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16例,其中101例采用sPCNL治疗,115例采用mPCNL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sPC-NL组手术时间[(105.34±23.14) min]明显少于mPCNL组[(136.45±18.71) min] (P<0.05).sPCNL组术中出血量[(163.27±20.17) mL]明显大于mPCNL组[(105.19±20.17) mL] (P<0.05).s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9.10%,明显高于mPCNL组的74.78% (P<0.05).两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00%和89.65% (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86%和14.78% (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应根据结石大小及分布情况及肾脏的解剖及病理改变,综合评估,选择合理的操作通道.  相似文献   

2.
李超  王庆明  张晋  庞书舰  李坤 《河北医药》2012,34(3):364-365
目的 比较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器扩张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的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及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40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行球囊扩张和筋膜扩张器扩张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其中采用球囊扩张20例,筋膜扩张器20例,观察其结果.结果 均成功建立通道,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时间(14±11)min,建立通道中出血量(31±21 )ml,结石残留率为16.1%,筋膜扩张器扩张组分别为(15±12) min,建立通道中出血量(30±20) ml,结石残留率为15.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术者的习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程沅琪 《安徽医药》2018,22(2):289-292
目的 比较一步扩张法与逐级扩张法建立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肾结石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建立微通道时采用的是一步扩张法,对照组采用逐级扩张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期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1).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相对于逐级扩张法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应用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138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mPCNL)治疗的13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微创肾镜组68例,结石平均直径3.6cm,鹿角形结石30例,肾盏多发结石24例,肾盂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输尿管镜组70例,结石平均直径3.4 cm,鹿角形结石28例,肾盏多发结石21例,肾孟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术后止痛药应用、发热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138例结石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微创肾镜组的手术时间.( 30±13) min vs.( 45±17) min]、手术出血量[( 68±15)mlvs.(81±24)ml]、结石清除率、术后止痛药应用、发热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肾镜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内镜设备,能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RLUL治疗组50例和mPCNL治疗组5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CNL术后出血量(98.13±18.22)mL,RLUL术后出血量(33.95±10.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U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mPCNL为15.1%,RLUL组结石清除率100%,mPC-NL组为88.7%,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LUL组有2例结石上移至肾盂,打开肾盂取出结石.其余101例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结论 RLUL与mPCNL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RLUL组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和出血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荐,但防止结石上移是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 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应用B超引导下m PCNL与标准通道PCNL分别治疗150例肾结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迟发型出血、感染等)。结果 m PCNL组与标准通道PCNL组一期分别建立F18和F24肾穿刺通道。标准通道PCNL组手术时间比m PCNL组缩短(P<0.05);单纯肾盂结石Ⅰ期清除率较m PCNL组要高(P<0.05);m PCNL组对多发性肾盏结石患者Ⅰ期结石清除率比标准通道PCNL组高(P<0.05)。m PCNL组术中输血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标准通道PCNL组(P<0.05)。结论 MPCNL与标准通道PCNL均具有术中损伤小、Ⅰ期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标准通道PCNL适合较大的肾盂结石,而肾盏多发结石应首先考虑m PCNL,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处理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结石体表投影定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应用结石体表投影定位行MPCNL治疗肾结石420例445侧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1.5~7.5cm,平均(3.5±0.7)cm,分析穿刺成功率、碎石通道建立时间、碎石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8%,碎石通道建立平均时间(5.8±1.5)min,平均碎石取石时间为(45.3±11.2)min,结石总取净率为86.7%,并发症发生率7.6%(32/420)。结论结石体表投影定位法行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术中无需B超和X线定位,简化了操作程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A组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B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碎石清石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15.31±4.44)ml明显少于B组术中出血量(18.43±3.4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灌流液量(105.12±6.34) min、(20.8±1.4)L均高于B组(96.31±5.53) min、(18.6±1.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碎石清石率70.5%(31/44)明显低于B组88.6%(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发热1例,血尿2例,心衰1例;B组术后发生发热2例,血尿1例,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1%与B组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手术野较小、手术时间长、灌流液量较大,结石清除率不高,且容易诱发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通道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6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30例采用sPCNL治疗,32例采用mPCNL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sPCNL组手术时间(113.2±49.8)min,mPCNL组手术时间(108.2±4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mPCNL两组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7%(26/30)、87.5%(2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2.15±1.10)、(1.20±1.2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6.7%(5/30)、15.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3.3%(1/30)、3.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0.3±0.9)、(9.2±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mPCNL创伤更小,出血量少,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标准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67例肾结石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微通道)和观察组(标准通道),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鼻侧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3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I型手术时间为(37.63±15.19) min,与对照组I型的(68.14± 10.36)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型手术时间为(61.34±9.15) min,与对照组II型的(100.21±16.12)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型术中出血量为(71.36±5.92) ml,与对照组I型的(217.33±11.42)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型术中出血量为(205.42±10.78) ml,与对照组Ⅱ型的(312.28±9.26)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为(3.11±0.81),与对照组的(6.32±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2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84%,与对照组的16.