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慕鹏莺  牛向宏 《安徽医药》2016,37(9):1124-112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3组均常规行活血化淤等基础治疗,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观察3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血清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CD62p、PAC-1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使用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具有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6,(7):527-529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经颈动脉超声波检查,80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大于0.9 mm。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每天都给予10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每天10 mg;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每天20 mg。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给予降糖、降压药物。所有患者在入院第2天进行颈动脉超声、肌酸激酶、肾功能、肝功能等检测。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1年以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在治疗后CIM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汀组患者治疗后CIMT也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IMT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减少CIMT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AS临床疗效好,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9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治疗效果;起效时间、血脂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起效时间、血脂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加速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查颈动脉彩超,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个月后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不稳定斑块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少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100mg,每日1次;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IHSS评分、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14d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IHSS评分、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均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3和9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每组各42例。常规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强化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和MMP-9水平和脑梗死病灶面积。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显著低于强化组的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3和MMP-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强化组下降幅度与常规组比较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病灶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且强化组缩小幅度比常规组更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减轻血管壁炎症,抑制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6):11-15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否对延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产生协同疗效。方法选取高HCY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联合组给予叶酸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叶酸组给予叶酸片治疗。观察三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HCY、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的各观察时间点上组间比较,联合组的血浆HCY水平较叶酸组,均无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的血TC、LDL、TG水平较他汀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个月观察时间点上组间比较:联合组的IMT小于他汀组(P<0.05),联合组的IMT小于叶酸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明显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脂水平,联合治疗减少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远期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独立活动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水平均下降(P<0.05),而HDL水平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和血脂水平,总有效率略高于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永  林森  赵连东 《安徽医药》2015,36(9):1100-110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索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益处。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Ⅰ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Ⅱ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其余治疗均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 hs-CRP和S100B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 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hs-CRP水平下降均不明显(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血清hs-CR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相对20 mg/d、1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40 mg/d的剂量可更明显降低hs-CRP、S100B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5种假药片的鉴定及有关药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盐酸小檗碱片,安乃近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和肌苷片的5种假药进行鉴定,并对有关质量标准提出修订建议。方法:采用HPLC法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有关方法比较。结果:用HPLC法检出60余批造假产品。结论:HPLC法专属性更强,结果更可靠。现行有关药品标准应予修订。  相似文献   

12.
复方替米沙坦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替米沙坦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制备替米沙坦分散体以提高替米沙坦的水溶性,选用利于氢氯噻嗪稳定的辅料,采用双层压片工艺制备了复方替米沙坦片,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RSD=0.79%)和99.37%(RSD=0.40%).结论:该处方工艺合理,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Pellet formulations as represented by multiparticulate systems are often contained in hard capsules. We examined the use of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making of compressed tablets containing pellets, OSDRC-technology. OSDRC-technology employs a double-structure punch (center punch and outer punch) allowing for dry-coated tablets to be assembled in a single run.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outer punch, formability of pellets, and diameter of tablets on pellet filling.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inner outer punches are not always better for filling small tablets with large amounts of pellets. We considered that this was because the core pellets spread in a cone shape within the formulating tablets at filling, requiring a thickness of the outer punch and a particle density of the diluents at which pellets would not exude from the formulating table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formability of core pellets affects the maximum number of layers of pellets, and higher formability would yield better results. However, we found that pellets with poor formability (tensile strength of < or =2 kPa) could be used in tablets. For the tablets, the larger the diameter, the greater the maximum number of layers. We considered this to be due to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pellets and punch wall. We concluded that OSDRC-technology could be applied to capsule-like forms containing pellets > or =50 wt% through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联合利血生片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就诊顺序将103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分为3组:A组口服地榆升白片,B组口服利血生片,C组(地榆升白片+利血生片)联合用药,持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C组治疗显效率为43.6%(17/39),总有效率为87.2%(34/39),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出现部分反酸、轻度胃部不适病例,复发率为14.7%,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地榆升白片联合利血生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7周内宫内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11月120例服用复方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7周内宫内妊娠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00例服用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7周内宫内妊娠者为对照组.结果在应用米索前列醇片后的胚胎排出平均时间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0±1.20)小时及(3.52±1.10)小时;阴道流血开始和停止时间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2 13.2)天及(14.4 1.50)天,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7周内宫内妊娠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6.
姬晓鹏  蒋斌  潘琳  黄河  宋其贵  冯中培 《中国药房》2010,(19):1805-1806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片与丹参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片组、丹参片组和对照组,疗程2个月;另设正常组30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及前列腺环素合酶(PTGIS)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相对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cAMP、PGI2、PTGIS mRNA表达明显降低,TXA2表达明显升高。复方丹参片组和丹参片组能明显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cAMP、PGI2、PTGIS mRNA表达,降低血浆中TXA2的表达,其中复方丹参片组的升高或降低作用显著大于丹参片组。结论:复方丹参片与丹参片均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均有防治作用,但复方丹参片的防治效果强于丹参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较贝那普利片和替米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原发性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贝那普利片治疗,另一组使用替米沙坦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每天于清晨和傍晚各测量1次肱动脉的血压,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求出均值作为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同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治疗了4周以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降压药均可有效降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贝那普利片、替米沙坦片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是替米沙坦片不良反应较少,能够较好地保护靶器官,适用于治疗老年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采用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治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根据住院顺序按照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采用丙硫氧嘧啶片治疗,实验组采用甲巯咪唑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在太平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等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非铝塑包装片剂定性分析模型用于该品种的鉴别。方法以8个生产厂家的消旋山莨菪碱为分析对象,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导数化和矢量归一化进行预处理,应用欧氏距离方法建立消旋山莨菪碱近红外鉴别数学模型。结果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的条件参数为:谱段为5 400-7 000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法+归一化",模型的阈值为0.603。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能满足应用的要求。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消旋山莨菪碱的定性分析模型是可行的,同时为模型更新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