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静注常咯啉再注射乌头硷,或同时用常咯啉和乌头硷,明显推迟乌头硷引起的心律紊乱。先静注乌头硷出现心律失常后,再注射常咯啉,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弱。剪断二侧迷走神经,或静注六烃季铵,都不影响常咯啉抗静注乌头硷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从静脉恒速注射乌头硷,记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阈值。预先静脉注射常咯啉明显提高这三种阈值。利血平化加常咯啉组,这些阀值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常咯啉组相比,仅显著提高心室颤动阈值。脑室内注射常咯啉后,再脑室内注射乌头硷,明显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常咯啉对大鼠坐骨神经的局麻作用甚微,这与利多卡因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常咯啉(Pyrozoline)为我国首创抗心律失常药物,系由常山乙素结构改造所得。动物实验表明,常咯啉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有较强的防乌头碱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对哇巴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在等毒性剂量条件下,效果较奎尼丁为优~[1]。常咯啉片剂已用于临床,可  相似文献   

3.
唐小荷  陈震翼 《齐鲁药事》2012,31(6):321-322,326
目的观察山楂籽黄酮提取物对三氯甲烷及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诱导小鼠心律失常,静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率失常,术前5 d给予山楂籽黄酮提取物,心电图连续示波观察并记录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室性早搏出现时间以及乌头碱累积消耗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楂籽黄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三氯甲烷诱导的小鼠室颤发生率,且可明显增加诱发大鼠发生心律失常的乌头碱消耗量,推迟心率失常出现时间,但对降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无明显作用。结论山楂籽黄酮提取物能明显减轻由三氯甲烷及乌头碱引起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一) 常咯啉常咯啉 (4-[3’,5’-双[(N-吡咯啶基)次甲基)-4-羟苯基]-氨基喹唑啉,是一个新化学结构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系上海十六药厂、药物研究所将常山乙素的结构加以改造所得。合成工艺比较简单。经上海第一医院等研究证实,常咯啉能拮抗哇巴因、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提高电刺激致室颤阈值。自1974年初,在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模型研究了常咯啉、心得安及合用后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两药合用后抗室性早搏发生有相加作用,抗室颤发生有增强作用。同时比较合用组和心得安组给药后心得安的血浓度。此两组血浓度无显著性,即两药合用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不是由于血浆中心得安浓度变化引起的。由此实验说明,对轻度心律失常,两药合用或单用无区别,而对严重心律失常,合用效果显著。但如何合理用于临床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6.
已知某些带2-[(烷胺基)甲基]-4-氨基苯酚或2,6-双[(烷胺基)甲基]-4-氨基苯酚基团的抗疟药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了寻找抗心律失常新药,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4-氨基苯酚类化合物,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其中约半数有对抗乌头硷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常咯啉(原研制号16-56)化学名4-{3′,5′-双[(N-吡咯啶基)次甲基]一4′-羟苯基)-氨基喹唑啉,是一个新化学结构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系常山乙素结构改造所得。在临床治疗疟疾观察中,发现它具有减少心脏异位搏动的功能。后经研究证实,常咯啉能拮抗哇巴咽、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提高电刺激致室颤阈值。自1974年初,在上海、北京等十四家医院先后试用常咯啉片治疗近500例心律失常患者,证实确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总有效率达80%以上,并具有见效快,治疗病种较广,对多种药物未能奏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亦有良好疗效等特点。经鉴定,初步认为它是较有前途的抗心律失常新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具有心血管活性的2-取代-3-对羟基苯甲酰吲哚为母核引入常咯啉双胺甲基结构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哇巴因所致心律失常试验,受试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心律失常活性,其中化合物(Ⅱ1)为常咯啉的2.4倍,并略高于慢心律,该化合物抗胆碱能的副作用较小,约为常咯啉的1/2。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茉莉根提取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根提取物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取茉莉根提取物分别注入由氯仿诱发心室颤动的小鼠、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大鼠、氯化钙诱发心室颤动的大鼠和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家兔体内,观察其对实验动物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①茉莉根提取物(腹腔注射2.0mg/kg、3.0mg/kg)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颤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②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1.0mg/kg、1.5mg/kg)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③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心室颤动具有预防作用,且能明显地降低大鼠的死亡率;④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茉莉根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Ca2+内流及与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利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常咯啉(changrolin,CRL)、CRL与利福平(rifampicin,RFP)及CRL与西咪替丁(cimetidine,CMT)合用后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CRL使产生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及室性纤颤(VF)的乌头碱累积用量分别提高39%、38%和31%(各自的p<0.05);RFP使乌头碱累积用量变化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1.
小叶锦鸡儿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100、50 mg.kg-1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药1次,记录给予乌头碱后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时乌头碱的用量;记录给予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结果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的两个剂量可明显提高乌头碱所致大鼠发生的VP、VT、VF的用量;延长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维持时间。结论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大鼠乌头碱,冠脉结扎和家兔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模型研究了去甲羟基安定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证明:去甲羟基安定具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对乌头硷和家兔性心律失常作用明显强大于大鼠冠脉结扎性心律失常,其作用机理可能和抑制钠通道有关,本研究提示该药在临床上可用于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和豚鼠分别注射乌头碱或哇巴因制备心律失常模型,观察预先给予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的胆碱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胆碱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或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表现为明显延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推迟动物死亡时间等。高剂量胆碱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优于低剂量。结论胆碱对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的作用优于低剂量。  相似文献   

