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宁 《光明中医》2011,26(4):739-73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过多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并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表现为尿酸盐沉积所导致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痛风性肾病、尿酸性泌尿系结石等.2005-2012年,笔者应用痛风合剂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痛风4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痛风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中医"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一种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石等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成因90%是因为尿酸排出不够,另外10%的原因多为尿酸制造量过大,这与后天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荔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1-17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所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的相关性。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对"浊毒"的涵义,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与痛风尿酸毒性的形成,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之间进行对比探讨。结论: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浊毒是痛风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致病因素之一。浊毒与痛风尿酸毒性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胡荫奇辨治痛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指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9.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志滨  刘阳 《河北中医》2009,31(10):1571-157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如痛风石沉积、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及尿酸肾结石形成.据血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1]。老年人痛风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1.
痛风颗粒防治痛风作用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痛风颗粒防治痛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酚红排泄法、Oxonic acid,potassium salt(OAPS)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耳肿胀、角叉菜胶或尿酸致小鼠足肿胀等方法探讨药物的作用。结果:痛风颗粒可显著减少尿酸生成,同时增加其尿酸排泄,并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痛风颗粒的抗痛风作用与其具有减少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镇痛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双足与保健》2010,(5):10-12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痛风饮食:饮食是痛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痛风(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血尿酸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  相似文献   

15.
痛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GN),即痛风.  相似文献   

17.
曾伟刚 《中医杂志》2007,48(1):58-5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  相似文献   

18.
贪食与痛风     
专家指出,进食高嘌呤食物、酗酒、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等都是痛风的诱因。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因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它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种综合征。简单来说,痛风的主要前提之一就是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  相似文献   

20.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淀,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