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中毒患者460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本科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6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毒物种类、中毒类型的季节分布、毒物侵入途径、中毒原因、急诊诊断、转归及死亡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460例急性中毒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占38.7%)。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化学品,占33.48%;其次是药物中毒,占28.26%。消化道摄入是急性中毒最常见的途径,占80.22%。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62.59%。中毒死亡1.52%。结论为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郴州市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妇幼保健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长沙卷烟厂郴州分厂职工医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儿童急性中毒临床资料。结果192例儿童急性中毒,1~3岁急性中毒98例(占51.04%);其中药物中毒(过量)116例(占60.42%);中毒种类中药物及家用洗涤剂占68.75%:其次为灭害药(灭鼠、灭蟑、灭蝇、灭蚊)和农药中毒,为11.98%;急性中毒死亡率为3.13%。结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城市高于农村,均以药物中毒为首要因素,与城市居民家中备用药物有关;1~3岁是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与这一年龄段儿童发育特点有关,儿童急性中毒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前瞻性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的名称、剂量,毒物的种类、入侵的途径、以及急诊处理方法、治疗的结果、转归等进行填表登记。结果:共调查中毒病例503例,男221例,占43.94%,女282例;占56.06%,男女之比为1:1.28。其中意外中毒303例,占60.24%,其中自杀中毒者274例,占54.47%,20~35岁为中毒的高发人群,前三位职业为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前三类毒物分别为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镇静安眠药中毒,中毒高发月份为11月~3月,占全年的49.90%,死亡10人,占1.99%。结论:急性中毒以20~35岁为高发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毒物以农药、一氧化碳、镇静安眠药为主,意外和自杀为常见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中毒途径,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为主要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作为医院第一线急救科室,每年救治了许多的急性中毒患者。特别是食入性急性中毒占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中的90%以上。几年来,急诊科用清水低温液洗胃,以催吐自饮洗胃为主,机器洗胃为辅的方法,顺利地救治了不同程度的食入性急性中毒患者。治愈率达93.66%,仅统计2000年~2001年的食入性急性中毒患者473例。其中219例为急性食物中毒;120例因酗酒的酒精中毒;96例为安眠药中毒;20例是误服或多服药物中毒;13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为鼠药中毒。除2例因并发肺水肿、窒息死亡。其余在我科按程序抢救:催吐、洗胃;输液、强行利尿、脱水;保护肝、脑、心、肺、肾等措施。并在抢救中周密的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利尿剂用后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以及给予精心的护理:心理护理;呕吐物、洗胃液的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有29例病情稳定送专科治疗。442例均在我科观察、护理1~3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协和医院急性中毒的最新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中毒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583例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所调查患者当中男289例(49.57%),女294例(50.43%),男女之比1:1.02;高发年龄段为21~40岁(42.20%),且男女之比1:1.28(P〈0.05);中毒患者职业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无业人员、农民、工人和儿童;中毒类型主要是药物中毒174例(29.85%),其次是酒精中毒90例(15.44%)和农药中毒88例(15.09%);中毒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254例,占43.57%);治愈或好转522例(89.54%),未愈或死亡51例(8.75%)。结论急性中毒防治的关键在于强化人们身心健康教育以及提高急诊医疗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616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来诊的急性中毒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准确填写急性中毒表格,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病人来源、发生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名称、剂量,毒物种类、侵入途径,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及转归等。结果自2001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止,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616例,男女比为1:1.4,女性高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发生在20—29岁的年龄组(占32.6%),其次发生在30~39岁之间,占24.3%。主要毒物是药物,其中最多的是镇静催眠类,占中毒总数的21.7%。居第二位的中毒物质为一氧化碳占17.9%,然后是农药中毒占17.1%,再其次是酒精中毒占10.1%。自杀占急性中毒的47.1%,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占77.1%。73.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中毒病人的职业排在前三位的是农民(19.6%)、待业人员(18.2%)和学生(14.0%)。中毒在8月、9月高发,占全年的24.9%。96.6%的病人出院,死亡占1.6%。结论我院急性中毒病人以20~39岁为多见,尤以20~29岁最多,女性多见;毒物排列顺序为药物、一氧化碳、农药、酒精;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途径。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7.
对急性气体中毒治疗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气体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利用急性中毒调查表分析57例急性气体中毒病人的毒物接触史、临床情况。结果:本组病人20岁至29岁年龄组占比例最高(57.9%),防护不周引起中毒占93.0%,一氧化碳(32.2%)居毒物种类首位,油漆(30.5%)其次,共有13例出现并发症(22.8%),死亡5例(8.8%)。结论:有毒有害气体引起中毒危害最大的是化学性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急性气体中毒强调综合性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企业安全劳动防护制度管理,生产作业安全操作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3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系统、完善的急救与护理;选取36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结果:研究组治愈出院50例,占94.34%;死亡2例,占3.77%;自动出院1例,占1.89%;无因护理不当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治愈出院26例;占72.22%;死亡8例,占22.22%;自动出院2例,占5.56%;其中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完善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的策略。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95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5例中,男144例,女251例,男女比例1:1.74,两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23.72±10.14)岁,21~30岁是高发年龄段,占42.03%;外省来莞人员是高发人群,占63.29%;室内洗澡燃汽热水器意外是主要原因,占84.81%;冬春季是高发季节,占93.92%;8年间,急性CO中毒呈总体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约108%;治愈率85.57%,死亡率1.27%,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率5.82%。结论东莞地区急性CO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中毒源、职业、季节、年龄和性别等特征,值得重视,积极开展对急性CO中毒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的宣传教育是免受其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抢救各类中毒病人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急诊科自1985年5月~1990年11月止共抢救各类中毒患者130例,现将中毒原因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男35例,女95例,男与女之比为1:27,19岁以下者3例,41岁以上者8例,两者占中毒8.4%,20~30岁82例,占中毒者63%,31~40岁37例,占28.4%。1.2毒物种类;安眠药中毒84例(自服81例、误服3例)占全部中毒的64%;有机磷中毒13例(自服和接触敌敌畏、乐果各11例和2例)占10%;磷化锌中毒5例(自服)占3.6%;酒精中毒6例(饮酒过量)占4.6%;食物中毒8例占6%;其他中毒14例占17.6%。1.3中毒…  相似文献   

11.
