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杰 《江西中医药》2007,38(10):55-55
补和泻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即补法和泻法.但在针灸歌赋中的补与泻,有许多并不是指针灸治疗中的补法和泻法,而是另有其含义.如果我们以补法和泻法操作应用,那就差之厘毫,谬之千里了.在针灸歌赋中有"补"、"泻"、"针泻"、"针泻动"、"泻动"、"先补后泻"、"先泻后补"等不同论述,本人就此谈一下窥管之见.  相似文献   

2.
李培生运用六味地黄汤经验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味地黄汤(原方作丸)系《小儿药证直诀》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组成。功能滋补肝肾,兼补脾阴。然是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有开有合,相辅相成,主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之证。家父临证时,尝  相似文献   

3.
针灸手法,有补亦有泻。这是古人长期通过临床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最后总结成为理论,数千年来一直运用它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内经记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言病症之虚实,当用何法施治。针灸也是依据这个原则,在临床上辨症论治的。针灸虽有补泻,然补泻仅是手法的不同名称,并非能直接起到补其不足、或泻其有余的作用;而针灸补泻的作用是间接通过经络的调解而发生的。关于针灸补泻问题,自古至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4.
吴盛荣 《国医论坛》1997,12(5):17-17
六味地黄汤(丸)系《小儿药证直诀》方,是方补中有泻,离泻千补,有开有合,相辅相成,被誉为“三补三泻”之名方。家父常用此平正通达之方,治疗产后腹痛、头痛、病经、眩晕、泌尿系感染等病,而收异病同治之功。今举验案如下,敬请同道指谬。1产后腰痛黄某,女,25岁,工人,1995年3月25日初诊。自诉;l年前因产1男婴后,腰背酸痛,病延年余,时轻时重,迟劳、通寒尤甚。经针灸、推拿及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近半年来侵背疼尼加重,转例不利,伴团膝酸软无力,月经先期,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熟地159,山药159,山英…  相似文献   

5.
家父陈慰苍,浙江杭州人,在上海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50年,受业于上海名中医秦伯未和针灸科杨永璇老师。善于内科杂病,针药并用,刺罐结合,有一定的独特经验。兹简介如下:1 针药并用内外同治家父常合并运用中药和针灸治病,例如: 类中风后遗症:针刺以开窍通络法取太阳、风池、合谷、阳陵泉、丰隆、太冲、地仓、百会。用泻法,提插补泻留针30分钟。中药拟潜阳豁痰,  相似文献   

6.
李传岐  李宛亮 《四川中医》2006,24(12):101-102
“滋阴清火方”是由家父李世珍(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通过临床总结出来的、用于整体辨治阴虚火旺的一首针灸处方。该方由针泻神门、补复溜组成,具有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的诸多病证。临证时凡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病证,均可选用该方。本文就该方的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效主治、方证简解以及临床应用等作了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善馀 《光明中医》2005,20(2):29-30
元代著名针灸医家王国瑞在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首载《玉龙歌》 ,首创“透穴针刺”法 ,至今还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次注《标幽赋》 ,阐发微义。王氏在临床中重视辨证论治 ,或针灸并用 ,或补泻兼施 ,或先补后泻 ,或先泻后补 ,或多泻少补 ,或多补少泻 ,皆法随病施 ,灵活多变。首创《飞腾八法》 ,首次把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与奇经八脉的理论相结合 ,创立以日时干支推演的数字变化 ,按时针刺八脉交会穴的方法。重视按时针刺的理论 ,创立十二经夫妻相合逐日按时取原法 ,发展了子午流注针术  相似文献   

8.
盛燮荪  陈峰 《中医杂志》2002,43(2):109-111
在针灸临床上,当通过辨证组穴配方以行针时,往往因刺灸方法不合适、体位受限以及创伤、瘢痕等原因,原定的腧穴常以他穴取代。总结了古代有关文献并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归纳为泻荥补合代井、原穴通用、五脏背腧四时取代、表里经穴透刺、邻近穴旁通等7法,并对这7种变通取用法从理论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名医钱远铭     
家父钱远铭(1923~1999)号竹堂,湖北咸宁人,出身于儒医世家,年幼时曾就读于乡塾十余载,通经史子集.弱冠之年.家父跟随咸宁宿儒名医黄振生研习歧黄之业,四载后悬壶乡里,因医术精良、医德朴实,不久则医名渐著.然家父并不以为足,乃复钻研针灸之术,作为临床一技之长,以补中药之不逮.  相似文献   

