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杨洪伟 《吉林医学》2014,(18):4036-4036
目的:对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特点以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子宫腺肌病诊治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对检查和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为72%,4例患者漏诊,8例患者误诊为子宫增大,8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18例患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2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采取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采取腹部超声(腹部组)与阴道超声(阴道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结果。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08例子宫腺肌病中合并子宫肌瘤48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阴道组诊断总符合率及合并巧克力囊肿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腹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而且在合并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上也要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0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张炜芬  常青  周群英 《河北医学》2007,13(11):1298-129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囊肿分为3类:①囊肿型,②多房型,③混合型。将超声诊断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论相对照,以统计其符合率。结果:60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病理检验结果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准确、无创、简便、经济,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同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术后病理证实,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合并子宫肌瘤37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6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21例。57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准确率为67.86%;75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准确率为89.29%。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相比于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7.50%、90.0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56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声像图.结果 术前诊断本组56例患者,49例子宫腺肌病,5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肥大.术后病理检查显示33例子宫腺肌病,19例合并子宫肌瘤,3例合并子宫肌瘤和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B超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 诊断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有可重复检查、没有创伤、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腹联合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图像分析。结果:1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多无形态改变。35例子宫弥漫性均匀性增大,47例肌层增厚以后壁型较多见,其次为前壁型,侧壁型较少见22例合并子宫肌瘤,27例合并子宫腺肌瘤,14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132例,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在诊断子宫腺肌病上具有重要价值,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直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受体 (PR)、雄激素受体(AR)、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 -R)及黄体生成素受体 (LH -R)分布的差异。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各 30例和 2 0份上述病例周期在位内膜 ,应用免疫组化S -P ,测定ER、PR、AR、FSH -R、LH -R ,并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AR、LH -R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 ,而FSH -R阳性率显著低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 (P <0 .0 5 )。结论 :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AR、LH -R及FSH -R分布不同 ,可能是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药物治疗疗效不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及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间手术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和卵巢异位囊肿各60例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cl-2、bax及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bax蛋白及ki-67蛋白在两症的在位内膜及子宫腺肌症异住内膜中均呈现周期性改变,而Bcl-2蛋白及ki-67蛋白在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中呈持续性增强,较在位内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细胞凋亡和增殖受卵巢性激素周期性调节,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则相反,两者细胞调亡和增殖特性显然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王金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31-732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其他囊性肿物的超声鉴别分析。方法对279例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3%.结论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率高,但仍需与其他囊性肿物鉴别,部分病例与卵巢脓肿、成熟型囊性畸胎瘤、输卵管囊肿、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单纯囊肿的声像图相似。  相似文献   

11.
阴道超声对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对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观察随访1年.结果 35例患者共42个囊肿,根据声像图特点囊肿分为三类,即单房型(30例),多房型(3例),混合型(2例).超声诊断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诊断准确率为100%.穿刺均一次成功.30例治愈,5例复发,治愈率为85.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阴道超声对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准确.同时应用阴道超声对其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简单、微创、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治疗术后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曼月乐避孕作用及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正常健康要求避孕的妇女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要求避孕及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小于3cm)要求避孕及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要求避孕及减少复发的分别为10例,适时放置曼月乐,定期随访及复查,观察避孕、月经及痛经情况,子宫及卵巢囊肿大小变化。结果:曼月乐带器妊娠率为0%,放置曼月乐后12个月,所有妇女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明显较少,子宫腺肌症患者及内异症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子宫缩小,CA125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在避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上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O/NOS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异eNOS和iNOS71例异位子宫内膜和32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eNOS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生期表达较低,分泌期较高。iNOS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异位子宫 内膜中的eNOS和iNOS的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NOS在子宫腺肌病组的表达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位组,而iNOS的表达无差异;痛经组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痛经组,而eNOS的表达无差异性。结论:eNOS和iNOS在异位子宫内膜中呈持续性过强表达,提示NO/NOS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1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年龄、症状和体征、既往史、妇科检查情况、术前孕产次、合并症、术中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评分及分期、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后孕产次等25项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变量分析,危险性相关因素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术中ASRM评分、合并子宫腺肌病及手术时间(P<0.05);保护性相关因素为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前孕次及年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性相关因素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及术中ASRM评分高(P<0.05);保护性相关因素为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前孕次及年龄(P<0.01)。 结论:既往内异症手术史、既往宫腔操作史、后穹窿触痛结节、双侧盆腔病变、多房样囊肿及术中ASRM评分高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术前术后孕次、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及年龄则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 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16例子宫腺肌病的正位和异位子宫内膜、12例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及 1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 2和Bax的免疫定位和染色强度。结果 :①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中 ,Bcl 2或Bax表达相同 (P >0 .0 5 ) ,主要见于腺上皮细胞 ,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 ,Bcl 2或Bax均持续表达 ,无周期性变化。③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Bcl 2和Bax极少表达。结论 :①Bcl 2或Bax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表达 ,提示它们可能参与月经周期调节 ;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Bcl 2持续存在 ,使之得以长期增殖而发病 ,为研究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③卵巢内异症极少表达Bcl 2可能是促成凋亡形成 ,引起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桑琳  赵卫东  杜世华 《安徽医学》2012,33(10):1346-1350
目的通过检测p53、p21、MDM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p21、MDM2基因和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29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9例子宫腺肌症组织标本的p53、p21、MDM2表达情况,对p53、p21、MDM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分泌期表达高于增生期(P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p53蛋白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53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21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低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p53与p21呈正相关(r=0.611,P0.01),p53与MDM2呈负相关(r=-0.541,P0.01),p21与MDM2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表达无相关性(r=0.404,P0.05)。结论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p21、MDM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Bcl—2和Bax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6例子宫腺肌病的正位和异位子宫内膜、12例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和Bax的免疫定位和染色强度。结果:①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中,Bcl—2或Bax表达相同(P>0.05),主要见于腺上皮细胞,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Bcl—2或Bax均持续表达,无周期性变化。②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Bcl—2和Bax极少表达。结论:①Bcl—2或Bax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月经周期调节;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Bcl—2持续存在,使之得以长期增殖而发病,为研究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③卵巢内异症极少表达Bcl—2可能是促成凋亡形成,引起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有盆腔粘连、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5±17)%,有27例(90.0%)痛经完全消失,1例(3.33%)疼痛明显缓解,2例(6.67%)无效;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2.1%,卵巢功能没有变化。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MP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研究组39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27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MMP9检测。结果MMP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异位内膜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与在位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表达增强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147在卵巢巧囊合并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研究组4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巧囊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33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CD147检测。结果CD147在巧囊和腺肌症的异位内膜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与在位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表达增强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