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手术时间、患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230 min,平均98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8~50 min,平均19 min;术中失血量10~700 ml,平均93 ml;术后住院时间4~38 d,平均7.5 d。患肾手术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随访10~7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患侧残肾功能良好,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早期肾细胞癌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早期肾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0.8)cm。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为(137.9±31.1)min。2例未阻断肾蒂,10例单纯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为(34.4±7.5)min,术中出血(122.1±47.3)ml,术后住院(11.8±3.1)d。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10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14个月,患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经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36例。在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然后下腹部做5~8cm切口,行下段输尿管及部分膀胱袖状切除,取出肾标本。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60±58.5)min,术中出血量为(260±6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2.3)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行18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无并发症,术后平均5d出院,恢复良好,认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解剖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左肾无功能重度积水5例,左肾萎缩1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行肾脏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40—200ml,平均8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2d排气进食,术后1—3d下床活动,术后5~7d出院。术后随访患者均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微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肾结核6例,右肾结核12例。均行后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术中用3个Hem—o-loek分别夹闭肾动静脉后剪断,近心端保留2个Hem-O-lock,于肾包膜外完整切除肾脏。结果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用时90一20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50-450ml,平均120ml,无输血。术后切口愈合好,随访3—57个月,无结核复发、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T1N0M0及T2N0M0期肾癌27例,肿瘤平均直径5.2 cm;右侧15例,左侧12例,均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2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围手术期无输血者,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5~8 d,平均住院6.3 d.结论 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空间大、可直视下处理肾蒂并可同时处理淋巴结、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价值。方法对6例(7个肾)患者施行7次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NSS),其中5例患有一侧局限性小肾癌(≤4cm),对侧肾功能正常;1例为双侧小肾癌者。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失血量为300~1000ml,平均450ml,无1例需要输血。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无尿瘘及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12个月,肾脏功能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未发现复发癌。结论认为NSS对局限性小肾癌(≤.1cm)是安伞、有效的治疗洗柽.即便对侧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周渝  景攀  付应波  余升  何坚 《山东医药》2010,50(11):91-92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对37例患者的无功能。肾行肾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一般情况。结果3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02.9±22.3)min,术中出血量(48.6±14.2)ml,平均住院7.5d;1例术中分离粘连时腹膜撕裂,余病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1—15个月,肿瘤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肾结核患者B超及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1例(均为乳糜尿试验阳性及膀胱镜检确诊)。结果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35~80 ml,平均6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3~5 d拔出腹膜后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乳糜尿消失。随访6~24个月,乳糜尿均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确切,在手术创伤、住院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切除无功能积水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无功能积水肾行后腹腔镜切除治疗。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10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9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8 d,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切除无功能积水肾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4例老年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以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RLPN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生存情况理想。结论 RLPN治疗老年肾癌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生存情况理想。  相似文献   

13.
张楠  袁建林 《山东医药》2011,51(18):76-77
目的 评价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手术经过与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120 min,术中出血150~260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48 h,术后止痛剂用量0~100 mg,引流量120~240 ml,术后住院7~10 d,无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单切口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具有切开缝合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69.3岁,全部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为实验组30例,传统开放组为对照组16例,分别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患者的局限性肾癌,虽然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同样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实施低温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32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低温肾蒂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手术的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结果32例中,成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30例,肾蒂阻断时间为(35±10)min;改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2例。术中未输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及漏尿。平均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采用低温肾蒂阻断方法,可以满足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的手术要求,对于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预防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操作方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B组,均30例,A组施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B组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另外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B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A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有助于改善肾肿瘤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巨大肾错构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中心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35例巨大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通过经腹途径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足够多的肾实质,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者无中转开放手术,无破裂出血。手术时间为65~265(139.82±54.94)min,出血量为20~1 100(279.72±310.42)mL。22例开放手术冷缺血时间为15~65(36.43±13.92)min, 13例腹腔镜手术热缺血时间为20~40(26.47±4.96)min。术后3~5 d内复查血肌酐为36~110(69.99±17.54)μmol/L。术后拔管时间为3~11(4.84±1.63)d,术后住院时间为4~12(6.71±1.73)d,术后有18例行肾脏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分肾功能检查,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为28.7~57.6(37.38±8.15)mL·min-1·(1.73 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4例肾嫌色细胞癌和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与随访。结果肾嫌色细胞癌以实体结构为主,胞质半透明或嗜酸颗粒状,核皱缩,有核周空晕;其中4例(28.6%)为肾嫌色细胞癌伴肉瘤样变。嗜酸细胞腺瘤以巢状结构为主,胞质嗜酸颗粒状,核圆伴小核仁,部分细胞有核异型性。免疫组化示二者均表达CK;肾嫌色细胞癌无肉瘤变者与嗜酸性腺瘤均表达CD117,不表达CD10与vimentin;肾嫌色细胞癌CK7、p504s的阳性率分别为21.4%、28.6%,嗜酸性腺瘤二者均不表达。肾嫌色细胞癌无肉瘤样变者90%(9/10)为TNMⅠ~Ⅱ期,肾嫌色细胞癌肉瘤样变者均为TNMⅢ-Ⅳ期。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伴肉瘤样变肾嫌色细胞癌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病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病例行开放性手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2.61±6.65)ml,术后禁食时间为(1.06±0.23)d,住院时间为(6.21±0.98)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止痛药物应用率为12.5%,以上统计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34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34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40 min,术中出血20~100ml,住院时间5~9 d。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