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针灸》2012,(3):214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具有科学学派特质。1989年,承淡安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首先提出"澄江针灸学派",得到海内外针灸界的重视和认可。2011年"澄江针  相似文献   

2.
《中国针灸》2012,(10):905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具有科学学派特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针灸》2012,(7):596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具有科学学派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针灸》2012,(8):677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灸学科  相似文献   

5.
《中国针灸》2012,(6):483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  相似文献   

6.
《中国针灸》2012,(4):296
澄江针灸学派指的是以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为代表的精英及其传人几十年努力形成的学术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碰撞、交流与汇通的背景下,由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现代中医学派。澄江针灸学派与近现代针  相似文献   

7.
澄江针灸学派是以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承淡安先生以及邱茂良、杨甲三教授等传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共同形成的针灸学术流派。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与现代针灸学科的建立、现  相似文献   

8.
李学耕先生是福建省著名儿科针灸专家,传承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注重经典学习,强调指力施针,重视针灸并用;善用经验穴位;巧施"飞针"技法。其针灸思想继承了澄江针灸学派学术精髓,同时有自己的发挥创见,是澄江针灸学派在福建的代表性传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针灸学术成就,笔者提炼综述了现代几大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技术,供大家了解。澄江针灸学派澄江针灸学派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冲突、汇通与交流的社会背景下,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的中医流派。澄江针灸学派是现代针灸学科体系、针灸高等教育体系与现代针灸科研体系的奠基力量。澄江  相似文献   

10.
承淡安先生是"澄江针灸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对当代的针灸教育影响深远,其针灸教育思想以及教学特点等在其著作中有大量体现。本文围绕其《中国针灸学》的成书基础、体例以及内容,分析历史因素的影响作用。主要从四个方面,即针灸教育的作用、针灸教育的过程、针灸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针灸教材编写,探讨承淡安先生的针灸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澄江针灸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基于其创始人及传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宅心仁厚,及其对廉、便、效、验针灸仁术的挚爱;该学派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新中国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政策。该学派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凸显了其信念坚定、不畏时艰、主动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回顾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加坡针灸发展前期代表人物及针灸教育机构,指出方展纶、何敬慈、萧憬我、邓颂如、刘致中等皆为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耀华针灸学社、中国针灸医学总院等早期针灸教育机构也为该学派传人创办,因此认为新加坡针灸的起步及发展与澄江针灸学派密切相关,并对萧憬我父子、符伯华、陈必廉等澄江针灸学派在新加坡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针灸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针灸危机中的澄江针灸学派,以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成立为标志,在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和学派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以临床疗效为起点,以学术提高为导向,历经艰辛,承古纳新,构建了现代针灸学术体系和现代针灸高等教育体系,开枝散叶,学派传人遍布海内外。澄江针灸学派的精神和学术范式,也正激励学派传人继续努力,重构针灸学术体系和框架。  相似文献   

14.
席弘为宋代旴江流域的著名针灸医家,也是席弘针灸学派创始人,为江西针灸学派的形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就席弘学派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流派针灸手法及学术特点,为针灸临床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永树 《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目的:寻求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方法:采访承淡安第3代传人苏天佑博士在马来西亚吡叻州亲传弟子幸镜清、招知行、丘荣清,收集苏博士在海外医教史料.结果:苏天佑是承淡安高足曾天治亲传弟子,1939年悬壶,1940年创办"香港针灸医学院",1962年后到亚洲、美洲13个国家和地区诊务、办学,被尊为"美国针灸之父".结论:苏博士在海外传播祖国医学,尤其在医学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Xia YB  Zhang JB  Hao F  Zhang HR  Dong Q 《中国针灸》2012,32(6):543-547
在厘清流派、学派、科学学派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学派的特征要求,发掘澄江针灸学派所蕴含的科学学派要素。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具备科学学派构成要素:学派领袖、相当数量可见度高的学派成员、统一的研究范式和共同遵循的学派精神,是典型的科学学派。  相似文献   

17.
梳理各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的灸法特色,总结灸法在近现代代表性针灸学派八桂针灸流派、澄江学派、陆氏针灸学派、金针梅花派的应用与传承。八桂针灸流派革新灸疗形式与施灸方法,拓展灸法适应证;澄江学派量化推广直接灸疗法,强调保健灸的应用;陆氏针灸学派丰富隔物灸经验及灸法基础研究,提出伏灸疗法;金针梅花派提出"热证贵灸"和"内脏施灸法",以灸法治疗疑难病症,革新灸具。  相似文献   

18.
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教育家。他有感于民国初期针灸几成绝学,慨然以“发扬祖国之针灸绝学为急务,推广针灸之仁术为己任”,先后创办针灸研究社、《针灸杂志》,创建针灸专门医院。毕生教授、推广针灸学术,弟子遍天下,使针道昭彰,岐黄光耀,被誉为近代针灸学一代宗师,开创形成了著名的“澄江针灸学派”。先生著述宏富,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图解》、《校注十四经发挥》、《中国针灸学》及《承淡安伤寒论新注》等。其灸法学思想继承前贤,集其大成,又有创获,流风至今尚存。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将其灸法学思想总结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继承前贤,集其大成。二是学有创新,衷中参西。他经过反复实践认为灸法效力强于针剌,并尝试中西医汇通,应用现代医学理论阐释灸治原理。三是灸术精微,辨证施灸。临证注重细节,发挥灸法疗病的最佳效果,而避免不良反应。承淡安在民国针灸衰微湮没之际,大力整理发扬,教授推广灸法学,使之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对中国针灸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玉堂教授师从邱茂良先生,为澄江针灸学派的再传弟子,他兼收中西之长,阐发针灸理论,拓展针灸临床,基于三维网络构架阐释经络理论,结合神经节段理论阐明背俞穴本质,提出三层立体止痛法,是澄江针灸学派第3代传人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澄江针灸学派10余位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生平、思想与贡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该学派的学术源流。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立足中医传统理论,接受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关注针灸临床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针灸的启发,是一个既注重承续中医理论体系,又能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放、包容的中医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