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生伟 《临床荟萃》2002,17(21):1283-1283
随着新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推出 ,为评估血小板功能提供了可靠而简单的方法。我们对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肾分流术患者 ,采用深圳TEK 2 0 0 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 (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4项参数进行测定分析 ,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脾肾分流手术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6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 4 5 .6岁 ,对照组 2 0例 ,平均年龄 4 4 .5岁。肝硬化按Child Pau…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 ,探索更好的预防措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对 93例住院老年肝硬化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 1 993— 2 0 0 0年住院确诊为老年肝硬化患者 5 5 6例 ,年龄大于 6 0岁 [6 0~ 6 9岁 36 9例、70~ 79岁 1 80例、>80岁 7例 ,平均 (6 9± 8)岁 ],其中男 4 1 2例、女 1 4 4例 ;肝功能代偿期 91例、失代偿期 4 6 5例。二、诊断标准肝硬化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 ;医院感染诊断符合卫生部 [2 0 0 1 ]2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 [2 ] 。三、观察项目…  相似文献   

3.
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民  蒋伟  邢玉珍 《临床荟萃》2002,17(8):459-46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常使病情迅速加重。我们对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炎肝硬化并发SBP5 7例进行了分析 ,就早期诊断SBP并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 ,以提高存活率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 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的住院患者。血清学分型均为乙型肝炎 ,男39例 ,女 18例 ;年龄 15~ 72岁 ,其中 15~ 30岁 6例 ,~ 4 0岁11例 ,~ 5 0岁 17例 ,~ 6 0岁 14例 ,~ 72岁 9例 ;4 1~ …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袁嫒 《临床荟萃》2000,15(9):414-414
多年来已发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是减少的。近年来 ,我们观察发现了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其他参数亦明显降低。现将我们已检测的 6 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6 0例各型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 114例 ,女 46例。平均年龄 36 .4岁。急性黄疸型肝炎 5 0例 ,慢性肝炎 46例 ,肝硬化 6 4例 (其中有消化道出血者 2 8例 ;无消化道出血者 36例 )。全部病例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 98例 ,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均无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刘江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0):768-769
对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BPC)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进行检测 :同步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 (PT) ,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 (KPTT)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纤维蛋白原 (FIB) ;了解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变化 ,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以更好地防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0~2002年6月本院住院病人 ,全部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重型肝炎(重肝)42例 ,其中急性重肝11例 ,亚急性重肝9例 ,慢性重肝22例。…  相似文献   

6.
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K一6318K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38例急性肝炎、47例慢性肝炎、47例肝硬化和13例健康人的血小板4项参数进行检测,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1)急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人比较,MPV、PCT、PDW3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人比较,MPV、PCT、PDW3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比较,MPV、PCT2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其血小板数明显减少,MPV、PCT2项参数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血小板数值的减小,血小板体积增大,PLT与MPV之间呈现非线性的负相关性,而PLT与PCT之间则存在正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对于监测肝炎患者的病程发展及出血倾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在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YSMEX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18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的MCV、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两病例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MCV、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组,RDW、MPV值均显著高于慢性重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早期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中期,PDW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CV、RDW及血小板4项指标的检测,对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5年 1月我院用川芎嗪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肝硬化 1 36例 ,效果满意 ,有效率达到 93 4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995年 1月至 1 998年 1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 2 0 3例 ,根据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全部病例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36例 ,其中男 87例 ,女 49例 ,2 5~ 6 8岁 ;对照组 6 7例 ,其中男 41例 ,女2 6例 ,2 7~ 6 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 ,经t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 2 病因  2 0 3例肝硬化中 ,肝炎后肝硬化 1 4 1例 ,占 6 9…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昱  姚金锋  秦健 《临床荟萃》2004,19(2):96-97
电解质代谢紊乱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 ,尤其是低钠血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现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9月至2 0 0 2年 8月收住院的肝硬化患者 82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2例肝硬化患者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31~ 76岁 ,平均年龄 4 5 .6岁。乙型肝炎肝硬化 70例(85 .36 % ) ,丙型肝炎肝硬化 4例 (4 .88% )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9.76 % )。全部病例均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 。1.2 诊断标准 ①低钠血症诊断标准 :血浆钠 <135mmol/L(以住院期间的最…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硬化检测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与出血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降低,MPV、PDW均明显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合并明显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组PLT、PCT较无出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应用文拉法辛 (venlafaxine)治疗抑郁症 6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入组条件 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的标准[1] 。②年龄 18~ 5 0岁。③Hamilton抑郁量表在 18分以上 (2 4条目 )。④排除心、肝、肾脏疾患及癫痫、青光眼的患者。1 2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 ,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2 7 3± 6 2岁 ;总病程 3个月至 5年 ,平均 9 6± 4 3个月。既往应用过其它抗抑郁剂 4 3例 ,新诊断患者 2 5例。按照 2 4项HAMD量表评分[2 ] :18~ 2 4分为轻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脾动脉栓塞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1 ,2 ] 。作者采用部分性脾功能栓塞术 (PSE)治疗 6例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住院患者 6例 ,诊断 (分型、分期 )按 1 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 9~ 45岁 ,病程 1~ 1 5年。根据Child Pugh改良分级法B级 3例 ,C级 3例。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点、月经量增多等 ) ,术前白细胞平均值2 1× 1 0 9/L ,血小板平均值 35 5× 1 0 9/L…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晚期严重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造成误诊失治。本院自 1992~ 1998年共收治 SBP6 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 6 4例 ,男 5 1例 ,女 13例 ;年龄 2 8~6 9岁 ,平均 47.6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5 8例 ,酒精性肝硬化 5例 ,原因不明肝硬化 1例 ,均符合 1988年 4月 2 6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2 症状 一般发病急 ,部分起病隐匿 ,本组急性发病 38例(5 9.4% ) ,隐匿起病 2 2例 (34 .4% ) ,4例无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14.
59例病毒性肝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丽  苏慧勇  尹光芝 《临床荟萃》2002,17(23):1376-1376
我科自 1992~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 2 35 6例 ,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5 9例 (除外病情加重自动出院 74例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原因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 9例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中 ,男 4 5例 ,女14例。最小年龄 1岁 ,最大年龄 74岁 ,平均年龄 (37.8± 5 .8)岁。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4 0年。按 2 0 0 0年西安传染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1 ] ,重型肝炎 4 3例 (72 .9% )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3例 (5 .1%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2例 (2 0 .3% ) ,慢性重型肝炎 2 8例 (47.5 % ) (包括肝硬化基础 7例 ) ,肝炎肝硬化 1…  相似文献   

