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体平衡功能定量测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立国产平衡仪的正常值范围,探讨各指标的敏感性及可靠性,运用国产人体平衡仪对202例相对正常人群及某些疾病患者进行测评,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该仪器大部分指标与年龄相关,但并非线性关系,动摇径、动摇轨迹、包络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动摇角度及能耗等指标在正常与疾病组间有差异。提示人体平衡功能与年龄相关,该平衡仪有助于客观和定量地评价人体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男女各5名,进行反复多次检测(每周一次,共五次)及不同检查者对不同正常者分别检测其静立平衡,通过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来检验国产“DJ”电脑型人体平衡检测仪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双足站立位置的不同,进一步说明仪器的可靠性和敏感性,并提示并足位更优于分足位检查。该仪器新增的指标,动摇角度(deg)、能耗(eng)也能反映人体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陈凯敏  杨佩君  张薪  张文 《现代康复》1998,2(8):799-801
本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男女各5名。进行反复多次检测(每周一次,共五次)及不同检查对不同正常分别检测其静立平衡,通过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来检验国产“DJ”电脑型人体平衡检测仪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双足站立位置的不同,进一步说明仪器的可靠性和敏感性,并提示并足位更优于分足位检查。该仪器新增的指标,动摇角度(deg)、能耗(eng)也能反映人体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患者姿势平衡障碍的定量评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诗广  陈伟群 《现代康复》2000,4(2):190-191
目的:客观、定量评价帕金森病患姿势平衡障碍。方法;采用日本经玛公司生产的重心平衡检测仪对100例正常人100例帕金森病患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表态姿势图。结果:正常人各组平衡参数指标与年龄呈曲线关系。重心摆动类型以中心型为主,帕金森病患重心摆动类型以弥散型为主,静立稳定性下降,重心摆动速度明显增快,在4~6Hz摆动明显增高。结论:人体平衡功能与年龄相关;帕金森病患静立平衡功能下降,重心摆动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客观、定量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姿势平衡障碍。方法 :采用日本阿尼玛公司生产的重心平衡检测仪对100例正常人及10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检测 ,分析比较其静态姿势图。结果 :正常人各组平衡参数指标与年龄呈曲线关系 ,重心摆动类型以中心型为主 ;帕金森病患者重心摆动类型以弥散型为主 ,静立稳定性下降 ,重心摆动速度明显增快 ,在4~6Hz摆动明显增高。结论 :人体平衡功能与年龄相关 ;帕金森病患者静立平衡功能下降 ,重心摆动面积增大 ,摆动速度增快 ,在4~6Hz摆动明显增高 ,为其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偏瘫患者站立位平衡能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中风后偏瘫患者站立位平衡能力以及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对设计研究,受试者包括21例具备独立站立能力的中风后偏瘫患者及21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使用ST939人体重心平衡测定仪进行平衡定量测定。结果:偏瘫组无论在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其重心移动占据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路径总长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重心平均摆动速度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偏瘫患者站立位平衡能力明显降低。使用人体重心平衡测定仪可获得平衡功能的定量资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7.
30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平衡治疗组 188例,对照组115例,结果接受生物平衡治疗的病人,在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在治疗后同样有改善的差异(P<0.05、0.01)。  相似文献   

8.
背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评定有助于康复目标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常用的3个平衡量表各参数与其他功能评价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平衡量表间变量参数。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对象:2002-09/2003-07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14-79岁,病程0.3~11个月。方法:对57例患者于康复训练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改良Fugl-Meyer平衡量表、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确定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②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erg平衡量表评分(46.70&;#177;5.15),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10.26&;#177;1.58),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评分(32.56&;#177;2.06),Fugl-Meyer评价法中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2.35&;#177;5.82),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评分(24.95&;#177;5.2),10m最大步行速度为[(49.06&;#177;24.68)m/s1。3种平衡量表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lt;0.001)。②3种平衡量表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lt;0.001)。结论: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效度,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功能的恢复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评价不同临床亚型颈椎病患者静立平衡功能障碍,并与临床平衡功能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PH-I型电脑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仪,记录96例颈椎病患者静态姿势图各项参数,按不同临床亚型分组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Berg平衡量表和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数评分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静态稳定性检测参数中有重心移动轨迹,动摇角度和能耗等多项异常,力学波谱分析有1.00-10.00Hz频段相对功率异常;对照组重心摆动类型多为球心型,脊髓型以多中心型为主。椎动脉型和脊髓型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和BarthelADL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不同临床亚型颈椎病中,椎动脉型和脊髓型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疾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最大,定量平衡功能检测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诊断依据。并为康复评定提供量化的指标。有助于根据疾病不同亚型制订不同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定量了解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静立姿势平衡功能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重心摆动仪测试30名正常人及12例SCD患者治疗前后的姿势图及有关参数。结果:正常人重心摆动轨迹中心型多见,SCD患者重心摆动轨迹呈弥散型;SCD患者摆动的面积增大,速度增快,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CD患者闭眼时摆动面积明显增大,与睁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SCD患者经VitB12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静立姿势  相似文献   

11.
12.
Water balance     
J Knepil 《Nursing mirror》1983,157(5):28-29
  相似文献   

13.
Fluid balance     
《Nursing times》2003,99(19):29
  相似文献   

14.
15.
Offenstadt G  Amstutz P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8,36(5):1690-1; author reply 1691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