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片中奥硝唑含量的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277 nm.奥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3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5%.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乳膏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助 《安徽医药》2004,8(1):56-56
目的建立奥硝唑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312 nm为测定波长,测定奥硝唑乳膏中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奥硝唑线性范围为6.0~18.0 mg·L-1,r=0.999 9,回收率99.4%,RSD=1.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制剂中的辅料不干扰测定,可用于奥硝唑乳膏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奥硝唑漱口水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奥硝唑漱口水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以恒温加速试验预测奥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结果:奥硝唑分解属一级动力学过程,t25℃ 0.9为6.2年.结论:确定奥硝唑漱口水的有效期为2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陈戈  刘祖雄 《中国药业》2010,19(17):35-36
目的介绍奥硝唑灌肠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奥硝唑为原料制备奥硝唑灌肠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奥硝唑的含量,并留样观察其稳定性。结果奥硝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8.0~40.0μg/mL,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0.31%(n=9)。结论所制制剂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医院制剂室配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左奥硝唑分散片的研制及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左奥硝唑分散片进行处方分析,并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优选左奥硝唑分散片的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确定了左奥硝唑分散片的处方,分散片于3 min时均已溶出90%以上。建立了溶出度测定方法,在5.329~26.645μg/mL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方法回收率为99.8%,精密度好(RSD=0.2%)。结论筛选的处方合理,制得的左奥硝唑分散片分散快、溶出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奥硝唑分散片溶出度,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栓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燕 《医药导报》2005,24(6):530-530
目的建立奥硝唑栓剂中奥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样品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奥硝唑栓剂中奥硝唑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12 nm。结果奥硝唑浓度为4.0~20.0 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9 89C+0.009 59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0.9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奥硝唑栓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奥硝唑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小蔷 《中国药师》2004,7(10):777-778
目的:建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奥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318 m为测定波长.结果:奥硝唑在5.62~16.86mg·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为0.59%(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奥硝唑与5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坚  夏敬民 《医药导报》2008,27(10):1270-127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奥硝唑与葡萄糖注射液(5%, 10%, 5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下,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 结果 室温条件下, 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室温条件下, 24 h内注射用奥硝唑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 配伍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复方奥硝唑口腔溃疡膜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复方奥硝唑口腔溃疡膜的配制、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用壳聚糖、甘油、明胶为主要辅料,流涎法制备复方奥硝唑口腔溃疡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奥硝唑和醋酸地塞米松进行含量测定,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奥硝唑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8%,RSD为1.07%和0.75%(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左奥硝唑分散片进行处方分析,并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优选左奥硝唑分散片的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确定了左奥硝唑分散片的处方,分散片于3 min时均已溶出90%以上。建立了溶出度测定方法,在5.329~26.645μg/mL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方法回收率为99.8%,精密度好(RSD=0.2%)。结论筛选的处方合理,制得的左奥硝唑分散片分散快、溶出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奥硝唑分散片溶出度,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复方奥硝唑口腔溃疡膜的配制、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用壳聚糖、甘油、明胶为主要辅料,流涎法制备复方奥硝唑口腔溃疡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奥硝唑和醋酸地塞米松进行含量测定,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奥硝唑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8%,RSD为1.07%和0.75%(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3.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奥硝唑注射液分别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的含量.结果 室温下各配伍液外观、pH值、奥硝唑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可以配伍,配伍液在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奥硝唑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奥硝唑的线性范围为4-20μg.ml~(-1),回归方程为Y=0.0402x 0.0141相关系数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1.73%,RSD为0.8839%.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以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奥硝唑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伟  董根山  李俊岭  曹玮 《中国药房》2006,17(13):987-988
目的:制备奥硝唑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成中空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奥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6nm。结果:奥硝唑检测浓度在6.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997),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7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奥硝唑中空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奥硝唑口腔膜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安媛  孙德江 《中国药房》2005,16(12):908-909
目的:制备奥硝唑口腔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为辅料制备奥硝唑口腔膜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奥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6nm。结果:奥硝唑检测浓度在6.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0.66%,n=5)。结论:该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快速、准确,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奥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征  陈雅  吴畏  舒凌玲 《中国药业》2004,13(12):48-49
目的:制备奥硝唑乳膏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将奥硝唑制成5%的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奥硝唑线性范围为8.08~40.40μg/mL,回归方程为C=24.918 7A-0.402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0.37%(n=5).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质控容易,适合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8.
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制备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经显微观察证实,所得成品为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奥硝唑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1~20.5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2%,RSD=1.4%。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所得成品稳定性好,且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9.
复方奥硝唑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复方奥硝唑凝胶,用于痤疮等感染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将奥硝唑、氟霉素制成凝胶,建立质量标准并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氯霉素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RSD=1.34%),99.1%(RSD=1.22%),且制剂稳定性好.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性质稳定,适合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20.
复方奥硝唑搽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复方奥硝唑搽剂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以奥硝唑和硼酸为主药制备复方搽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中和法分别直接测定两组分含量,并对该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奥硝唑、硼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100.29%,RSD分别为0.49%,0.97%.结论:复方奥硝唑搽剂配方合理、质控方法可行,所得制剂性质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可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