急性口服中毒洗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美国2008年中毒控制中心协会关于国家中毒数据系统第26届年会报道:毒物摄入途径消化道占77.7%。我国从1994年1月至2007年9月有关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毒途径亦以消化道为主占80.77%。可见以消化道摄入为主的急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中毒患者最直接、最快速的急救护理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洗胃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洗胃过程的相关环节有了新认识,提出了新观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狂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9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在4—51岁,输人性病例占84.21%;犬伤害发病者占100%;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94.74%、89.47%、100%。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症支持护理,同时要加强临终关怀护理和暴露后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血气胸的致伤原因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检索清华同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0年一2006年创伤性血气胸护理方面的文献25篇,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统计分析其报道的病例数、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临床资料。[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0篇,病人共914例:男706例,女208例;年龄5岁~70岁;造成原因中交通事故伤占63.9%,锐器伤占21.1%,坠落伤占8.1%,钝器伤占3.5%,机器伤占1.1%,其他占2,3%;死亡占1,8%,伤后休克的有238例,占26,0%。就诊时间为10min至14h,平均1,5h;住院天数12,5d-31d。[结论]减少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院前急救,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救治成功率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当地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征,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提高救治能力和预防减少中毒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35例资料完整的儿童急性中毒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5例急性中毒患儿年龄以1~3岁最多(56.2%);中毒途径经消化道为主(86.8%),原因主要为误服误饮;毒物种类以农药鼠药常见,占36.2%,其次为医用药品,占25.5%;护理干预包括明确应对重点及应对策略,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与院前院内急救演练,实施高效急救护理,针对中毒防控,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痊愈88例,好转122例,无效17例,其他8例,救治成功率89.3%。结论明确应对重点及应对策略,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与演练,实施急救护理,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救治能力和预防减少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01—10/2006—05我院确诊甲亢危象患者32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文献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男8例,女24例,年龄23~79(52.3±11.40)岁,60岁以上有11例,占34.4%。除8例为结节性甲亢外,其余均为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占7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某医院老年急性中毒的原因.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某医院病案室登记的各类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统计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中毒类型、中毒原因.结果:138例患者因急性中毒住院治疗,其中老年患者48例,占34.8%.48例中因农药中毒30例,药物中毒13例,食物中毒1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酒精中毒2例;有33例老年患者为因自杀导致的急性中毒,其中伴精神性疾病4例,伴肿瘤2例,伴其他疾病9例,无伴随疾病18例.结论:急性中毒患者中老年人占较高比例,应积极预防老年人中毒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诊急性中毒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杭州市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群体的情况,以探讨新兴城区综合医院急性中毒的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从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中毒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中共有318例急性中毒患者,占同期急诊抢救患者的8.3%,男性41.2%,女性58.8%。中毒高峰年龄段为21~30岁(占53.5%)。酒精中毒居第一位(34.3%,男性占83.3%),其次为安眠类药物(34.0%,女性占72.4%)和食物中毒(6.91%,学生占90.9%)。就诊时的病程超过1h者47.1%,小于30min者38.1%,且二者在患者转归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就诊季节分布和中毒类型无特异规律性。中毒患者中,专业技术人员30.8%,待业人员19.5%,学生19.6%。中毒方式中主动有意图者占85.2%。结论青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新兴城区急性中毒发生的高危人群;中毒类型与职业和性别有关;就诊时的病程与中毒转归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清除毒物、血液灌流、应用解毒剂及恢复胆碱酯酶活力等急救措施,并给以对症处理及恰当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9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5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9%;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1%。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我院儿科住院儿童中毒的原因及特点,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1996~2005年我院儿科260例住院中毒儿童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主动性中毒共239例,占91.9%,其中误服237例,占91.54%,自杀性2例占6.77%;被动中毒共21例,占8.1%。人为被动中毒(均为投毒)为9例,环境被动中毒(为蜂赘伤、蛇咬伤)12例;其中3~7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44.62%;农村儿童多发,占86.92%。结论: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农村高于城市,本地区以灭鼠药中毒为主,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廉玉兰 《现代护理》1999,5(6):33-34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如果不及时抢救,将因严重内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们对126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5年3月~1997年三月共收治宫外孕者281例,其中失血性休克126例,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0岁。输卵管妊娠破裂型81例,占64.3%;输卵管妊娠完全或不完全流产型36例,占286%;陈旧性宫外孕继发出血6例,占47%;其他3例,占24%。内出血量:3000~400Om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