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 5或P<0.0 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 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米非司酮对三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作用是否相同。结果 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有相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中含有相同的雌孕激素受体.对米非司酮有相同的反应.米非司酮作用的强弱取决于雌孕激素受体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一种强抗孕激素类药物,较高剂量有抗糖皮质激素作用.以往多用于早孕流产和中孕引产,近年来代替甾体激素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及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雌孕激素水平和表皮生长因子有关[1~5].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与其血中或瘤内浓度相关,监测米非司酮血或瘤内浓度,有助于米非司酮治疗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约为25%,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其生长发育与雌、孕激素密切相关。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因此本文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腹腔内给药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鹏辉  丁虹 《医药导报》2007,26(12):1401-1405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腹腔内给药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5只,其余大鼠以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发子宫肌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及米非司酮腹腔内给药低、中、高剂量(0.56 ,1.12 ,2.24 mg·kg-1·d-1,腹腔内注射)组各15只。正常组、模型组每只每天腹腔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共12周。末次用药后24 h将所有大鼠称重,酶标记单克隆抗体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 )和孕激素(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随后处死大鼠,剖腹先观察子宫大体形状,剪取子宫称重,以子宫重量/ 体重(mg·g-1) 计算子宫系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子宫平滑肌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 E2 、P和 血清EGF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子宫重量明显增加,子宫系数变大,子宫平滑肌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升高。米非司酮腹腔内给药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 E2 、P及EGF 水平,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以2.24 mg·kg-1·d-1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结论米非司酮腹腔内给药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瘤机制可能为:①降低体内雌、孕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直接对抗孕酮活性并产生抗E2作用,从而使雌、孕激素效应显著降低,导致肌瘤体积缩小,子宫重量减轻,子宫系数变小;②降低血清EGF水平,抑制 EGF EGF R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从而使肌瘤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25例,进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其治疗前后的采用B超检查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对雌孕激素进行检测,并对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进行检测,严格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结果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用药前的B超检查结果,子宫及肌瘤明显减小,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显著增加,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未出现因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的降低激素水平,使肌瘤的体积减小,安全有效,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 :米非司酮组 5 0例 ,从月经周期第 1天开始 ,每天口服 2 5 m g,连服 90 d;B组 :随诊观察组。在治疗前后 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 ,观察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缩小 ,雌、孕激素水平下降 ,血红蛋白水平上升。与随诊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以及对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无内科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短期大剂量组(A组)、长期小剂量组(B组).于服药前后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体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切除的子宫肌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结果 ①两服药组服药后肌瘤体积较服药前明显缩小, 肌瘤体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B组体积变化更明显;②对照组肌瘤组织中ER、PR均呈高表达,A组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服药组间比较,PR、E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短期大剂量及长期小剂量米非司酮均可使子宫肌瘤明显缩小,但长期小剂量效果更明显.②降低肌瘤组织中PR、ER表达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近年来研究表明孕激素对肌瘤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国外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一定疗效。作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3例现将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运端  陈利社  张静  刘凤军 《河北医药》2011,33(7):1051-105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生长速度和体积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月经过多、并发贫血、腹痛及压迫症状是选择手术最常见的原因。雌激素、孕激素是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深入研究,认识到一些激素与生长因子如雌、孕激素受体(ER、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E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IRα)在子宫肌瘤生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通过ER、PR在子宫肌瘤中的含量探讨其在子宫肌瘤生长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萍  王苏征 《江苏医药》1998,24(11):803-804
对40例子宫肌瘤行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的变化,部分病例随访,初步探讨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和副作用。认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但部分随访病例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情况,因此米非司酮不能完全取代手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组、腹腔镜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每日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2.5mg,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复查B超,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肌瘤数量及体积的变化;子宫动脉栓塞组,经股动脉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剂治疗,术后随访比较手术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腹腔镜组,手术剔除肌瘤。结果:药物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瘤体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成功率〉80%);腹腔镜组子宫肌瘤剔除率达98%,术中、术后流血少,对机体损伤小。结论:3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药物保守治疗可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避免手术,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或瘤体较大者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同时口服三苯氧胺10mg,每日2次,连服3个月。B组44例为米非司酮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及安慰剂,剂量与服药方法同A组;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用药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外周血雌、孕激素维持于较低水平,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以A组更明显,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安全有效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米非司酮组,10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B组为米非司酮配伍内美通组,10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同时口服内美通2.5mg,每周2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子宫和最大肌瘤的体积缩小更明显。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米非司酮配伍内美通是更有效、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春萍 《天津医药》2004,32(4):243-243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卵巢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其只可缓解症状,而不能作为根本治疗。本研究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5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mg/d,6个月。治疗前后B超检测子宫及肌瘤体积(2个月1次),血常规、肝酶、血雌孕激素水平、月经出血量及症状。结果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9%,肌瘤体积缩小较子宫更大。肌瘤相关症状如痛经和经间期盆腔疼痛、下腰背和肛门痛、性交痛等显著减轻或改善。用药过程中100%的患者停经,贫血患者Hb升高,围绝经期患者16%绝经。不良反应:6%肝酶轻度升高,治疗结束后1个月均恢复正常,潮热发生率26%,恶心发生率8%,性欲下降14%。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方法75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血生殖激素水平,血钾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月经过多及痛经等症状明显改善。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P>0.05),血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钾及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通过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对卵巢雌、孕激素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减少子宫血流而发挥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肌瘤,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25%[1],是具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可导致月经过多、痛经和压迫症状等,是妇女行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手术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副作用,特别对生育功能有影响。以往认为肿瘤的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有关,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症状,所以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有所关注,近年来观察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茹英  朱志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39-254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同时口服内美通5mg,每周2次,连服3个月。B组50例为米非司酮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及安慰剂,剂量与服药方法同A组;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用药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较低水平,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以A组更明显,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安全有效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约为25%,多年来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文献报道孕激素在子宫疾病发病重其重要作用,应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可使肌瘤缩小,我站于2008年开始对要求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24例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初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