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治疗为病例组,同期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体疗效相比,病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7354,P<0.01)。病例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二次出血等并发症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者生活自理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患者不能自理的例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治疗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GCS评分(P<0.01),也明显高于该组治疗前(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减轻患者昏迷程度,并减少远期致残率,较传统开颅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穿刺引流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穿刺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清AQ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引流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弋  郭智东  徐芝君 《浙江医学》2014,(7):585-586,58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醒脑静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5和30天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后第7、15和30天,对照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和联合治疗组间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血肿量、脑水肿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更好地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4.2%高于对照组的40.6%(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作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GCS评分和N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效果优于单一用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给其联合使用尼莫地平和醒脑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4.32±2.23分和24.12±2.18分。在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9.98±3.5分和17.89±3.4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分别为5.39±0.95cm和23.98±2、78cm,对照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分别为5.42±0.98和24.13±2.13cm。两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分别为1.18±0.15cm和6.89±2.23cm,对照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分别为3.29±0.34cm和11.89±2.34cm。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和脑血肿的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其脑水肿和脑血肿的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3±1.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6±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神经缺损程度,效果优于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黄荣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83-268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佐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催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佐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提高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佐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催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佐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醒脑静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桐乡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及神经功能变化,第28天评价总体疗效.结果 脑出血后血清MMP-9在病程第3天达高峰,观察组为(15129±29.64)ng/mL,对照组为(159.07±31.0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步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第5天[(131.22±26.59) ng/mL比(142.42±25.0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85.26±15.20)ng/mL比(108.66±19.65)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第14天均下降至基本正常水平.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7.38±2.44)分]低于对照组[(8.46±3.41)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为(5.52±2.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88±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疗效为84.00%,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 醒脑静可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胡经航 《黑龙江医学》2014,38(2):168-17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05~2013-05间来我院神经科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21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5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3,P=0.001).治疗前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微创组采用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微创治疗。结果:微创组病死4例,少于对照组10例(P〈0.05)。微创组出院斯坎蒂尼亚卒中量表评分和随访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预后评定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具有微创、安全可靠、低死亡率、低致残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殷萍  魏亚芬 《医学综述》2014,(13):2430-2431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降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MMP-9的含量。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7.31%和40.38%,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278,P=0.0069),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MMP-9的表达水平分别为(98.53±35.60)%和(120.07±39.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7.74,P<0.05)。结论醒脑静对脑梗死老年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MMP-9的表达水平,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术后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出血周围水肿体积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给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纠正水肿,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狄剑秋  管峥峰  雷鹏 《现代医学》2014,(11):1351-135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早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高渗盐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缩小更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65.0%,对照组为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行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