨证诊治,加减配穴,标本兼治。该疗法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同时在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方面也具有一定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德芬  李静 《中医杂志》2014,(23):1990-1992
介绍吉海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以肾虚为本,与心、肝、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应补肾为主,同时兼顾养心、调肝、健脾,多应用自创二仙二地汤作为基础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9.
崔向宁教授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方面经验丰富,善于从心、肝、肾三方面对围绝经期失眠进行辨证论治,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肾,与心肝密切相关。肾虚、肝郁是围绝经期失眠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滋补肾阴,降火安神;温补肾阳,潜镇安神;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滋补肾阴,清肝泻火;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要治法。同时进行心理疏导,达到心神同调的目的,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患者血清5-HT水平、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焦虑自评量表积分(SAS)的相关性,以期为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纳入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102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非肝郁证组80例,比较两组间5-HT、SDS、SAS积分的差异性,分析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组血清5-HT与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组较非肝郁证组血清5-H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组较非肝郁证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证组血清5-HT均与SDS积分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0.2578),与SAS积分无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血清5-HT水平可能参与肝郁病机,SDS、SAS积分可作为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