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眼外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68例眼外伤患儿护理过程的回顾,总结在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的体会。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结论对儿童眼外伤的护理应根据患儿心理、生理特点给予积极施护,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32例严重眼外伤患儿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护理与宣教,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无一例感染发生。小儿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率较高的严重眼病,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并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安全教育,减少眼外伤的发生,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3.
儿童眼外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儿童眼外伤的临床、心理分析,采取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0例(30眼)眼外伤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部位、心理状况及护理实施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儿童经过治疗、精心的护理后,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儿童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并发症较多,应加强预防知识和眼外伤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急救一体化护理,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和致盲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58例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资料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眼外伤是儿童发病最主要的病因,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适时的护理干预可以使疾病良性发展。手术后功能痊愈196眼(占75.97%),解剖痊愈33眼(占12.79%),未痊愈29眼(占11.24%)。结论儿童的防护教育是预防眼外伤的重要措施。做好围术期准备,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是儿童眼外伤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儿童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眼外伤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和总结252例儿童眼外伤的原因及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和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252例患儿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加强护理,重视积极的预防宣教有利于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115例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小青 《天津护理》2000,8(6):286-287
手术治疗是儿童先天性眼病及眼外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我科自1996年1月~2000年3月对收治的115例患儿在全麻下实行了眼科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注重了 对家长及患儿的健康教育。患儿的心理护理,术前的检查及治疗。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患儿及家长的出院指导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宝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14-4214
儿童眼外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对自己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及儿童眼球的特定的解剖、生理等因素,致其发病率较成人高,且其严重程度往往较成人要大,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病因。合理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有利于患儿眼外伤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致盲率[1]。2006-08-2008-09我科对就诊的46例眼外伤患儿给予积极合理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来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龋病患儿200例;按其就诊顺序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实验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龋病治疗操作.比较2组患儿配合程度.结果 对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轻儿童龋病治疗时的疼痛,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医患配合程度,保证儿童龋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对62例儿童眼外伤致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结果62例患儿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合并角膜、晶体损伤的围手术期程序化整体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因眼外伤引起角膜、晶体损伤患儿实施程序化整体护理。结果:本组患儿均渡过手术期,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有利于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出院健康指导及复诊随访计划的实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口治疗时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纯 《当代护士》2009,(11):65-66
目的探讨伤口治疗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随机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进行伤口治疗的患儿128例分年龄段进行心理状态的比较,并对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在伤口治疗时不同年龄段患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后,不良心理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合作型患儿明显增多。结论在伤口治疗中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92例儿童眼外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的小儿疾病,是危害儿童健康并使其致残、致盲的主要原因.受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影响视功能,给儿童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因此,把握有效的治疗时机,正确及时救治是降低致盲率的关键[1].对我科2004年2月-2008年2月92例儿童眼外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良好的护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患儿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儿童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方法应用个体化的心理支持疗法,进行及时、针对、全程的心理护理。结果患儿家属的心理承受力提高,有益应对方式次数增多。结论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在儿童疾病治疗过程中占重要因素,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158例机械性眼外伤患儿的救治护理进行了探讨。指出玩具为主要致伤原因,治疗前后视力的恢复情况与治疗护理质量呈正比,表明在机械性眼外伤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对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特佳  杨丽萍   《护理与康复》2017,16(9):979-981
总结1例儿童贲门失弛缓症患儿行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依据心理评估,利用循证Therapeutic play模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儿的隐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经内镜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儿童眼科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在患儿治疗中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收治的患儿300例,将其与家属按1:1比例对应。将300例患儿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儿童眼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患儿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应对疾病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家属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护理满意度、应对疾病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儿童眼科临床护理过程中,为患儿家属提供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患儿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秋垣 《全科护理》2012,10(25):2349-2350
分析小儿眼外伤原因,总结80例眼外伤患儿的急救护理,包括急救处理、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眼外伤儿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并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80例眼外伤儿童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及适合我国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定眼外伤儿童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眼外伤儿童SCARED、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32.52 ±4.19),(75.65±8.02)分,干预后分别为(20.26±1.04),(93.69±12.0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8,3.01;P<0.05);干预前后眼外伤儿童在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及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98,3.12,2.06,2.32,2.67,2.31,2.52;P<0.05);患者家属存在明显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问题,女性家属在强迫、焦虑、抑郁及恐怖情绪方面得分分别为(1.98±0.73),(1.83±0.45),(1.89±0.67),(1.78±0.21)分,均高于男性家属得分[(1.82±0.34),(1.67±0.45),(1.73±0.28),(1.53±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3.18,2.06,3.03;P <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程度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外伤儿童及家属存在明显的心理疾病,心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焦虑、恐惧情绪,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总结86例(96眼)儿童眼外伤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及时、正确的处置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融合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儿母亲在看护患儿期间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分析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患儿母亲,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主题,得出因病情而后悔和自责、心理负担过重、面临多种问题等主题。结论:在积极治疗和护理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儿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儿母亲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提供医疗、心理支持,促进患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