15.
97例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南晖 《临床荟萃》2003,18(16):924-925
为了探讨贵阳地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 ,我们对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入住我院的 97例肝硬化患者主要并发症及诱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7例肝硬化患者 ,男性 6 9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年龄 4 6 .5岁。其中肝炎肝硬化 84例 ,酒精性肝硬化 1 0例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2例 ,隐原性肝硬化 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2 0 0 0年 9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 ] 。肝功能分级 :按Child分级法[2 ] A级 2 6例 ,B级 4 9例 ,C级 2 2例。1 .2 临床表现  97例…  相似文献   

16.
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 ,肝脏枯否细胞功能减退 ,门体侧支循环开放以及脾功能亢进等因素 ,使患者易发生感染。为了解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特点 ,作者对 1995~ 2 0 0 0年本院住院的 40 6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5~ 2 0 0 0年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 40 6例 ,男 3 64例 ,女 42例 ,年龄 7~ 71岁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2 81例 ,乙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63例 ,乙 +丁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5 9例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例。1.2 诊断标准 肝炎肝硬化诊断依据 1995年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红燕  韩文静  杜遵宪 《临床荟萃》2001,16(24):1130-1130
血清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 ,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为了探讨慢性肝病血清γ GT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我们对 12 4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γ GT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2 4例慢性肝病患者均系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1月的住院患者 ,男 97例 ,女 2 7例 ,年龄 15~ 73岁 ,平均年龄 42岁。诊断依据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慢性肝炎 (中、重度 ) 5 6例 ,肝硬化 42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6例。其中乙型 10 9例 ,甲乙、乙丁、乙丙丁…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已为医学界公认,我们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体积(MPV)、压积(PCT)和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检测,并与健康人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参数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在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18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的MCV、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两病例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MCV、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组,RDW、MPV值均显著高于慢性重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早期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中期,PDW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CV、RDW及血小板4项指标的检测,对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链抗源 19- 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 9)目前主要作为胰腺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1 ]。为探讨其应用价值 ,我院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 138例患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 138例 ,男 82例 ,女 5 6例 ;年龄 16~82岁 ,平均 5 5岁。胰腺炎 11例 ,胰腺癌 19例 ,肝癌 14例 ,肝硬变 13例 ,胆石症 2 4例 ,其他肿瘤 30例 ,溃疡病 15例 ,肝炎12例 ,均经临床影像学或病理学及生物检测确诊。对照组 5 5例 ,男 36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46岁 ,均为健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