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咳嗽的辨病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好发于冬春二季,多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脏的肃降功能、肺气上逆而成。孟宪兰老师擅长汇通中西,认为临床凡以咳嗽为主症的患儿,宜先定病位而后辨证施治,遂创立咳嗽的辨病辨证论治法则。此法删繁就简。条分缕析,临证用之,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柯干从气虚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证”、“善忘”、“癫证”等范畴。其病机有虚、火、风、痰、瘀之分,治疗有滋肾填精、益气养血、养肝熄风、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别。柯干老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血管性痴呆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脾肾气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瘀阻脑络是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3.
从痞满谈“合病”“并病”之证的辨治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医学认为证与病各从不同侧面反映疾病的病理规律,故而其临床假说为“证-病“双层次结构,而且是说于证、略于病的,即更注重患病时的机体反应状态;其假说是在“系统-综合”思维模式和整体、动态观指导下,以辩证思维为核心,并将试探性治疗与诊断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其验证方法是以临床治疗直观效果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西医临床假说是一个层次的“病”,是在“实验-分析”思想模式指导下,从疾病发民全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5.
王霞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93-494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证,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并发于其他疾病。长期失眠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笔者跟随仝小林老师临诊多年,观其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证上百例,发现许多患者全身阴虚火旺之证不明显,甚至舌脉、体质与之相悖,仝老师仍投以黄连阿胶汤治之,却每每效如桴鼓。对于失眠的辨证治疗,仝小林老师有其独到的见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药仅七昧,组织严谨,是著名的和解剂,常用来治疗少阳正证、变证、热入血室等病证,笔者扩大其方应用范围,获益非浅。今据临床所得,举以数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同治整体治疗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症证,用中医治疗有明显特色与优势。但当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普遍存在重病轻证,以肝阳上亢的病机和平肝潜阳治法与该病简单、机械对应的错误倾向,成为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笔者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病机和治法的文献及当前流行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痰瘀同治是治疗本病的  相似文献   

8.
漫谈“临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有益于初步接触临床工作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出下思维是佤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唯一桥梁。从内容探讨与运用举例说明临证思维的客观存在,并不局限于某个方面或阶段,而是贯彻于整个具体医疗过程的始终,从它的完整性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着重围绕在临证诊病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通过四诊的手段搜集客观临床资料,确立主要色、脉、症与病机证侯的关系,以及对主症、主脉、主色的分析,说明临证思维  相似文献   

9.
五苓散临床运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在《伤寒论》用于治疗蓄水证,其功用通阳化水、健脾利水。临床上很多种疾病有其特殊性,但同时都有水液代谢失常、饮留为患的共性,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临床上才能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本文从病机出发,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相关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调脾承气汤系宋明锁老师所创治疗小儿脾胃积热的一首临床验方,本方是在钱乙泻黄散、吴谦清热泻脾散等方剂的基础上演化改进而来的。举例介绍了本方在儿科领域的实际运用,所选病例从西医疾病分类学角度上来看差异性较大,但中医辨证均属脾胃积热证,这种病机发展进程中的共同之处,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贾六金主任医师认为治疗小儿汗证不宜单纯辨自汗、盗汗,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应灵活变通。临床擅用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治疗气阴两虚夹热的盗汗自汗证,疗效确切。贾老师喜用复方,认为复方多法合用优于单方、单法治疗,主证、兼证都能得到治疗,标本兼顾,且多方合用,能将相类似的方子合成一方使用,有利于方剂的创新和发展,是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思想的体现。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2.
黄苔的辨治     
黄苔是中医临证常见的异常外在表现,是反映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外证。严谨地分辨黄苔的有无、分布和厚薄、润燥、腐腻的不同以及偏全变化,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处方治疗。我们就临床上常见的黄苔结合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论营分证及其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分证处于卫气营血辨证的病位较层次,营分证总体上讲是血分证初期的病变,以祛除热邪,养护营阴,活血化瘀为主。热入心包证是有严重神志异常的营分证,治疗上还应加强清心开窍的力量、舌绛、神昏是营分证具有特征性的两大表现,以此为据,则临床上尚有当慎用或禁用的苦寒重剂,滋阴凉营法治疗的营分证,它们实际上病理重心并不在营、而在卫分,气分郁热不解,临证须注意辨识。  相似文献   

14.
681例慢性肾衰患者不同阶段邪实兼证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通过大宗临床病例调查,揭示了慢性肾衰中医病错综复杂,不同阶段主要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症·证·病之间的关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临床必不可少的方法措施。掌握辨证论治,首先要明确“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症是指症状。例如:头痛或咳嗽等等,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个别反应。许多病都可能出现头痛或咳嗽等共同的症状,但根据这孤立的症状,医生还不能制定出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证是由若干症状(包括体征)综合构成的。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罗列,而是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即概括了疾病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理性质、病体强弱。因此,证是中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诊断结论。根据证就能够辨证施治,制定相应有效的治法方药。证与病的关系,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证与病有相同的含义。例如痿证就是痿病,痨证就是痨病等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证不等于病,证与病有区别。可以说病是总称,即一种病可以有多种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证,患者禀赋强弱不同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证。例如泄泻一病,可能有  相似文献   

16.
侯春光主任中医师善于应用经方治疗小儿情志类疾病,侯老师临证强调审察病机,随证施治,方证对应,附小儿抽动障碍、精神性烦渴症、睡眠障碍、擦腿综合征4则验案,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张仲景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强调四诊合参来审察病机,根据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即“辨证”是“论治”的前提。但是,在临床上却有某些长期慢性病无证可辨,如老年人高血压用降压药效果不理想,但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舌脉亦似正  相似文献   

18.
刘承国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33-3433
中医的“证”是对纷繁复杂症候群的高度概括,中医必须依据“证”来确定治疗原则以便遣方用药。然而,在一下“证”里面包含了很多个“病”,反过来在一个“病”里面又存在着很多个“证”,二者的关系是:通过辨证来进行治疗,通过辨病才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下面举3个病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即心脏激动的起源和频率,传导的顺序及速度发生异常,类似中医学的心悸范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周玉萍老师从医四十余年,以中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证方相结合,深入研究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律失常,获得较好的疗效。特别对心悸的概念、成因、治法有其独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的中医病理基础是瘀血,其病机涉及"瘀停脉外、压迫神机"、"津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胶结、化毒伤脑"3个方面,其临床常见证候包括"血瘀证兼肝风内动"、"血瘀证兼痰浊阻络"、"血瘀证兼热毒内蕴",根据脑出血中医病机特点和证候演化规律,制定脑出血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以实现脑出血中医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