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红芪木脂素A(1),异甘草素(2),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3),毛蕊异黄酮(4)和芒柄花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芪木脂素A。  相似文献   

2.
红花岩黄芪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对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岩黄芪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β-谷甾醇(1),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白桦脂酸(3),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烯(4),5,7-二羟基-4′-甲氧基-8-异戊烯基异黄酮(5)和金雀花异黄素(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6)。结论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蒙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方法 用硅胶柱和C18反相柱等方法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内蒙黄芪根中分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葡萄糖苷(Ⅰ)、大豆苷元(Ⅱ)、红车轴草素(Ⅲ)、软脂酸甘油脂(Ⅳ)、软脂肪酸(Ⅴ)、黄芪皂苷甲(Ⅵ)、红车轴草异黄酮苷(Ⅶ)和毛蕊异黄酮(Ⅷ).结论 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糙叶败酱中木脂素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ge.)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和HPLC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IR,MS,1HNMR,13CNMR,DEPT,HMQC和HMBC)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和结论分离并鉴定了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落叶松脂醇(1),4-[1-乙氧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四氢呋喃(2),异落叶松树脂酚(3),去甲络石糖苷(4).化合物2为新的木脂素,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蒙古黄芪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红车轴草素(1)、芒柄花素(2)、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3)、毛蕊异黄酮(4)、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5)、(6aR,11 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6)、(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黄芪皂苷I(8)、乙酰黄芪皂苷I(9)、黄芪皂苷Ⅱ (10)、异黄芪皂苷Ⅱ (11)、腺嘌呤(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结论 此次从蒙古黄芪中主要分离得到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红芪(Hedysarumaustrosibiricumb.Fedts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分离。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为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芒柄花苷和天冬氨酸。结论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鹰爪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鹰爪Artabotrys hexapetalus (L.f.)Bhandar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鹰爪种子分得4种木脂素:异洋商陆素A(isoamericaninA,1)、异洋商陆醇A(isoamericaninolA,2)、洋商陆素B(americaninB,3)、鹰爪木脂醇(artabotrycinol,4),以及(R)-鹰爪三醇[(R)-artabotriol,5]、棕榈酸(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等。结论鹰爪木脂醇(4)和鹰爪三醇(5)为新化合物,其余3种木脂素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8.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法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aR,11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1),(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5′-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3),芒柄花苷(4),(6aR,11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5),(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5′,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芒柄花素(8),黄芪甲苷(9),黄芪皂苷II(10),蔗糖(11),腺嘌呤核苷(1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13),十六烷酸(14)。结论化合物5,7,11~14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木香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茎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白木香茎木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爵床脂素A(1),justidin F(2),刺五加酮(3),(+)丁香树脂酚(4),丁香脂双葡萄糖苷(5),无梗五加苷B(6),curuilignan D(7),丁香素(8),4-羟基-3,5-二甲氧基酚苷(9),3,4,5-三甲氧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4,5-三甲氧苯基-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7-ketositosterol(12),7-oxo-5,6-dihydrostigmasterol(13)。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松针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尾松松针水煎液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3′,4,9′-三羟基-4-甲氧基-9-O-莽草酰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基新木脂素(massonianoid A,I),(7S,8R)-4,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基新木脂素(II),4,4′,8-三羟基-4,4′-二甲氧基-9-木脂内酯(III)。结论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II和III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