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槲皮苷与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 im adzu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45∶55),流速1.0 m l.m 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与槲皮苷的含量;再采用Sh im adzu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50∶50),流速1.0 m l.m 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萹蓄中木樨草素的含量。结果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0.50~2.50μg,r=0.999 8,回收率为95.13%,RSD为2.91%;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40~2.00μg,r=0.999 6,回收率为96.49%,RSD为2.77%;木樨草素的线性范围0.0325~0.39μg,r=0.999 9,回收率为95.75%,RSD为2.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萹蓄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市售山楂中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的含量以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条件,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对山楂中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适用性考察。结果经方法学验证,线性范围分别为0.60~38.52μg/m L、0.60~38.56μg/m L,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101.88%~102.44%,RSD小于2.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市售山楂异槲皮苷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琴伟  张文婷  赵维良 《中草药》2007,38(8):1253-1255
目的以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为指标成分,建立了RP-HPLC法对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考察鱼腥草不同生长季节、不同药用部位黄酮类成分的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AgilentZORBAXSB—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6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334~0.5344μg,r=1(n=6);金丝桃苷0.1660~2.6560μg,r=1(n=6);槲皮苷0.3805~6.0880μg,r=1(n=6);回收率芦丁为103.3%,金丝桃苷为106.6%,槲皮苷为107.6%(n=9)。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稳定,适合于作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酮类成分的量高低是:花>叶>果实>地上茎,地下部分基本无黄酮类成分。花期各成分的量相对高于果实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测定梅花配方颗粒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Phenomenex Synerg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230 2~2.877 5μg(r=0.999 2),0.134 8~1.685 0μg(r=0.999 5),0.195 4~2.442 5μg(r=0.999 1),0.033 8~0.422 5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8.71%,100.00%,100.57%;RSD分别为1.7%,1.4%,1.8%,2.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为梅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咳喘顺丸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体积流量:0.8 mL/min;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3:2),流动相B为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λ1=350nm(检测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检测波长λ2=210 nm(检测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结果:金丝桃苷、槲皮苷、去氢土莫酸和茯苓酸分别在0.0612~1.2240(r=0.9997)、0.0978~1.9560μg(r=0.9992)、0.0148~0.2960μg(r=0.9996)、0.0216~0.4320μg(r=0.9995)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1%、98.36%、96.79%、97.16%,RSD(n=6)分别为1.20%、1.62%、1.03%、1.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咳喘顺丸的含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郁舒片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体积8μL,流速0.8 m L·min-1。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1.005 8~0.100 6(r=0.999 8),0.360 5~0.036 0(r=0.999 9),0.150 7~0.015 1(r=0.999 8),0.091 9~0.00 92(r=0.999 8),0.063 7~0.006 4μg(r=1.000)与峰面积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 2.0%),100.51%(RSD2.0%),99.09%(RSD 1.7%),99.23%(RSD 1.8%),99.65%(RSD 2.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可以作为郁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同时测定调经活血片中芍药苷、阿魏酸、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Elipse-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4∶86),流速1.00 mL·min-1,柱温25℃,检测器DAD,检测波长230 nm(芍药苷),316 nm(阿魏酸),360 nm(金丝桃苷)。结果:芍药苷在160.0~1280.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51%;阿魏酸在67.5~540.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33%,RSD1.21%;金丝桃苷在17.2~137.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8.71%,RSD1.2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调经活血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结合超声辅助萃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丝海棠叶中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和槲皮苷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1)%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0.8 m L·min~(-1),柱温为室温。在优化条件下,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槲皮苷在0.9~112.5μg(r=0.999 6),0.093 2~11.65μg(r=0.999 1),0.097 2~12.15μg(r=0.999 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98.80%,98.19%。该方法绿色环保、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适用于同时测定垂丝海棠叶中根皮苷、3-羟基根皮苷和槲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对桑寄生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槲皮苷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与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35~3.5μg(r=0.999 9)与0.41~4.1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与100.4%,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茎枝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0.14 mg/g与0~0.85 mg/g不等,药材叶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41~2.48 mg/g与2.42~6.89 mg/g不等。结论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明显不同,药材的槲皮苷与槲皮素主要存在于药材叶中,茎枝中的含量较低,有的寄主的桑寄生茎枝中甚至检测不到槲皮苷与槲皮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藏药樱草杜鹃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为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速1.0 mL· 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50 nm,流动相A乙腈-甲醇(5∶1)-B 0.1%甲酸,二元梯度洗脱.