14.
常咯啉是我所发现的一个新的抗心律失常药。麻醉狗静注常咯啉30mg/kg(2mg/kg/min),对总外周血管阻力减低不显著,血压、左心室内收缩压和心输出量显著降低,左心室作功亦减弱。心电图出现QRS增宽,P-R和Q-Tc间期延长。但停药后一些指标能趋于回复。常咯啉具有心脏迷走神经阻滞作用,而无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滞作用。麻醉狗静脉滴注4mg/min共120分钟,可使哇巴因所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转为室上性或窦性节律。常咯啉的有效剂量为4.5±2.1mg/kg((?)±SD),血浆中的有效浓度为0.61±0.29μg/ml。滴注15分钟血浆中的浓度升至0.89±0.23μg/ml,至120分钟为2.19±0.16μg/ml。本文结果提示常咯啉对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作用基本上与奎尼丁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5.
临床验证常咯啉(Ⅰ)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等症状非常有效,但存在一些副作用。为了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芳环或芳杂环的Mannich:碱化合物37个。化合物的制备系将各类相应的氯化物分别与对氨基酚缩合,所得的中间体再与甲醛及胺反应,得到预期的Mannich碱(列于表2~表4)。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9,12,13,30和33均能对抗乌头碱型实验性心律失常,其中化合物9,12和13的作用较强,安全范围较大。药理结果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6.
4'-甲基-7-(2-羟基-3-异丙胺基丙氧基)黄酮盐酸盐(SIPI-549)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预防作用,对氯化钡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对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则无明显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比普萘洛尔强,但比胺碘酮弱。对狗急性心肌梗塞后24 h 的心律失常,本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比利多卡因弱,但负性频率作用比其为强。  相似文献   

17.
氧化苦参碱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制作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对氯仿所致大鼠的室颤,一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另一组静注氧化苦参碱,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OM)20 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也能预防对氯仿所致小鼠的室颤的发生。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实验为氧化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康爱丽  孙存济 《药学学报》1986,21(12):892-898
临床验证常咯啉(Ⅰ)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等症状非常有效,但存在一些副作用。为了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芳环或芳杂环的Mannich:碱化合物37个。化合物的制备系将各类相应的氯化物分别与对氨基酚缩合,所得的中间体再与甲醛及胺反应,得到预期的Mannich碱(列于表2~表4)。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9,12,13,30和33均能对抗乌头碱型实验性心律失常,其中化合物9,12和13的作用较强,安全范围较大。药理结果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了常咯啉(CRL)单用、CRL与利福平(RFP)及CRL与西咪替丁(CMT)合用后的抗心律失常作用。CRL使产生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及室颤(VF)时AC累积用量显著提高,CRL与RFP合用使CRL疗效降低,而与CMT合用对CRL疗效影响不大。结果表明:RFP与CRL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而CMT与CRL相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常咯啉(Pyrozolin或CRL)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个经中药改构合成的抗心律失常药物。Lown 氏分类的2级以上有室颤的潜在危险则被称为“危险的心律失常”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服常咯啉的疗效至今尚未见报道。笔者仅就常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