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吉相,男1935年生人.辽宁盖州人,196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全国名考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带徒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外科疮疡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男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高级职称评差,著名中医外科专家,男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2.
会讯     
<正> 沈阳市中医研究所于3月9日,为庆祝冯洽民等十位名老中医药人员从医四十年举行盛会。国家中医管理局、辽宁省暨沈阳市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3.
迟云志,男,1931年生,山东省蓬莱县人。主任医师。1950年2月大连广生堂医药社学徒,自1952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迄今已逾50余年,现仍每日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亲诊。迟云志老师精研医理、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擅长针灸,用穴精当。在辽宁地区享有很高声誉,曾任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辽宁省针灸学会理事、大连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曾多次赴国外(阿尔巴尼亚、也门、俄罗斯)参与中医针灸讲学及援外医疗队工作。迟云志老师年逾古稀,仁心仁术,医德高尚,在患者中具有较高声誉。曾3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3次被授予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7次当选为市劳动模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查玉明教授生于 1918年 2月 ,辽宁省新民市人。现为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确定的全国 5 0 0名老中医之一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查老幼承家传 ,受祖父的影响 ,立志为医。 16岁 ( 193 4年 )师从盛京中医世家老中医杨耀泰先生的门下 ,寒窗八载 ,博览群书。 1941年考入汉医学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班 ,1942年考取汉医行医资格。查老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 60余年 ,勤求古训 ,融百家之长 ,独辟溪径 ,对糖尿病、肾脏病、心脏病等内科疑难杂证的治疗颇有建树 ,发表学术论文 40多篇。提出了“消渴忽忘化湿…  相似文献   

5.
查玉明教授生于 1918年 2月 ,辽宁省新民市人 ,现为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确定的全国 5 0 0名老中医之一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查老幼承家传 ,受祖父的影响 ,立志为医。 16岁 (193 4年 )师从盛京中医世家老中医杨耀泰先生的门下 ,寒窗八载 ,博览群书。 1941年考入汉医学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班 ,1942年考取汉医行医资格。查老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 60余年 ,勤求古训 ,融百家之长 ,独辟蹊径 ,对糖尿病、肾脏病、心脏病等内科疑难杂证的治疗颇有建树 ,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提出了“消渴勿忘化湿”…  相似文献   

6.
业师贲子明,1913年生,系大连市名老中医,现任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大连市中医学会副会长。贲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14岁习医至今,其杏林生涯已逾六十余载。贲老熟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已在全国推行,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我国的广大在职中医人员为提高业务素质,寻找各种途径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而目前开考的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给他们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机会与条件。目前,报考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考生人数之多是空前的。最近,辽宁省自学考试办公室遵照国家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要求,安排了1990年下半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的报考工作。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的报考对象,继续贯彻以培养在职中医人员为主的原则,即具有中医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在职中医人员,名老中医(药)人员在职的子女,已开业  相似文献   

8.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8,(3):F0004-F0004
河南中医学院教授邵经明,1911年3月出生于河南西华,现己年逾97岁高龄。邵老幼读私塾,16岁时拜于清未举人郭玉璜老中医门下学习中医,之后又受教于现代针灸学大家承淡安先生。博学精研.勤于实践,遂成针界巨擘。邵老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针灸专家,河南省针灸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名誉会长,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9.
中医四诊常用术语简介刘耕尧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编者按刘耕尧乃辽宁省名老中医之一,曾留学日本,潜心研究医学,临证经验丰富,并有博闻强记之专长,熟记中医药方500余首,只要你提出方名,他一挥而就,药味分量丝毫不差。著有《中医四诊常用术语》(内...  相似文献   

10.
名医田玉美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5):F0002
田玉美,男,教授,主任医师。1928年11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一批、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少时从祖父习医。早年在乡卫生院行医。1951年到1958年,先后任诊所所长、乡卫生院业务院长、卫协会常务副主任等职。1958年调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学习。提前留校.分配到金匮教研室。1959年转湖北中医学院任教,并到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曹林,鞍山市中医院院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鞍山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脾胃病、脉管炎、肾病,尤擅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病。  相似文献   

12.
<正> 马智,男,1940年12月1日生,汉族,辽宁省阜新县人。现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系、临床研究所副院长、副主任、副所长,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为著名的老中医,幼承庭  相似文献   

13.
洪治平教授洪治平,男,1942年生,辽宁沈阳人,研究员,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指导教师。196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药临床及科研工作38年。曾任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辽宁省新药审批委员会专家。洪老严谨治学  相似文献   

14.
查玉明老先生是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黄恩申,男,1942年12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师承沈阳市骨科医院创始人著名骨伤专家孙华山.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部审定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曾任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成人骨科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沈阳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学院急诊科始建于195B年.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发展完善,业已形成较为完备临床急诊急救诊治规模.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急症中心建设单位.1999-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青年文明号.2002年授沈阳市政府评为劳模先进集体,2004年被确立为辽宁省ICU师资培训基地.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相似文献   

17.
怎样撰写老中医经验──突出重点 写深写透汤抗美关键词老中医经验撰写老中医经验,反映老中医各自独特的诊病用药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对于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繁荣中医学术,推动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增进人类的健康、长寿服务,有特别...  相似文献   

18.
尚子华     
尚子华(1913年2月13日~]977年1月8日)别名尚世勇,辽宁省海城县人。尚子华从小就酷爱祖国医学,立志学好中医,为民解除疾苦,他在18岁时到了海城县街的万春堂,跟老中医张玉峰学习,使他颇受启发。从此,他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1931月10月他又到了海城县城里延年堂拜芳甘老中医为师,这三年为他以后医学生涯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尚子华熟读四大经典著作,颇为喜爱《外科正宗》,他对古典医学著作是很重视的,但他在临证中,并不拘泥于古  相似文献   

19.
北京发起抢救京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活动,三年内将建立61家名老中医研究室和_丁作站.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每年将对每家研究室和工作站拨款5万元。昨天,“2009中医继承与发展论坛”召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启动“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将着力抢救61位北京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北京市中医局科教处副处长姜丽表示,这61位京城名老中医既包括已经逝世的名医,也包括退休的和仍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名医专家。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8,(2):F0004-F0004
张磊主任医师1929年4月21日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从医61年,从教44载.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并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医教部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77年8月,作为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年3月调任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1988年离任后,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至今。曾任河南省中医学会会长、中药学会会长、《河南中医》杂志社编委会委员、《中医研究》杂志社顾问,河南省中药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是国家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制导师,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指定的名老中医。现系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