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突眼性甲状腺病(Graves痛)的远期疗效。方法:将82例Graves痛患者分为治疗组(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时双侧甲状腺注射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甲状腺变化、病情变化及复发等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甲状腺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②治疗组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如皮疹、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较对照组发生少,甲亢症状减轻较对照组明显,P〈0.05;③治疗组复发1例(2.4%),对照组复发9例(22%),甲状腺肿大程度与复发呈正相关。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促使肿大的甲状腺回缩,减轻甲亢症状,还可以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首选药物。使用70年来.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其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也在不断转换。现研究显示抗甲状腺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同时,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认识更为全面。本文将就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利与弊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意在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3.
利美达松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甲状腺局部注射利美达松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GD)的疗效,方法:GD病人42例(男性4例,女性38例,年龄36±s11a)为治疗组,另45例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40例,年龄34±10a)。前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利美达松甲状腺局部注射2.5~5mg/次,1次/2wk,4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仅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甲状腺体积明显缩上,且  相似文献   

4.
Graves病又称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甲亢),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5%。甲状腺局部注射即在传统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基础上采用各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经皮注入甲状腺内,在局部组织中达到较高浓度,发挥抗炎、抗自身免疫反应等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出情况及其与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将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治疗前作为未治疗组(n=60),治疗后归为治疗组(n=10),40例非甲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40)。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血清ANCA及抗核抗体(ANA)。结果2例初诊未治疗甲亢患者ANCA—ⅡF阳性,10例治疗前ANCA阴性患者药物治疗6个月后及健康人群未检测出ANCA,患者与健康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清ANA均阴性。结论ANCA与Craves病本身可能无关,以及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能不诱发ANCA。  相似文献   

6.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方法,大部分甲亢患者都选择药物治疗,尽管一般情况下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是安全的,但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多种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腺局部注射利美达松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GD)的疗效。方法:GD病人42例(男性4例,女性38例,年龄36±s11a)为治疗组,另45例为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40例,年龄34±10a),前者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利美达松甲状腺局部注射,2.5~5mg/次,1次/2wk,4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仅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且质地变软;T3,T4,及TSH复原时间缩短;病理显示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均P<0.01。无明显激素样副作用。结论:利美达松可作为治疗GD良好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8.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993~2002年10年间收住院的88例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的病例作一总结,主要是对患者粒细胞计数与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关系以及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raves病在发病过程中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均可出现细胞减少,且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白细胞计数平均(1.7±1.22)×109/L]大于非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平均(3.1±0.62)×109/L]。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相关病例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力生素、惠尔血等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9.
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最常用药物,副作用较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粒细胞缺乏症(粒缺),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1990~2003年收治的22例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与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手工及电脑检索国内外糖皮质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化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10项研究,糖皮质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物联合组可有效降低FT3,FT4,T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T3,TSH无明显差异。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对FT3,FT4,T4水平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沈勤炎  凌国华  李玲 《医药导报》2004,23(11):0825-0826
目的:分析4 819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构成情况和医生对该病的处方习惯,了解抗甲状腺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利用指数,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Graves病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高发季节为春季。甲巯咪唑在抗甲状腺药物中使用率最高。结论:该院抗甲状腺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下称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主要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未针对自身免疫这一发病环节加以抑制,故服药时间较长,病情缓解率低,复发率高。为此,我院2000—2001年采用不同免疫抑制剂经甲状腺注射治疗甲亢,并与单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组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12例,依据其治疗过程中是否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给药组(42例)、停药1月组(34例)和非给药组(36例);三组患者均给予131I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非给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P〈0.05);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进行比较,非给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明显降低了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在选取治疗方法时,应分清主次,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潘延宁 《中国药业》2007,16(12):59-60
了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用药和不良反应,帮助人们科学使用抗甲状腺机能减退药物,并注意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可出现少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存在潜在致命的危险.本文就该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医生应对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自身免疫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以便了解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我们从胎牛脑组织中,以含TrionX-100及脱氧胆酸钠的缓冲液提取、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脑细胞膜抗原,建立抗脑抗体ELISA法,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抗脑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抗脑抗体阳性率达37.8%(34/90),抗心磷脂抗体36.7%(33/90),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达35.6%(32/90),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达40%(36/9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且女性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其发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发病率呈增妊趟势,甲亢的内科治疗常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是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我院1998-2004年共收治7例由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甲亢患儿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醋酸去炎舒松-A甲状腺局部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16例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趋于稳定,无反复现象,治疗结束后2年,随访到11例患儿其中10例甲亢症状持续缓解,甲状腺继续缩小,甲状腺功能保持正常。结论: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能有效控制儿童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且疗效持久,能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主要采取的方法 ,临床常选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丙硫氧嘧啶 (PTU)、甲巯咪唑 (MMI)、卡比马唑 (甲亢 )平等 ,这类药物临床使用中发现其疗效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通过对生物样品中抗甲状腺药物浓度测定 ,寻求该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作用方式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 生物样品中抗甲状腺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生物样品因其干扰成分复杂、被测药物含量低等特点 ,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测定。已报道的生物样品中抗甲状腺药物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放射免疫测定法[1,2 ] 、气…  相似文献   

20.
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及其前体药物卡比马唑。这些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虽然对抗甲状腺药物导致肝毒性的认识已超过70年,但是近年来仍有一些新的报道和阐述。对常见抗甲状腺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发生率、临床病理特点、作用机制以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