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3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6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情况,比较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LT、MPV较正常组减少而PDw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A、B、C级患者的PLT均小于对照组(P〈0.05),B、C级又小于A级(P〈0.05);肝硬化B、C级患者的MPV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和A级(P〈0.05),对照组与A级之间无差异(P〉0.05);肝硬化B、C级PDW均大于对照组和A级组(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改变,血小板参数检查可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IHONKOHDEN-6138K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43例肝硬化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1)肝硬化患者MCV、RDW、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MPV、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MCV、RDW之间呈正相关,PLT、MPV与PCT呈正相关,PLT、MPV与PDW呈负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MCV、RDW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初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smexSF-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43冽肝硬化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红细胞庠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①肝硬化患者MCV、RDW、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MPV、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MCV、RDW之间呈正相关,PLT、MPV与PCT呈正相关,PLT、MPV与PDW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MCV、RDW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初: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珊  王志敏  顾再成 《临床荟萃》2003,18(22):1308-1309
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是血小板质与量的检测指标。临床常作为诊断各种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为探讨4项参数检测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意义 ,我们对 2 1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小板 4项参数的检测 ,并与 6 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14例患者为我院 1996年 1月到 2 0 0 3年 1月消化科及普外科的住院患者。男 14 9例 ,女 6 5例。年龄2 9~ 82岁 ,平均 4 2 .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54例,无消化道出血组60例,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两组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容(PCT)分别为(71.95±55.35)×109/L、0.08%±0.0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2.06±1.23)fL、15.92%±3.33%,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PLT、PCT、MPV、PDW均比无消化道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小板总数和凝血因子的变化,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意大利产BICO凝血仪和美国ABBOTT CELL-DYN1600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检测对象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总数测定。结果急性和慢性肝炎APTT、TT、PT活性和FBG含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唯慢性肝炎PT活性有轻度下降,肝硬化和重症肝炎APTT、PT、TT活性显著降低,FBG含量明显减少;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LT、PCT明显减少。结论经治疗,病情好转,肝功能恢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FBG浓度升高,示预后良好。肝硬化和重症肝炎血小板分布曲线呈“平台”或“小抛物线”型改变。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结果,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及其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治疗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oulter-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127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采用ACL ELITE PRO全自动血凝仪和配套试剂检测PT、INR.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PT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组明显高于无出血患者组(P<0.01).结论 PT、INR和血小板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治疗和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导致出血的原因.方法 收集120例肝硬化患者抗凝全血标本和80例健康体检者抗凝全血标本,采用Uuitest-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的检测.结果 发现肝硬化患者以上4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MPV、PCT、PDW 4项参数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出凝血异常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配合临床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并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另一组为肝硬化无上消化道出血组,两组分别进行PLT、MPV、PCT、PDW测定。结果肝硬化组PLT、MPV、PCT分别为(93.2±38.3)×109/L、(9.27±0.95)fL、0.11%±0.0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肝硬化组PDW为14.30%±1.65%,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PLT、MPV、PCT分别为(87.6±20.7)×109/L、(8.08±0.95)fL、0.09%±0.03%,与无出血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DW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袁嫒 《临床荟萃》2000,15(9):414-414
多年来已发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是减少的。近年来 ,我们观察发现了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其他参数亦明显降低。现将我们已检测的 6 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6 0例各型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 114例 ,女 46例。平均年龄 36 .4岁。急性黄疸型肝炎 5 0例 ,慢性肝炎 46例 ,肝硬化 6 4例 (其中有消化道出血者 2 8例 ;无消化道出血者 36例 )。全部病例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 98例 ,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均无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其参数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47例肝硬化患者PLT及其参数,并与8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PLT、血小板比积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的检测对临床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及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0例肝硬化及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LT、MPV、PCT及PDW四项参数进行了测定,为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的初步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9例患者为我院住院病人,男61例,女8例。肝硬化50例,平均年龄46.6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16例,无出血组34例,行脾切除术6例。原发性肝癌19例,平均年龄51.2岁,均根据南宁会议制定标准诊断。正常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职工及实习生,平均年龄42.4岁。 1.2 方法 采用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套试剂由厂家提供。EDTA-K2真空抗凝管采血lml左右,…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潭枫  符永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959-396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1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合并出血者(出血组)32例、无合并出血者(无出血组)85例,另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4项血小板参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盯和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组的PTT和血小板参数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PT和血小板参数变化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出血情况.可作为肝硬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0例肝硬化及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LT、MPV、PCT及PDW四项参数进行了测定,为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的初步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肝病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运用SY SM EX XT-1800 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85例慢性肝炎、68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分析血小板四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肝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为临床评价病情及疗效观察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平  刘阳  佟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8):3533-3534
本文对75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测定,探讨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近期无感染,无心、肺、肝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的糖尿病患者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28~67(平均47.5)岁。正常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0~65(平均46.5)岁。  相似文献   

17.
陈永琴  成宇  徐文丽 《检验医学》2012,27(11):954-956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和单核细胞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体积(V)、高频传导(C)、激光散射(S)技术检测89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单核细胞体积(MOV)、细胞胞浆比例(MOC)、胞浆颗粒特性(MOS)以及他们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SD)并与82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PLT、PCT、MOC明显下降,MOV、MOV-SD及MOC-SD、MPV、PD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Child-Pugh A分级的增加,PLT参数异常程度明显,但Child-Pugh B级和C级间单核细胞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MOV、MOC和PLT异常变化,其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5日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出血现象分为出血肝硬化组(32例)和无出血肝硬化组(28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PT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析上述检测数据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的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PCT、PLT均明显降低[PCT:(0.18±0.05)%比(0.42±0.03)%,PLT(×109/L):68.35±14.57比199.63±37.15],MPV、PDW均明显升高[MPV(fl):15.36±1.87比10.32±1.26,PDW(fl):20.20±2.00比12.20±1.62],PT明显延长(s:20.16±2.45比11.93±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出血肝硬化组比较,出血肝硬化组的PCT、PLT均明显降低[PCT:(0.21±0.10)%比(0.36±0.05)%,PLT(×10~9/L):54.21±14.20比87.23±26.89],MPV、PDW均明显升高[MPV(fl):16.23±1.03比14.12±0.78,PDW(fl):20.02±2.09比16.33±1.52],PT明显延长(s:20.91±3.36比17.13±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上对PT、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便于分析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情况和出血情况,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常规中粒细胞各参数的变化,发现其血小板(PLT)和单核细胞的参数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Beckman Colter AC.T5diff A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128例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常规,回顾性分析粒细胞各参数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患者PLT、血小板压积(PCT)、单核细胞浆核比(MOC)明显下降。单核细胞体积(MOV)、单核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MOV-SD)、单核细胞浆核比平均分布宽度(MOC-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明显,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PLT参数变化程度明显增加。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MOV、MOC和PLT变化趋势,其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Plt)是由骨髓巨核细胞浆裂解出来的无核细胞,其量和质在止血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Plt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血小板质与量的检测指标.临床常作为诊断各种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