结果:3种成分在70 min内达到良好分离,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4.41 ~88.20 mg·L-1(r =0.999 6),2.94 ~58.80 mg·L-1(r =0.9996),1.485~29.70 mg·L-1(r =0.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37%(RSD 1.67%),98.07% (RSD 1.41%),100.19%(RSD 1.20%).结论: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较好,可作为藏药樱草杜鹃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中主要黄酮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鱼腥草中的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采用HPLC法,对12个产地的鱼腥草药材中的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条件为0~15~20~25~30~35~40~60 min,2%~15%~15.5%~16%~18%~18%~20%~40%B;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4不同产地的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别,芦丁的含量为9~115 mg kg-1,金丝桃苷的含量为16~416 mg kg-1,槲皮苷的含量为110~710 mg kg-1。怀化、邵阳产地的鱼腥草样品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适合作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AlCl3)比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样品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406nm。结果:总黄酮在5.09~50.9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67X+0.0072,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3%,RSD=1.93%(n=6)。结论:AlCl3,比色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猴耳环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复方臭灵丹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桔梗和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依据《云南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及重现性考察。采用HPLC对合剂中的洋艾素和金丝桃苷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相关方法学的考察。结果桔梗和鱼腥草TLC鉴别色谱图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特征斑点,阴性无干扰,且分析方法验证与重现性考察均合格。洋艾素和金丝桃苷分别在2.59~55.47μg/mL和4.02~51.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24X-12.39(R=0.9996)和Y2=63.82X-30.04(R=0.9994),准确度试验中,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和100.14%,RSD值分别为2.36%和2.74%(n=9),其余方法学考察均合格,洋艾素和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1μg/mL和9.95μg/mL。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为鱼腥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绿原酸流动相乙腈-0.1%磷酸(12∶88),检测波长326 nm,芦丁流动相甲醇-0.1%磷酸(50∶50),检测波长355 nm,流速均为1.0 mL· min-1.结果:绿原酸和芦丁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9.8 ~68.6μg(r =0.999 7),9.6~67.2μg(r=0.998 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RSD分别为1.47%,2.12%.结论:鱼腥草不同部位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差异很大,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高,根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HPLC测定心悦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及Rb3的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心悦胶囊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豫,及人参皂苷Rb3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un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线性范围为人参皂苷Rg1在0.0989~1.9780μg(r=0.9991,n=5),人参皂苷Re在0.3120~5.38μg(r=0.9992,n=5),人参皂苷Rb3在0.448—8.96bLg(r=0.9991,n=5)。平均加样回收率人参皂苷Rg,为97.1%,RSD:2.46%(n=6),人参皂苷Re为97.5%,RSD=1.89%(n=6),人参皂苷Rb,为100.0%,RSD=2.28%(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心悦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红花子中芦丁与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芦丁的含量采用Shimadzu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H3PO4溶液(42:5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用外标法定量;采用Shimadzu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45:5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槲皮苷的含量。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0.053~0.53μg,r=0.9999;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40~2.00μg,r=0.99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千金片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adzu-C18柱,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am.结果 测得盐酸巴马汀线性范围0.051μg~0.255 μg(r=0.999 9),加样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1.03%(n=5).结论 该法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全国主产区鱼腥草种质资源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并分析形态特征、地理位置、生长性状与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不同种源鱼腥草中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与植物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与种源经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针对鱼腥草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成分选择新品种时,应重点考虑鱼腥草植株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力源片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120—2.04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1%,RSD=0.7%(n=6);人参皂苷Re在0.297—5.04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3%(n=6)。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补阳还五汤中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26:2)为流动相A,0.7%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毛蕊异黄酮苷为260 nm,芍药苷为230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403 nm;柱温:35℃.结果 毛蕊异黄酮苷在0.0539~1.07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5%;芍药苷在0.4160~8.3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7%;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418~0.83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1.9%.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定补阳还五汤中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