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髌骨下极骨折是临床髌骨骨折的特殊类型,需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以修复骨折端,恢复患者正常行走功能~([1])。髌骨下极在膝关节伸膝受力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此类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决定患者远期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针钢缆内固定、张力带内固定均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髌骨骨折治疗手段,效果确切,笔者已作相应研究~([2-3]),但髌骨下极骨折由于骨折线位置的特殊性,骨块往  相似文献   

2.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其中跌倒伤是引发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外因~([2])。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BFHR)、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LCP)3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选择2010年5月—2014年8月于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骨科收治的48  相似文献   

3.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密闭的骨筋膜室中组织压力突然升高而引起的肌肉神经急性缺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常见的病因有骨折、肢体受挤压、肢体血管损伤、骨折后固定不当等~([2]),按照病因的作用特点分为两种类型:(1)血管型,如血管阻塞、骨折引起的血管反射性痉挛;(2)非血管型,如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出血或渗液增多)和筋膜室容积减小(包扎或固定不当、严重受压)~([3])。  相似文献   

4.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动力髋螺钉(DHS)等均是其常用的手术方式~([1])。有报道指出,DHS多用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欠佳~([2])。但对于PFLP与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优势,目前尚有争议~([3])。本研究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别用PFNA与PFLP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股骨远段骨折为较严重的骨折,是指距离股骨髁关节面连线9cm以内的骨折,发病率约为0.01%,占所有股骨骨折的5%左右~([1])。最佳的治疗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约85%为脆性骨折老年患者,其余以高能量损伤、多发伤常见,需要采取合理的固定方式促使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既往的力学固定原则(AO)倡导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达到骨折的一期愈合,但血运破坏明显,导致出血量多、术后骨不连、延迟愈合、骨质疏松、再骨折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3])。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正胸腰椎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1])。前路手术创伤大,且无法修复后方破坏,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后路以及前后联合手术方式。本研究选用后路半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博  赵刚 《创伤外科杂志》2017,(12):949-950
<正>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通常指内踝、外踝、后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往往发生踝关节不稳,因此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1])。由于三踝骨折中后踝位置较深,显露和固定难度较大,目前对于后踝骨折的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如果后踝骨折若累及关节面达到25%,即需要行手术治疗~([2])。关节内骨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受伤的踝关节僵硬疼痛导致人体行走困难~([3])。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4  相似文献   

8.
正单纯大多角骨折非常罕见,仅占腕骨骨折的3%~5%,80%的大多角骨骨折伴发腕部其他骨折,而在大多角骨骨折中,有20%属于矢状面劈裂型骨折~([1-2])。孤立的大多角骨冠状面骨折少有文献报道,在临床上常被漏诊,如延迟治疗,常常会导致手功能部分受损~([3])。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大多角骨骨折。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主因"道路交通事故致头痛伴恶心、呕吐1h"入院。查体: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左侧颞顶部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1例Bennett骨折在X线透视下牵引复位,用2枚直径1.5 mm克氏针内固定大多角骨及第一、二掌骨,使Bennett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 术中21例Bennett骨折均予解剖复位,术后石膏外固定4 w,术后4~6 w视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克氏针内固定,全面行拇指功能锻炼,禁过度负重.21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采用Cannon等方法从功能活动和疼痛两方面评判,优13例,良7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5.24%.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避免二次手术痛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颧骨(弓)是面部最为突出的支架骨~([1]).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和张口受限.颧弓骨折复位治疗方法不一~([2]),手术进路有口外切开复位和口内切开盲探复位.笔者采用口内前庭沟切口,用自制的"V"形复位器~([3])在C形臂X线辅助下对27例颧弓凹陷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复位治疗,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跟骨骨折常由垂直压缩暴力所致,且多为关节内骨折,伴跟骨高度丢失、宽度和长度增加及距下关节塌陷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亦决定了不同的预后,临床上对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多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该入路视野清楚,固定可靠,但是该入路对局部血供破坏明显,术后发生皮瓣缺血坏死的风险较高~([1])。笔者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跟骨外侧微创"八"字切口入路普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胫骨中下段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其中下段软组织条件差,如切开复位需要剥离较多软组织,会进一步破坏骨折端血供,致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风险增加~([1])。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均是目前临床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各有优劣性~([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相对困难,并发症多。我院骨科自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19例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1~62岁,平均38岁。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3例。1.2术前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均摄患肢胫腓骨全长正、侧位片。开放性骨折均先行清创缝合、跟骨牵引术,并予以抗生素静滴,5~7天后视患者全身情况及患肢局部情况稳定后,再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移位情况给予跟骨牵引或长腿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择期手术。根据患肢X线片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1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2型3例,43A3型10例,43B1型2例,均合并腓骨下端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线距踝关节面1.6~4.5cm,平均2.8cm;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2例)。GustiloⅢA型2例急诊行清创、腓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余患者术前行跟骨骨牵引。运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术中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2例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术后16~24周(平均20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73~95分,平均89.5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随访期间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利用微创置板技术,并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骨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过去使用的骨牵引针是光滑面的,在临床使用中有时不到两周就出现串针(横向滑动),被牵引一侧皮肤受压、疼痛,严重时造成针眼感染,只好中途去掉牵引.尤其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及精神病患者,使用光滑面骨牵引针缺点更突出.我科去年就有3例串针及针眼感染.  相似文献   

16.
我院骨科对两名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筋膜间隔综合症病例,利用骨延长器反向牵引杆及自行设计悬空架作外固定器,采用外固定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病例一患者x xx,武警战士,左小腿被石柱倒塌压砸致伤,胫胖骨中上1/3处粉碎骨折,肢体畸形肿胀明显,局部张力高,有张力性水泡,足背动脉消失,肢体感觉与肌肉功能障碍。诊断:胫排骨骨折合并小腿筋膜间隔综合症。当时采取急诊小腿筋膜间隔多处切开及跟骨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1],也是足踝部常见的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关节内骨折又占大部分,治疗不当易导致足踝部畸形及慢性疼痛,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更易产生医患纠纷。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法整复斯氏针翘拨内固定+石膏外固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耳郭假囊肿是耳郭常见疾病,病因不明~([1]),可能为创伤及机械性刺激后局部循环障碍所致.主要病理变化是软骨液化致软骨间形成空腔~([2]).治疗目的是防止液体渗出、促进囊壁粘连愈合~([3]).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电灼开窗~([4])、穿刺抽液、手术摘除、YAG激光手术.无论哪种方法均需加压包扎或石膏固定,患者痛苦较大费用较高.我院激光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CO_2激光治疗耳郭假囊肿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及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7%骨盆骨折属不稳定型~([1-3]),TileC型骨盆骨折是同时存在旋转和垂直两个方向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近年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5]).2001年3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联合骨盆外固定架治疗48例Tile c型骨瓮骨折患者(经皮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胫骨多段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处粉碎程度高,极不稳定,周围软组织常严重损伤,容易出现软组织感染、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而且,胫骨多段骨折严重破坏血供,故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3])。因此,此类骨折的治疗给骨科医生带来了挑战。笔者对2011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采取多钢板治疗,有效地减少了切口及创伤,减少了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