10.
再论针下气——候气针刺补泻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建业 《中国针灸》2001,21(6):14-22
通过笔者多年针灸实践,从失误的病例中,反证了候气针刺补泻,除了正确分辨针下气,准确进行补(导)、正、泻邪外,还要注意针灸的刺激量-补(导)泻的度,过与不及都不适宜,这是候气针刺补泻的第二难点。  相似文献   

11.
金春兰 《北京中医》2011,(10):760-761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针灸治疗全过程包括理、法、方、穴、术几个环节,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补泻亦是针灸补泻最为独特的一面,然而不能以偏概全。针灸补泻是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的,即理、法、方、穴、术多个层面,全过程,应从针灸疗法、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穴位特性及其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疗法,在补虚泻实方面具备相对不同的特点及趋向,根据不同病证特点选择不同的针灸疗法,是实施针灸补泻的第一步。同时考虑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特点、常用腧穴的补泻特性及腧穴配伍对补泻的影响,再结合实施针刺或其他手法之补泻。临证时注意运用各环节的补泻,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针刺补泻手法与效应关系之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210029)黄晔关键词针剌补泻手法补泻效应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针灸界长期存在着诸多争鸣,有的认为针刺手法有补泻之分,并能产生补或泻的特有效应,“补泻反则病益笃”;有的认为针刺“浑是泻而无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意义,并在《难经》治疗肝实肺虚证的基础上论述“泻南补北法”还可指导针灸取穴和中药处方配伍,治疗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心肝火旺之证,拓宽泻南补北法的临床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彭炼  王泽涛  刘美平  卢笛 《河南中医》2011,31(12):1345-1346
针刺补泻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其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常用手法包括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平补平泻、烧山火和透天凉等。针刺补泻的机理不是直接补人体之不足,或泻人体之有余,而是通过不同的针刺方法,间接的经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产生补虚泻实的效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观察泻胃补脾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6例在我中心门诊开展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泻胃补脾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分布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同时根据平均秩次可见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泻胃补脾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灸补泻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柏  古光林 《光明中医》2006,21(12):22-23
虚则实之,实则泻之,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也是针灸必须遵循的法则.针灸中的补泻,一般认为,补法为轻刺激,泻法为重刺激.而<千金翼方>中却明确指出:"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  相似文献   

17.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最早记载于《难经·六十九难》,后世针灸医家应用五输穴对该理论进行了临床发挥.目前,五输穴“补母泻子”的临床运用也是《针灸治疗学》总论讲授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历来的教材都仅就“肺虚、肺实,肝虚、肝实”加以阐述,给学生理解带来不小的歧义,笔者现将个人理解陈述如下,以做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针灸循经补泻法治疗失眠症有独到的疗效.对于失眠症,西医有西医的治法,中医有中医的疗法.但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来缩短病程以及减轻患者痛苦.文章运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针灸补泻法治疗失眠症,并循经"迎而泻之,随而补之",泻实补虚,调和阴阳.毫针循经迎随补泻法通过循经调理经脉和脏腑而治本,对于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通过...  相似文献   

19.
针灸补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泻是针灸治病的两个大法,以《内经》、《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篇为据,介绍各种针灸补泻手法及补泻作用的腧穴,在针灸临床上根据病情不同,选用具体手法、腧穴治疗各种病症。  相似文献   

20.
在针灸临床上对于补泻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补泻效应,在针刺补泻法的探求上,应重视发挥针灸的无副作用、痛苦小的优势,重视理、法、方、穴的应用,重视留针得气,手法倡用平补平泻以补虚泻实;不应片面强求补泻手法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