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采用双镜联合同期治疗,43例)和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分别为(129.52±17.52)min、(48.9±6.35) ml、(14.20±2.81)h、6.98%,对照组分别为(130.05±17.48) min、(49.09±6.27) ml、(14.06±2.92)h、4.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6.52±1.56)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9±1.07)d,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为(18 962±2 017)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621±2 568)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应按照患者实际经济条件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46.58±9.12) min和(10.05±2.13)d,均长于观察组的(38.50±8.65)min和(7.06±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98.00%)和结石排净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82.00%),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能显著提高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除率,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围术期改良手术体位护理方案对经胸乳径路腔镜女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位;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改良手术体位方案,包括术前2d适应性体位训练、术中改良截石位联合应用头部U型垫与楔型肩背垫、术后及时体位指导等;手术时间为切开皮肤至缝合皮肤结束截止;术中监护仪分别在气管插管后气腹前(T0)、气腹后体位改变前(T1)、体位改变后20 min(T2)连续监测HR、SBP、DBP、SpO2、Ppeak、PETCO2等参数值;术后72 h回访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术后身体及四肢舒适度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T2时研究组SBP、DBP、Ppeak、PETCO2分另别为(95.6±7.6) mmHg(1 mmHg=0.133 kPa)、(61.5±8.1) mmHg、(15.2±1.3)cmH2O(1 cm H2O=0.098 kPa)、(32.0±1.6)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11.8±12.7) mmHg、(72.6±10.3)mmHg、(20.8±5.5) cmH2O、(34.8±3.5) mmHg,SpO2为(95.2±2.3)%,高于对照组的(90.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气腹后SBP、DBP、HR、Ppeak、PETCO2各项差值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6.08±14.37)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28±25.12) min,且术后总舒适率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分别较对照组的51.1%、46.7%有明显优势.结论 女性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通过术前评估、体位改良放置、个体垫特异性使用及术后细节健康指导等环节监控,有效缩短手术进程,使术中肢体处于功能位,将对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伤口愈合不良,保证术中及术后安全舒适,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利于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析酮替芬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对小儿支气管炎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支气管炎症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酮替芬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酮替芬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潮气量、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潮气量、tPTEF/tE、VPTEF/VE[(7.54±1.24)ml/kg、(28.68±4.51)%、(30.42±5.31)%]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儿[(6.31±1.21) ml/kg、(24.12±3.72)%、(25.6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R[(30.11±5.23)次/min]则明显低于对照组[(37.44±5.15)次/m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药物干预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咳嗽、气促、湿啰音、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心率、体温恢复时间[(5.13±1.10)d、(4.12±0.74)d、(5.20±1.04)d、(3.24±0.47)d、(2.14±0.64)d、(2.43±0.53)d]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6.76±1.53)d、(6.45±1.33)d、(7.32±1.41)d、(5.11±0.84)d、(3.52±1.10)d、(4.85±0.66)d]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出现皮疹、荨麻疹、喉部刺激不适、声嘶及咳嗽等药物不良反应几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替芬配合盐酸氨溴索化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支气管炎症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单极轻微电凝输卵管浆膜层止血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保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腹腔镜下止血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腹腔镜下开窗前先用单极呈轻微电凝输卵管浆膜层止血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7.82±11.46) min比(44.75±17.69) min]、手术出血量[(11.69±3.58) ml比(40.64±8.71) ml]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2%比83.72%,P< 0.05),观察组总通畅率而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比62.79%,P<0.05).结论 腹腔镜下开窗前先用单极呈轻微电凝输卵管浆膜层止血,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术后患者输卵管功能恢复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恢复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总愈合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2.13±0.46)h比(3.56±0.79)h]、骨折愈合时间[(5.14±0.84)月比(6.85±1.14)月]、骨折总愈合率(100.00%比83.78%)、临床疗效优良率(91.89%比70.27%)、总并发症发生率(2.70%比2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及临床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10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局部灌注,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临床参数、总体治疗效果、抗感染指标、疼痛与功能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细菌培养转阴时间为(14.06±2.11)d、创面愈合时间为(26.33±4.75)d、换药次数为(5.71±0.96)次与住院时间为(29.30 ±4.1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13±2.32)d,(30.70±4.09)d,(7.66±1.12)次,(33.74±4.51)dl术后4周WBC计数为(8.71±0.68)×109,Hs-CRP水平为(2.03±0.54)mg/L,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77±0.80)×109,(3.27±0.63)mg/L];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54±0.24)分,组间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31)分,HHS评分为(89.81±7.48)分与Baird-Jackson评分为(84.54±6.92)分,组间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35±7.50)分,(71.09±6.74)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创面感染控制率(100%)与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88%),复发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