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味苦,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之效. 解毒消痈 蒲公英苦寒泄热散结,甘寒清热解毒,为治热毒疮疡之佳品,又兼通乳之功,故为治乳痈之要药.其可用于治疗各种痈肿热毒,外如痈、疔、疖、丹毒,内如肠痈、肺痈、胃痈等.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遍地野生,取之甚便。它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传统上以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外敷患处,或单独煎水内服,多用于治疗疮疔、乳痈等症。近年来发现,蒲公英在消炎止痛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堪称中药的“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正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及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其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适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胆、热淋涩痛。蒲公英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疏郁通乳,故为治疗乳痈之要药;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也有较好的疗效;还有清肝明目的作  相似文献   

4.
广谱抗菌的中药蒲公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豪 《医药与保健》2007,15(1):35-35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遍地野生,取之甚便。它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甘,人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传统上多用于治疗疮疔、乳痈等症。凡治疮毒、疔毒,以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外敷患处,或单独煎水内服。《医林  相似文献   

5.
献国 《东方药膳》2005,(6):44-44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夏秋两季采收,入食则鲜用,入药鲜用、晒干应用均可。蒲公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田头路边。别看它是路边野草,经济价值不大,但却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物。历代医家将其用于治疗乳痈、疖肿等,疗效十分满意。《新修本草》言其“治妇人乳痈肿,水煮饮之。”《本草衍义补遗》言其“解食毒,散食滞,化热毒,消热肿结核疔肿。”《本草备要》言其…  相似文献   

6.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又到草木萌发的春季。中医认为,肝属木,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先。蒲公英就是不错的选择。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经,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些地方会在春日,采摘新鲜的蒲公英来做野菜,十分应景。但新鲜的未必时时能有,总单吃一味,也未免过于寒凉。  相似文献   

7.
野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且普遍含有丰富的野生粗纤维,对祛除体内污染物质、治疗便秘和防止结肠癌有特效。蒲公英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硷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茵陈红枣汤: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糖50克,煎成汤,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上等辅疗药物。蒲公英桔梗汤: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许,煎成汤,对痈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刘少岚 《现代保健》2009,(35):180-180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类药,其味苦、甘,性属寒。药物归经为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笔者根据临床二三十余年的经验,用蒲公英治疗各种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现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贻谋 《家庭医学》2006,(19):58-58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其性寒而味苦、微甘,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清肝明目,健胃利胆,催乳缓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注射液或蒲公英醇提取物,有一定的利胆和保肝作用。下面介绍几首以蒲公英为主药的方剂:  相似文献   

10.
一、蒲公英:天然抗生素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其昧苦、甘,性寒,归肝、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蒲公英:天然抗生素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多个疖融合而成,好发于较粗厚的皮肤部位,如项、背部,多见于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毒邪侵袭,热毒结聚,气滞血瘀所为,当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痈散结为治。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药物毒副作用的不断涌现及耐药菌的增加,中成药中的"抗菌药"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医认为急性感染多属热毒病证,所以市售的清热解毒中成药也日渐增多,现将较为常用的品种简介如下。由单味药制成的清热解毒中成药板蓝根冲剂由板蓝根制成,有清热解毒功能,主治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小儿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蒲公英片由蒲公英制成,有清热解毒功能,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乳腺炎  相似文献   

14.
目前,蒲公英煎剂不仅用于疖痈、脓肿切开、外伤感染,还可以用于术后切口感染及部分植皮术后、灼伤创面上。1.我院记载的200例应用范围:外伤感染135例,脓肿切开术后62例,灼伤2例,植皮术后1例,有效率达96%。临床观察蒲公英对感染创面有吸附脓汁、促进坏死组织分解和上皮增生作用,对颈痈疗效尤  相似文献   

15.
谭春雨 《家庭医学》2004,(15):59-59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小儿热疖、痈、疡、庖等症。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它还有很多新功用,取得了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八正散佐加大剂量蒲公英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90例湿热型尿路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以八正散加大剂量蒲公英治疗;对照组30例以口服三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八正散佐加大剂量蒲公英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诸药合用,使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效更甚.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分析,可以归纳为中医学的温病范畴,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对此,采用如下药粥疗法,可起到预防和辅治作用。蒲公英粥:蒲公英30g,大米50g,白糖适量。将蒲公英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连续5~7天。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麻黄石膏粥:麻黄5g,石膏30g,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将石膏加水先煎20~30分…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其性寒而味苦、微甘,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清肝明目,健胃利胆,催乳缓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注射液或蒲公英醇提取物,有一定的利胆和保肝作用。下面介绍几首以蒲公英为主药的方剂:  相似文献   

19.
蒲黄胶囊是由蒲公英、黄芩、大青叶等九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能。蒲公英苦,甘,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芩寒,清热泻火解毒。大青叶苦寒清热,成以人血,能清解血分热毒实火,尤其善于凉血消斑。适用于热入营血、气血两燔、温毒发斑及咽肿口疮等证,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有研究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黄芩苷为指标控制其质量。本文以处方中的主要药材的研究进展做以总体论述,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验方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蒲公英的带根全草。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疖肿等症。 各种炎症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